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市场经济下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税收相对中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税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减少政府因课税对经济的低效干预;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发挥税制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以保证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这要求我们在进行市场经济税制改革时,应兼顾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以税收相对中性论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深化我国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尽管如此,我们离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进入转轨时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这一改革目标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表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积累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94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最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资源依照市场来配置;由于市场自身的盲目性、滞后性、信息的非对称性,往往给经营者带来很多损失,而行政指导是恰如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指路人。现代科学迅猛发展,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专业化程度和水准不断提高,经营者必须依靠政府的指导、帮助,以便更好地规避风险和损失。而政府恰好因为所处位置,掌握着大量的社会信息,据统计:我国80%的有用信息都由政府掌握。合理有效的运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把它们运用到我们的经济工作中,使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明确提出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经历了10年多的时间.这10年中,有两个方面的改革比较突出:一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同10年前比,有相当大的突破.这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信息要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议程确定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11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会议认为,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任务,必须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  相似文献   

7.
(一)如何理解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1.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使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正在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转变;市场机制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体系不断发育和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互补充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形成.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布局过于分散,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滑坡,长期亏损,甚至到了严重资不抵债而又不能依法破产的境地.在现阶段,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实现国有经济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胡红 《辽宁经济》2022,(5):82-86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从提出到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再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创举。2001—2020年,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修改为“决定性”,市场对价格的形成和调节作用不断增强。20年间,辽宁逐步实现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和更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居民消费价格变动逐步趋于温和。本文对20年间辽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总体变动运行情况进行回顾,同时对价格变动运行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已经从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变成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国家,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距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有很大距离。下一步应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取向,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推进。一、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改革,特别是垄断性行业改革国有经济改革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推行“企业无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改革周献刚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开放、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要使一切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其中,理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行业管理的关系基础性工作,是深...  相似文献   

11.
任何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都离不开国家力量的推进和组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加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经济作用之间的关系,赋予了国家或政府更大的历史重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深入认识仍十分必要。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除了采取适当的手段外,政府的经济行为只在有效范围内才有意义,范围约束及选择是政府经济作用得以发挥必须考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九五”改革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九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基本标志可表述为:双重体制并存的过渡状况基本结束,国有企业、金融、社会保障和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旧体制长期运行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伟大实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遵循价值规律,一切生产要素都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一句话,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一、财政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完全的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手段,并不就一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是最完美的市场机制,也不可能靠自身消除其固有局限性;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不健全或不能良好运行的情况,在资源配置上表现为盲目性、自发性和后发性。因此,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组织…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这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项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一件大事。一、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市场化的基础已经确立,但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仍然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市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排斥政府必要的干预,这一点很容易成为复归或强化旧体制的根据.因此,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已经确定,为此必须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不能兼顾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这两方面,为此必须对经济体制改革.文章首先介绍了公平和效率的经济关系,其次重点通过建立模型来说明:初次分配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公平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蓝图。今年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结合起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正确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改革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正> “九五”时期是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九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四个作用”,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实施“三个一批”和“三点一线”的发展战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作用,增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优势,实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及现状作一基本判断,进一步明确“九五”时期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进行了一系列的超前探索,为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回顾深圳的改革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明显阻碍特区建设的一些方面进行局部的改革,即单项突破的探索阶段。特区建设初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全面展开,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老办法已不适应特区建设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9.
李保民  刘勇 《产权导刊》2014,(10):17-21
正4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一次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  相似文献   

20.
《现代乡镇》2004,(10):4-13
——是走向宪政下法治的好的市场经济,还是权贵私有化的坏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难以判断的市场。一方面,国务院7月22日就投资体制改革发出号召:“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干预,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此次暴风骤雨般的宏观调控中,却饱受市场各界和多位经济学家“行政干预”的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