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市场化启动18年来的演绎,中国房地产业正成为一个矛盾或者利益冲突纠结的疙瘩。重重利益的背后,掩藏着重重矛盾。首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为民生计,中央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旨在稳定房价的政策接二连三出台便是最好的说明;可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被很多人认为是房价高企的真正推手。  相似文献   

2.
肖玲  张磊  李敏 《特区经济》2008,235(8):272-273
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国家颁布一系列相关措施,但调控效果却并不显著。原因在于,分税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地方政府关注的是房地产发展对地方经济效益的贡献,而非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地方政府的消极支持,使得房价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3.
语录·微博     
《东北之窗》2011,(Z3):10-10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点明,中央政府继续维持调控房价的高压态势他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要省级政府为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负总责,要市县政府负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以至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且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6.
回眸     
《东北之窗》2011,(5):10-10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点明,中央政府继续维持调控房价的高压态势、他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要省级政府为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负总责,要市县政府负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7.
朱磊 《魅力中国》2010,(34):15-16
最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但调控效果却并不显著。原因在于,分税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地方政府关注的是房地产发展对地方经济效益的贡献,而非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地方政府的消极支持,使得房价有增无减。建立有效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制度,是解决因利益冲突而导致效率损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当篇幅涉及有关房地产方面内容.就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矛盾来说,房价上涨过快是整个市场矛盾的核心,这几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直把稳定房价作为根本,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也就围绕稳定房价作为.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政府会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来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9.
靳茂 《中国经贸》2009,(3):73-73
房地产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大消费热点.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房地产业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房地产价格的飞涨,老百姓买不起房,无论怎么提高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另一方面.习惯了畸高利润的地产商们不愿降低房价,而呼吁政府维持高房价救房企。近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要处罚降价销售的房地产企业,则把这种地方政府、房企、银行和老百姓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0.
冀志罡 《新财经》2009,(7):42-42
土地出让收入是中国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源,俗称“土地财政”,是广受指责的一项财政安排。评论家们众口一词地指责说,正因为地方政府与土地有过多的利益瓜葛,才导致官员腐败每每与房地产牵连.官民矛盾也每每因房地产而起,甚至连房价上涨的黑锅,也一古脑地让“土地财政”:给背了。  相似文献   

11.
杨智 《特区经济》2009,(9):292-293
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救市"政策但楼市依旧低迷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房价的公信度。要建立房价公信度,科学制定各地的房价,能让社会民众参与和监督,实现房价的透明化,政府的科学控制与决策是关键。这是彻底解决楼市低迷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稳定、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声音     
《西部论丛》2010,(5):11-11
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收入来‘经营城市’的模式推高了地价和房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尖锐地指出高度依赖土地"经营城市"模式是高房价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商品房价格(以下简称房价)是目前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房价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政府各个部门公布的数据为什么差异很大?实际交易的房价为什么往往比政府公布的要高?公众对此疑问重重,甚至认为政府有意为之,从而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影响政府的决策。因此,对此问题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利益。地方利益既包括地方公共利益,也包括地方政府利益,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地方利益的存在,对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双重效应,有着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制度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依靠制度变迁吸纳域外生产要素是地方政府竞争实质所在。由于宏观失控的后果人人有份,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与其他区域政府展开有利于己的竞争博弈,而无需负担宏观失控的全部成本。要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制度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内,国内会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加之目前房价、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房奴"、"蚁族"急剧增多,地方强行拆迁、租地现象和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社会冲突,社会矛盾日益频繁化、复杂化、明显化,更加凸显出"风险"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段培君 《沪港经济》2010,(11):51-51
房地产的财政收入结构,要从土地型转向资产型,财政收入从土地出让金后移为住宅资产累进税,促使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离婚",遏制房价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8.
周力 《理论观察》2008,(1):72-73
塑造政府的合法性对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保持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仍以“上级授权”为主,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由于地方政府兼具公共资源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极易形成特殊的利益群体,从而背离公众利益,最终损害地方政府的合法性。本文试图在理论层面上从构建地方政府与公众的共同利益这一路径出发,重塑地方政府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现有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选取金融稳定这一视角,检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同时考虑空间效应与门槛效应.以2009-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金融稳定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即金融稳定性较好的省份周围的省份金融稳定性也较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较多的省份也会对周围地区产生溢出效应,考虑到空间效应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金融稳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依然成立,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为倒U型,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于金融稳定存在"先扬后抑"的作用,单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分析表明提升政府支出效率以及减少政府干预度可以有效缓解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及其化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权、同质、全能是传统政府体制的三大特征。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职能变化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这样,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陷入困难境地: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矛盾;替代市场与培育市场的矛盾;条块之间的矛盾。必须寻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支持;准确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科学合理地划分职责权限;正确处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化解难点,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