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它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愁"是人内心世界摸不着、看不见甚至难以表达的情感,为了准确认知"愁"人们经常以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指导,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愁"的始源域,表现了隐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另一个抽象概念域的跨域映射(cross-domain mapping)。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将复杂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人们直观具体的概念,这一转换有利于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以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语篇中的隐喻进行检索、辨别、归类、分析,尝试去发现中英经济语篇中隐喻目标域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两种语言在隐喻方面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中英在经济语篇中共映射到9个领域,按隐喻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人类〉旅程〉空间〉机器〉战争〉流水〉游戏〉容器〉植物。中英在隐喻分布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但在具体目标域,因为两种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语言本身等原因,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谭金菊 《财富时代》2022,(2):142-143+146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股市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股市新闻中包含着大量的概念隐喻。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下的上级范畴、基本范畴和下属范畴的范畴化对英汉股市新闻中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的认知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汉英股市新闻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能力,也能给我国股市新闻报道以启发。股市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媒介话语,作为一个多内容的综合体,股市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世界性、专业性、热点性等特点,也已形成其固有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在西方兴起到21世纪已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其重点是研究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意义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许多语义都可以从认知角度获得解释,尤其体现在隐喻方面.传统上,隐喻被当作一种修辞手段,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重要认知方式.1980年Lakoff&Johnson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标志着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研究的开始.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作为隐喻的"正气",通过其来源,延伸义以及"正气"概念隐喻分析三方面阐述其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探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试分析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的使用特点.分析发现,与日常英语谈话语篇相比,英语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出现频率较高,且方位隐喻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对<红楼梦>中的植物隐喻进行尝试性研究,试图更系统地对其植物隐喻进行归纳分析,并阐释其认知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Lakoff及Johnson对概念隐喻的提出,隐喻进入了语言认知的新领域,并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赏析小说 《阿姆斯特丹》,并通过其隐喻表达进一步理解该小说的人物个性及故事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社会认知语言学为出发点,采用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对世界500强企业和浙企百强的企业使命宣言的语料进行了实证研究,解释了揭示"竞争"和"合作"这两个概念隐喻在企业使命宣言中实际运用,及其特点和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韩雪梅 《时代经贸》2010,(20):265-265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试分析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的使用特点。分析发现,与日常英语谈话语篇相比,英语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出现频率较高,且方位隐喻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0.
翻译的过程往往表现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通过认知来构建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无疑给翻译的隐喻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从认知隐喻的视角,探讨翻译的认知过程,语篇的认知意义以及其对语篇翻译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动物隐喻普遍存在于经济话语中.本文以Lakeoff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金融词典和商务英语业务字典中大量经济术语和概念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常见的四种动物概念隐喻:"企业是动物"、"投资者是动物"、"市场是动物"、"产品是动物".动物概念隐喻源于人类对动物形体和行为特征,特定文化中的内涵,以及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供与产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隐喻现象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最常用和最有力的认知世界、表述观点与情感的手段。作为译者,能够充分洞悉隐喻现象的认知异同,是实现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准确、有效翻译,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和成熟标志。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隐喻思维的形成及文化认知相似性和差异性加以阐述,从而提出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中的新隐喻具有新颖、晦涩的特点,它不同于日常对话中使用的隐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理解,同时对它的理解更加依赖语境。这种语境与以往交际中的认知语境不同的是,文学中的新隐喻所依赖的语篇认知语境具有宏观性和连贯性。因此,从关联和语用推理角度出发,探讨语篇认知语境是如何影响文学中新隐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变体揭示了当代人的思维变化和一种认知心理特点。而这种思维方式以及认知心理成为了网络新词产生的内在理据。从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着手,重点分析了英语网络新词生成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制以及在网络新词中隐喻是如何反应出人类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5.
芦爱华 《经济师》2011,(8):113-114
英语概念习语是只出现喻体的隐喻,其借助于一种具体、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抽象、陌生的事物。概念习语始源域的构建、理解及跨域映射都根源于人们的经验。从体验哲学视角分析,具有涉身性的概念习语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英语概念习语的涉身性也决定了其文化特定性。基于体验哲学理论,在英语概念习语汉译时,应凸显其涉身性和文化属性,确保概念习语达意功能实现效度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隐喻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夏婵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279-282
以2010年关于中美汇率问题的中英新闻报道为语料,专注于出现频率最高的"战争"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从战争实体、交战手段、战争特征及战争进程四个方面对战争隐喻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对比,并从认知和文化角度进行异同分析,证明人类认知的普遍性和民族文化的相对性,同时阐明,在同一事件上,中美双方运用概念隐喻来表达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7.
隐喻,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修辞,在语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事实上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本文从隐喻的作用及其引起受众共鸣的手段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晒"为例,将从认知的角度对"晒+X"结构功能、语义演变、演变机制做一个全面的阐述.我们发现"晒+X"以类推方式沿用"晒太阳"的结构.其语义演变机制是隐喻.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不仅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且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隐喻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在词汇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有效的突破传统词汇学习的瓶颈,从而帮助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流利。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纯语言的范畴。本文讨论了隐喻的概念、功能及其理解的途径。认为隐喻意义的推断取决于知识结构,认知及文化模式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