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总结和分析心理护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其进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康复的信心。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手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术后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理、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负性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紧张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方法选择我科13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予以专业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前后采用HAMD、HAMA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评价。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所有患者的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紧张性头痛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结石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心理情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给予全程心理干预及健康知识宣教,出院前按统一方法指导,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对其抑郁焦虑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大幅减轻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恐惧、紧张程度,利于日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就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剖宫产孕妇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手术之前和手术过程中对产妇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产妇在术中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在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对产妇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产妇在术后抑郁、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妇在手术之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在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恐惧、紧张程度,对于产妇日后的身体恢复具有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可大幅降低心内科介入患者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恐惧、紧张程度,对日后的疾病恢复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对心内科介入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使之其接受心理护理和介入治疗。本文首先分析了介入治疗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其次,就人性化护理和有效沟通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胸膜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常规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胸膜炎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减少精神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结果予以适当的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在术中的恐惧、紧张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还可将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抑郁、恐惧、焦虑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较好,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完美、让患者及家属更加满意,能够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最大限度上进行满足,值得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200例60岁以上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观察,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途径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碍可归纳为六种类型:失落和孤独型75例,占37.5%;恐惧和焦虑型51例,占25.5%;敏感和猜疑型28例,占14%;疑老和悲观型26例,占13%;沮丧和抗药型16例,占8%;忧郁型4例,占2%。结论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目的的进行心理调理,能够有效地帮助老年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消除孤独、恐惧、焦虑、敏感、猜疑、悲观、沮丧、抗药、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口腔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在口腔治疗中的配合治疗情况.结果 在口腔治疗中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能够遵循医嘱及时复诊.结论 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老年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焦虑心理调查与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口腔种植修复患者126例,按照MDAS值的大小分为两组,MDAS值≥11组(76例)、MDAS值<11组(50例)。结果 MDAS值≥11组的患者觉得心理护理有利的占29.4%,觉得心理护理基本恰当的占54.2%,觉得心理护理有害的占16.4%;MDAS值<11组的患者觉得心理护理有利的占50.8%,觉得心理护理基本恰当的占44.7%,觉得心理护理有害的占4.5%。结论对口腔种植修复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焦虑心情,提高其对口腔种植修复的认可度,树立治疗信心,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烧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60例烧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能够正确地对待疾病,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准确判断其心理状态,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保证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15例男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男性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从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采取护理方法与措施。结果 215例患者均得到了很好的心理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思想觉悟,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葡萄膜炎是指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为眼科疾病中最为复杂的疾病之一[1]。葡萄膜炎多发于青壮年,其病程长,缠绵难愈,治疗棘手,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视力。本文从病因病机、诊断、分类、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葡萄膜炎的中西医疗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部化学烧伤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急救与护理的90例眼部化学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患者经治疗后,81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5例角膜浑浊、4例角膜穿孔。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与优质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眼部化学烧伤的程度,避免其视力急剧下降,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眼部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 例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资料.结果 临床精心护理能够改善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心理状况,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结论 良好的护理对提高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愈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患者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无死亡病例,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均能正常行走,2例患者有轻微跛行。结论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行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以及血肌酐等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了解及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及其有效循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临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护理和治疗显效29例,有效39例;经过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了纠正,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循环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