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资源及水竦境保护,主要指在水资源(水权)运营中,一方面是水资源及水环境免受破坏(污染),另一方面是水源地及涵养水源区的保护。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是水法(环境资源保护法)规制的主要对象。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必然是水法(环境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受益方对受损方利益补偿原则,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从源头防治与保护原则,公众参与保护及全过程监督原则和协同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2.
塔吉克斯坦的水资源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亚地区,水不仅是自然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中亚五国中,除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2个国家不缺水外,其它3个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均存在缺水问题。现在,水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可再生资源,人们认识到必须采取特别措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中亚各国对水资源问题也极为重视,把解决各种水资源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中亚国家为了协调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专门成立了中亚国家间水资源协调委员会和水利科技信息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关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水资源的法规法律,解决跨界河流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医疗损害责任现如今是一个热门话题,它包括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和医疗产品损害责任这三种类型.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过错以及过失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菡 《魅力中国》2011,(2):85-85
我国的国际河流情况复杂,河流众多、每条河流的自然情况都不一样,每条国际河流所涉及的沿岸国经济社会发展、河流需求情况、人口分布、民族、宗教等情况各有不同。因此,我国不能同周边河流共享国采取单一水量分配模式,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河流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既可以过得有意义,也可能产生消极后果。控制休闲的负功能,张扬休闲的正功能,就成为极为重要也极易被忽略的问题。要把休闲控制在合乎德性的运行之中,就必须遵循身心健康原则、不损害他人利益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1.黑龙江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黑龙江位于中俄边境,为两国所共有,是世界十大巨川之一,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1.1水资源量及水能资源 黑龙江流域水资源极为丰富,河口平均水量3569亿m,与我国水量丰富的珠江相当,是黄河的7倍,为长江的36%,居世界主要河流的第17位.……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国际法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能满足国际社会的法律要求。国家责任贯穿国际法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领土、运输、空间、外交等各类国际立法方面,还涉及到国际经济法的相关领域。然而,国家责任制度一直未能全面立法,《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也仅仅处于研究阶段。大量的理论和事实存在法律争议,很难达成一致。文章摘取国家责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立法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主要从国家责任的概念问题,归责原则合理性问题展开论述。将国家责任的落脚点放在损害事实上,避免了区分合法损害、非法损害以及道德损害的种种麻烦。并论证了客观责任主义的合理性。分别分析国家责任制度有待完善的部分,为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东阳 《魅力中国》2014,(13):312-313
论文主要探讨了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先对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进行了阐释,说明了一些主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路和趋势,并以我国的法律为依据,剖析出我国现行的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并对比介绍了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适用的局限。在对照国际国外立法体系后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未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发展提出了应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本,扩大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谨慎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国际水法的两个重要条约——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和1992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订的《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保护与利用公约》均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文章通过梳理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水法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国际水法的推动作用:对淡水资源生态系统有指导作用,促进了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充分证明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必要性;强调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日益加剧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我国众多河流和水资源的作用和功能。遭受到污染的河流,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合理进行河流污染治理、维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立足于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概念和贯彻原则,分析了其修复技术的具体手段,并提出了其在实际恢复工程中的应用措施,旨在促进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周姣  史安娜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37-40
目前,从一个国家之内的“区域”角度分析虚拟水贸易对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尚是空白。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间水资源禀赋差异大的特点,文章提出我国应通过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解决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对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时策。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气候和能源问题的关键,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福建在建设海西经济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发展壮大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的过程中实现低碳经济。本文阐述的是在海西国家战略的撬动下,推动海西经济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3.
王平 《特区经济》2014,(4):141-143
反倾销是对一国国内产业的一种救济和保护,因果关系的认定成为反倾销案件是否立案,以及最终是否裁定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关键。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和主要国家反倾销立法的发展来看,"主要原因因果说"和"原因之一因果说"一直在博弈当中,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实践倾向于采用"主要原因因果说",不仅有利于自身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长治有序,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跨国银行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何防范和处置跨国银行风险、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跨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而确立跨国银行破产的法律适用原则,则是构建跨国银行破产制度的基石。在实践中,跨国银行破产的法律适用原则包括:普遍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单一实体原则和独立实体原则。笔者认为,我国在跨国银行破产问题上,应从地域性原则和独立实体原则逐步向单一实体原则和普遍性原则过渡。  相似文献   

15.
格尔木市是青海省未来几十年中工业发展的重点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格尔木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通过分析格尔木市东、西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尚低,未来开发空间较大,地下水开发中要限制东水源地开采,扩大西水源地开采规模,同时要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制度上限制截取上游地表水。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而商务英语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翻译应从语用学入手。特别是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和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有助于从语言学之外的视角来研究商务英语的翻译问题,进而有助于翻译效果的提高和商务行为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骆尖 《上海经济》2011,(9):22-2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一度腾飞,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始终困绕我们的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并没有彻底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在某些方面变差了——大气污染、水污染、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这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不希望用环境和资源为代价,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低碳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而实施低碳发展就必须对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进行创新。本文对国际贸易背景下我国低碳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关键环节进行了说明,指出我国应根据国情,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碳排放强度。结合当前国际上颇受争议的碳关税问题,我们认为,碳关税的征收不仅不能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相反,碳关税的实施有可能偏离最初的减排设想,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出现贸易纠纷。为此,本文分析了碳关税的涵义及其对我国贸易活动和相关产业可能带来的冲击,强调我国应充分运用减排领域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原则来解决今后贸易和环境领域可能出现的争端。  相似文献   

19.
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本文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提出了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任务,认为在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中,必须切实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伊犁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资源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税作为调节资源利用的有效方式,在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所运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制度,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难以有效发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制度,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资源税收体系已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