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单整、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上海地区存在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同时上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跨期影响间隔为一期;上海地区存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跨期影响.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内在关系是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其他城市"金融中心热"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2.
通过统计计量分析发现,上海对外贸易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贸总额或者进口额每增长1%,则GDP将增长0.5%以上。但是,外贸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增长并不是上海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恰好相反,经济增长是短期外贸总额、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是上海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一环,对上海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上海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正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企业应从自身和政府两个层面加以努力,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资 《企业文化》2006,(1):13-13
根据上海确定的“十一五”国企发展战略规划,上海将通过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上海经济整体素质,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来取代资源财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2005年8月24日召开的“上海市国有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预计上海国有资产总量将继续保持年均  相似文献   

5.
曹春尧 《上海房地》2005,(10):15-16
一、房地产业对上海是至关重要的 房地产业作为上海近几年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经济增长做了很大的贡献。据有关统计,2004年上海房地产增加值占整个GDP 8.4%,直接和间接地拉动四分之一的上海GDP增长。对上海而言,房地产担负着经济快速增长的重任。去年上海GDP增长为13.6%,虽然不算低,但已经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江苏(14.9%)、浙江(14.3%)和广东(14.2%)。目前,汽车、电子制造与房地产并列为上海三大产业。但全国汽车销售一片萧条,电子制造业去年的增长不错,但是后继乏力的势头已隐约可见。虽然以金融和物流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但尚未形成决定性力量。此时,如果支撑上海经济半壁江山的房地产出现问题,居中国经济龙头地位的上海便面临着增长危机。  相似文献   

6.
租金、售价等价格指标及其周期性波动,常用于衡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在运用三部门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上海经济增长推高房地产整体市场和住宅子市场的租金、售价的假设。选取5项指标,利用上海1998—2012年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海整体房地产市场和住宅子市场的租金增长,均以经济增长为格兰杰因;两个市场的售价与经济增长无法体现因果关系。因此,租金是比价格更有效、更稳定的市场指标。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企业》2004,(7):45-45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增长后劲总体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1997年呈最强状态,到2002年已经落后于苏州与杭州,与南京、宁波接近。增强经济增长后劲依然是上海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租金、售价等价格指标及其周期性波动,常用于衡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在运用三部门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上海经济增长推高房地产整体市场和住宅子市场的租金、售价的假设。选取5项指标,利用上海1998—2012年的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海整体房地产市场和住宅子市场的租金增长,均以经济增长为格兰杰因;两个市场的售价与经济增长无法体现因果关系。因此,租金是比价格更有效、更稳定的市场指标。  相似文献   

9.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是全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文章通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三种方法,对FDI、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层层论证分析,在计量经济学意义上没有发现上海的FDI和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证据。文章建议:要充分发挥上海“增长极”的功能,需要对这些经济增长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上海是我国工业化最发达的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的国民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突破5000亿元,人均达到5000美元,正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张艳辉 《上海企业》2006,(Z1):11-13
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增幅比上年有所回落,但经济总体上仍在高位平稳运行,GDP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GDP)914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二、三产业共同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海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东方企业家》2003,(5):22-23
在前不久的上海两会期间,领导和代表们都在广泛讨论如何降低上海商务成本的问题,以迎接上海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大家普遍感到,经过过去10年左右的持续增长,上海的经济要继续增长,必须保持资金的持续投入。而要继续让国内外资金不断涌入上海,就必须解决商务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海民间投资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上海民间投资经济的发展依然相对滞后,其地位明显低于国有经济及外资经济。文章从制度等层面探讨制约上海民间投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若干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华雨 《上海质量》2006,(6):46-49
站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回望,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轨迹清晰可见,经济连续14年两位数增长.而万元GDP能耗持续“下行”——产出做加法.耗能做减法.上海经济增长曲线与万元能耗曲线保持“逆向而动”。与此同时,上海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去年接近60%.去年上海科技进步综合指数则达到了72.2%高度。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在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挥了自主创新在经营中的积极作用。由于创新竞争力、环境安全竞争力水平提高了,最终促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骏 《上海企业》2007,(1):47-48
上海“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将上海建成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四个中心”是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带动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增强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形成经济中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是我国入世元年。上海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国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和对外开放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继续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9%,这是自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连续第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2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形成了新一轮投资高潮,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8.4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外贸出口累计实现32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01%;  相似文献   

17.
欣然 《上海质量》2004,(1):58-59
喜气洋洋的节日里,传出2003年上海经济“连续第12年两位数增长”的喜讯。工业再次担当主角,全年工业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大关,对全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继续在50%以上。这也显示出上海不同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上海的发展是以制造业竞争力为支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专利产出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方法验证了上海大中型高新技术产业专利产出量虽不多,但对产业经济增长确实具有较强的作用;同时,通过数量模型说明了上海工业有其高新技术行业的经济增长还依赖资本的拉动,劳动力作用逐渐减小,科技投入对产出的潜力还有待发挥;本文并就上海工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两个优先”发展战略,GDP第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作为促进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中小企业保持了与整个城市的同步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历史经验的比较研究,同时重点对比分析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阶段和上海类似时期的发展背景情况,总结归纳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并对上海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