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1月,郭声琨书记在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炼概括出了十六字的广西精神——"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广西精神,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各族人民用几千年的历史所熔铸成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当前,站在21世纪现代风帆下奋力远航的广西人民,正在开展着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区的的伟大事业.进一步弘扬广西精神,将给我们的事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我们对此高度重视,我们正在努力践行广西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化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对某种价值、观念和秩序的坚守,是渗透到人的骨髓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气质;精神是基于某种文化而孕育出来的人的内心意识、思维活动、心理状态和情感特质。“文化精神”常常被作为一个词组来使用,指的是一个群体在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模式,尤其是在价值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认同和精神品质。广西精神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精神。因此,加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广西精神。或者说,弘扬广西精神,有助于加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指的是物质给养,也指的是文化熏陶;养的也不只是身体,养的更是其内在神韵。“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内含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传承了广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当代广西人的价值追求。广西精神的征集提炼和学习宣传,是我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们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广西跨越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离不开广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广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又离不开新时期广西精神的指导、引领和规范。2012年3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指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使广西文化在西部、在全国乃至在东盟打出名号、创出品牌、闯出天地,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6.
精神家园,是一种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是人们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它看不见,摸不着,是"心灵获安慰之地,精神存寄托之所"。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并为中华民族各地域、各层次成员所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首先介绍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关系入手,在阐述在经济发展中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认为应该注重民族文化这个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灵魂的重要载体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活的灵魂,文化的发展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度.幽幽中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精神脉络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的积淀、承袭,逐渐形成了一定文化意识形态与精神品格,这就是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1].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根植于中华儿女心中,形成不朽的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重提文化...  相似文献   

9.
王毅 《价值工程》2014,(35):293-294
中国传统书画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简单的文房四宝,承载着历代文人画家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书写了千百年的泱泱中华文化,描绘了千万里的广袤神州大地。民族性格与文化选择了毛笔、宣纸,毛笔宣纸也彰显着独特而有魅力的民族性格和中华文化。通过了解中国传统书画的工具材料,窥探隐藏在这些工具深处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分析现代化进程视角下,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性格与文化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魂系。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入侵威胁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立性,作为文化弱国的我国应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建设,提出应对之策,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中把握民族文化建设要旨,使民族文化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录民 《质量跟踪》2003,14(12):83-84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它所包含的深厚民族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动力,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继承和发扬其积极成果,摈弃其惰性和糟粕.结合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实际,吸纳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对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民俗文化精神,使社会主义文化真正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和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广西是民族文化大省,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广西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改革时期和在西方竞技体育冲击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破坏甚至消亡的局面。利用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保护必要之举,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传承和保护地方民族体育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历史。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不断迁徙融合,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新疆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打下了历史文化基础。随着社会进步,经济交流增多,城镇建设加快,人口迁移频繁,新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广西是民族文化大省,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广西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宏伟目标。这是广西党委和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广西文化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广西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与其他省市建设的文化强省(市)不同,广西建设的民族文化强区具有其特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屯堡文化的开发是贵州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元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风光,然而,也正遭遇着不可避免的发展瓶颈——民族地区的文化正逐渐被同化、商业化着,民族旅游模式单一,不成体系,未能充分的利用和开发。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文化去...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十四五"时期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强区的重要法宝。目前,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文旅融合创新与特色创建意识有待加强、文旅融合项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宣传效果和品牌效应有待提升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的困境。文章在总结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深入挖掘民族地区优秀文化元素、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增强现代化营销策略和宣传实效3个方面促进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民族精神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讨论和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是倍受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关于民族精神的研究在不断深化。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民族精神的界定。学者一般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特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