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PPP     
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规定“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这意味着地方融资平台将面临一次重整洗牌。  相似文献   

2.
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同时也明确提出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相似文献   

3.
2014年2月.两组关于“手机钱包”的数据备受业内关注。一是市场消息称,上线8个月后,“余额宝”规模突破5000亿元,超过2013年银行间债市全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规模(3500亿元),而上线月余的“理财通”规模则超过了300亿元。二是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金融》2010,(7):6-7
政府重拳调控高房价有一阵子了,综合媒体舆论来看,目前正在处于买卖双方的胶着状态,而官方报道称,政府此次是下了决心的,“或许还会出台更凌厉的举措”。果真如此,对各方均应是利好消息。包括房地产商、地方政府,总不能老是粗放型、资源垄断型地往前走,总不能老是长年累月把老百姓的呼声当耳边风,一意孤行。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中的重要角色,二者由此消彼长到互为补充再到各自归位的关系演变过程,刻画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主要脉络和治理思路。基于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历程的梳理发现,以“地方政府债券+PPP”为主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业已形成,以融资平台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迈入“零容忍”时代,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水平为目标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已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和PPP项目融资管理的主题。在以依法适度的举债权推进建立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的同时,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后的平台公司仍将在地方基础建设中面临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国内     
《证券导刊》2011,(39):7-7
沪浙粤深推地方自行发债试点 财政部20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通知称,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近期国内外都很关注。从地方政府负债额度、风险状况判断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持乐观看法,有的持悲观看法,更有甚者因某种目的大肆渲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唱空地方政府债券,引发了某些市场反应。对于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债务,提出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宏观     
《首席财务官》2014,(6):12-12
国务院批准10省区市试点地方债自发自还 5月2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今年将在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此举被视为我国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探索市场化发债的重要举措。所谓自发自还,是指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地方政府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受财力不足等限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建设并不能够一蹴而就。地方政府应从维护效率和保障民生出发,兼顾财政约束和“地方公共经济人”特性,尊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客观事实,设计良性委托一代理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维护地方公共经济的效率,降低公共服务和政府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初,一份由中国国务院委托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暂行条例》,在征求过多方意见之后,已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有望于2009年内出台。这意味着,学术界多年关注的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的改革思路,正在被官方采纳。那么。在当前经济状况下,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意义何在?在执行过程中。相关决策层又是否已为“谁来发、谁批准、谁控制、谁来买、用在哪、拿什么还、怎么还”等诸多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找到了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张忠滨  卜俊丰  杜欣 《征信》2016,(12):87-89
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问题和降低债务成本变得越来越急迫.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为地方债“开明渠,堵暗道”.探索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体系,强化外部控制和监督,对债务规模实现动态监测,并将全部地方政府债务其纳入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罗佳 《中国外资》2010,(24):I0003-I0003
近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提出坚决抑制楼市炒作.足显管理层控制房价走高之势卷土重来的决心,政策调控从紧信号明显。市场对国土部严查囤地拍手称快,有消息称国土资源部正在约谈地方政府一把手,土地问责风暴似乎也日渐临近。但与国土资源部的高调清查相比,地方政府对囤地的反应甚微。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占比中不难看出,土地背后的利益链条让地方政府难以出手。调控政策已经直接影响和冲击了地方政府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3.
设防房价     
房地产市场调控愈演愈烈,但商品住宅价格似乎并不给力。与中央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决心相比,地方政府的配合力度却意味深长,有政府官员还口口声称“没信心让房价降下来”。市场不断爆出一线城市房价已出现松动迹象的消息,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房价是“假摔”。房价问题,又被吵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4.
化债菜单     
《新理财》2011,(7):47
对于大家很关心的地方政府债务处理方案,有消息称,除了银行自身承担部分之外,主要处置方式有三条:一是新设数家公司承接部分债务;二是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市政债;三是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出售不良贷款资产。  相似文献   

15.
张明 《济南金融》2006,(7):70-71
一、当前地方信用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形成了“政府主导、人行推动”的信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信用社区创建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领导,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协助和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如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在推动信用社区建设中确立了“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联动、社区配合”的工作机制,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信用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创建工作办公室紧紧依靠地方政府,推动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对英国地方政府而言,扩大公民参与是工党政府现代化议程的中心内容。正如《现代地方政府——和人民接触》白皮书中指出的:“中央政府希望,注重协商与参与的精神能够渗透到每个地方政府的文化当中去……承担起各地方政府的职责。”这一公开宣称说明,现代化进程使得地方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7.
政府间转移支付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产生正的“外部性”,或者说存在收益“外溢”。奥尔森指出,在小考虑收入分配的情况下,将联邦政府的资金转移给州政府的惟一合理理由是地方提供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超出了它所辖的行政边界。如果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决策的权力,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对具有较大外溢性的地方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财政部关于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意见》中强调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积极推行省对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出现了投资膨胀等潜在问题。拳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融资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洪范 《中国金融》2006,(17):72-72
我国《预算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中央发行国债转贷给地方用于地方项目建设,以及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由地方政府举借的外债以外,我国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即便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设,也只能通过企业债的形式筹集资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存在地方政府债券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