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监管体制深化改革是近年来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和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内容。中国能源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研究表明,现有能源监管体制还存在能源监管法规难以满足能源监管需要、能源监管机构缺乏明确的监管职责、尚未形成科学的能源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等突出问题。中国能源监管机构改革可分阶段采取近期与远期目标模式,以渐进式推进能源监管体制整体改革。为实现上述改革目标,需要从多方面深化能源监管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政策:演进、评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认为:回顾中国能源政策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总体来看适应了中国国情,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应在能源政策层面上继续调整和深化改革,如建立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国家级新能源基地以及完善能源监管政策体制等。  相似文献   

3.
寻找有效的银行监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接连爆发的银行危机引起了全球监管界的高度重视,一些国际机构,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相继提出了许多被誉为“最佳实践”的政策建议,呼吁各国监管机构尽量采纳和实施。各国监管当局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措施。但是,如何判定这些政策的有效性、优越性和普通实用性,需要对大多数国家实施的监管政策进行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我国52家主要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监管压力和经济周期对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1)监管压力的上升能够显著促使银行增加资本缓冲,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总体是有效的。(2)监管压力的上升会促使银行加快其资本缓冲的调整速度,这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3)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有所不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上行期的政策效果相对较弱,而在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相对较强。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周期的影响恰好相反。(4)在顺周期性机制下,银行行为存在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高收益的倾向,通过提升监管压力可以有效抑制这一倾向,从而促使银行降低风险,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私募基金监管时代渐行渐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募基金在危机之后作为金融体系改革的一部分,正在被美国纳入监管范围。这必将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美、英私募基金监管政策的出台,对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现阶段监管方式、未来监管政策的制定都将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晋颖 《经济与管理》2008,22(8):60-63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虽较大,但综合发展水平或发达程度却不高。针对银行业监管存在监管工作“一刀切”、不同所有制形式银行使用同一监管政策、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监管法规建设滞后、监管政策协调搭配不当等问题,应尽快实现监管重心的转移,实行分类指导的监管政策,把资本充足率作为监管的核心内容,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制度的创新,建立一支精干的监管队伍。  相似文献   

7.
银行监管是金融监管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中枢。面对我国银行监管主体设计错位、监管客体扭曲、监管依据缺失和监管效率低下等严峻现实挑战,提出了强化和创新我国银行监管若干政策建议,对弥补我国银行监管真空进而提升监管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际银行设施(IBF)是全世界第一个内外分离型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其监管机制较为完善,在制定法律法规和设立监管机构上,对我国发展上海离岸金融中心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先分析IBF监管体系,再试着探讨在上海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可以从中学习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陆雪  方显仓 《时代经贸》2013,(20):28-28,31
美国国际银行设施(IBF)是全世界第一个内外分离型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其监管机制较为完善,在制定法律法规和设立监管机构上,对我国发展上海离岸金融中心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先分析IBF监管体系,再试着探讨在上海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可以从中学习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国家对临储收购政策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临储收购贷款主体从中央储备粮企业一家承贷变为多家承贷,这给农发行贷款的监管工作带来重大影响。针对这种变化,作为对信贷资金监管的机构,农发行需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变动给农发行带来的影响,牢牢抓住工作主线,依靠地方党政,把握贷款主体,搞好信贷服务,加强资金监管,用积极的行动应对国家政策变动。  相似文献   

11.
徐磊  王建华 《经济师》2012,7(2):89-90,93
外汇保证金产品属于金融衍生品中场外交易品种,目前,否认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合法性只是权宜之计,合理引导、加强监管势在必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对包括外汇保证金产品在内的场外市场主要采取统一监管或分业监管两种模式。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及场外衍生品的迅速发展和相对不定型的特点,使得分业监管渐显弊端,各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往往成为监管缺失的根源。目前,统一监管和混业监管渐成趋势。宏观政策方面,循序渐进构建我国综合化监管模式或基于分业监管体制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微观政策方面,净化和规范现有市场;明确限定交易机构准入门槛;提高机构风险管控能力和服务能力;严格规范信息披露,执行定期报告和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节能政策演变及能源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琪 《经济前沿》2009,(9):3-10
20世纪80年代初节能首次成为中国能源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尽管之后20多年里能源紧张状况不断得以缓解,但尚未有具体的研究文献深入评析政府各项节能政策(包括法律政策、信息宣传政策、财税、价格、产业调整等经济政策)的贡献程度和有效作用点。本文将在考察中国节能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以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为目标变量,评价20多年来各项节能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节能工作得失,从而为今后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提供明确的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13.
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中,货币政策效果优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在金融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中,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效果优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并使用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稳定经济的作用。因此,货币政策仍是当前宏观调控框架下的核心政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是针对金融冲击设计的扩展工具,它是货币政策的补充而并非替代品。我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经验,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建立金融监管部门与货币政策制定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处理平台以完善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银行监管目标是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和理论基础,“只有将监管目标明确定义并且准确无误地将实现监管目标的责任委托给监管机构,监管才有可能有效进行”(Goodhart,1998),这一论点也在国内该课题代表性文献中已逐步形成共识。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目标分析,归纳出银行监管目标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发展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四个方面。发现中国银行监管目标的政策设计中缺少效率性目标设计,对公平性目标体现不充分。通过中外银行监管目标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银监会监管目标设计简单仿照国外制度安排,脱离了国内银行业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在配置市场资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同时也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现存文献多是基于市场失灵(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的观点去讨论监管的缘由,本文则首次提出了政府失灵的观点.认为银行监管是政府失灵情况下的制度安排,并利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法来评价现有的银行监管体系。文章最后在分析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如火如荼,形成以腾讯系微众银行、阿里系网商银行等互联网巨头为股东背景的互联网银行。两家互联网银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发展模式迥异,但共同面临互联网银行无法回避的挑战,如存款来源、贷款流向、目标客户及技术风险等。同时,为避免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的P2P跑路事件,我国政策监管者应抓紧制定相应监管政策,如严格执行准入监管、加强运营过程监管、多种监管部门协调监管和建立多渠道监管机制,确保从制度层面规范我国互联网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确立一个分析当前金融监管政策制定格局的基本框架。文章认为 ,当前的金融机构体系呈现由少数机构垄断的特点 ,因而具备形成独立利益集团的必要条件 ;而当前的监管政策制定程序似乎昭示了这一点。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信息非对称和利益集团对金融市场和消费者利益的负面影响 ,特别指出不同集团间的竞争未必给消费者带来好处 ,提出关键在于继续推行透明度建设 ,逐步放开市场准入管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商业银行监管能够更好的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有效的防范经营风险。所以监管部门要积极制定与时俱进的监管政策,为银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就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政策取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据报道,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让信用评级机构的诚信遭受质疑,为此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监管机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正讨论2004年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制定的信用评级机构的《操守准则的基本原则》(Code of Conduct Fundamentals for Credit Rating Agencies)以协助改革信用评级行业,恢复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管机制,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制定、层级监管机制和查处程序的实施等方面。其中,经顶层权威设计的规范体系起指引导向、统筹协调作用; 层级监管机制具有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功能; 规范化的查处程序能及时、正确、有效地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质询、调查及惩处。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不少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