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清勇 《企业技术开发》2014,(5):143-143,15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迅速的成长起来。高强钢筋目前正处于大力推广阶段,铁路和桥梁工程实际应用还不太多,房建工程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高强钢筋,文章是对高强钢筋推广应用的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迅速的成长起来.高强钢筋目前正处于大力推广阶段,铁路和桥梁工程实际应用还不太多,房建工程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高强钢筋,文章是对高强钢筋推广应用的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匹配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基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的简述,对钢筋与混凝土的匹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普通钢筋与普通混凝土、普通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与普通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分析,介绍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匹配关系,对高强度钢筋与高强度混凝土而言,不存在两者不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梁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规范及文献分析了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其中规范未提交的系数进行了计算。经检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为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2):105-107
本文主要研究配筋率和高强比对混凝土墩柱的延性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配有不同数量的高强钢筋的混凝土墩柱进行模拟,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位移延性系数与配筋率、高强比关系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吻合。研究表明: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延性系数与配筋率成正比关系。另外,在混凝土墩柱中配置高强钢筋可以改善混凝土墩柱的延性性能,但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配置高强钢筋比例过高反而会使墩柱的延性性能降低,对结构的抗震有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31):26-27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提高、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已经普遍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新材料。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苏州某地下空间工程为例,总结了建筑高强钢筋的应用工作中,通过建立并完善政策与配套标准、创新工作管理机制以及优化建筑高强钢筋生产的种类结构来取得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高强度钢筋推广中的所获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已将HRB500级钢筋列入其中,高强钢筋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对中美欧规范挠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对配置HRB500级钢筋时利用中美欧刚度计算公式计算的挠度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高强混凝土密实的结构和相应的低渗透性广泛用于实际结构,然而,高强混凝土所具有的密实的微结构在高温作用下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的爆裂性破坏。使钢筋暴露于火中,从而使耐火时间大大缩短,而降低混凝土的承载力。为排除这种爆裂反应。  相似文献   

9.
高强薄壁复合蜂巢芯简称GBF蜂巢芯,是用无机胶凝材料配以玻纤网格布、钢丝网片和钢筋增强制成的空心构件。在密肋楼盖施工过程中,采用GBF蜂巢芯不突出肋梁,增加房屋净空、简化模板施工,楼板自重轻,钢筋含量少,模板损耗低,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质量长材绿色制造技术存在低温控轧难、高强钢产品抗震性能不稳定、强度波动大且时效性要求高等行业难题,开展物理冶金和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系统是解决该技术难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棒材末端未再结晶调控与过冷奥氏体相变耦合的高载荷轧制—冷却设计,开发出棒材形变诱导高效轧制新技术;揭示含铌钢筋物理冶金学过程及组织演变规律,形成不同规格热轧高强抗震钢筋“成分设计+控轧+分级控冷工艺协同控制”的全流程控制技术;发明了低时效及性能波动小的高质量长材生产方法。这些技术能减少稀有合金元素V、Nb等的使用,提高长材产品的质量,适合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强混凝土密实的结构和相应的低渗透性广泛用于实际结构,然而,高强混凝土所具有的密实的微结构在高温作用下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的爆裂性破坏。使钢筋暴露于火中,从而使耐火时间大大缩短,而降低混凝土的承载力。为排除这种爆裂反应,防止高强混凝土构件在火灾中发生爆裂,使高强混凝土取得与普通混凝土相当的抗火性能。采用这种办法,有利于有一定抗火要求的结构高强混凝土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爆裂原理高温爆裂的机理有多种观点,其中有两种观点令人瞩目,即蒸汽压机理与热应力机理。蒸汽压机理指致密的硬化水泥浆在高温下阻止水蒸气的逸出,从而产生了内部蒸汽压,当蒸汽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即引发高温爆裂。热应力机理指火灾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8,(9):128-130
本文对6片1/2几何缩尺比例的T型短肢剪力墙构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HRB500E高强钢筋与C50高强混凝土的组合应用,并变换设计轴压比以及截面高厚比等相关参数形成对照试验组。探究了T型短肢剪力墙的破坏模式与恢复力模型,同时研究了相关参数的变换和高强度材料的使用对构件延性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下的对比论证。  相似文献   

13.
(1)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的应用技术到2000年,年产量由目前占全国现混凝土比重的10%增加至IJ20%。(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到20O0年,焊接连接和机构连接接头在现浇混凝土结构粗直径钢筋接头中的比重达到70%。(3)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20O0年,钢框竹(木)胶合板覆面模板、竹(木)胶合板大模板和新型模板支撑体系的使用量达到模板支撑总用量的30凡新型模板施工的混凝土表面应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高强混凝土技术2000年,在超高层建筑底层、预制桥梁、吊车梁、轨枕、管桩等混凝土制品中普遍采用C80混凝土,并进行C80混凝…  相似文献   

14.
李佳民  刘宇晶 《价值工程》2011,30(6):173-173
工程实践中,由于钢筋连接不规范,导致构件出现裂缝、断裂和坍塌事故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施工中必须重视钢筋连接质量,防微杜渐,在钢筋制安过程中正确处理好钢筋连接,消除钢筋连接质量隐患,正常发挥钢筋连接在工程中的作用。本文从钢筋连接类型等方面分析钢筋连接质量缺陷并提出钢筋连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郝瑞文  翟建科  吴挺 《科技与企业》2014,(11):304-304,306
高强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和成型性好、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以及军事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重工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我国高强铝合金研究界来看,对热处理技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标准,各个企业在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技术也是根据自身的发展经验,致使生产出来的高强铝合金质量良莠不齐,从而不能够把高强铝合金的功能彻底的发挥出来。本文将对高强铝合金热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将深冷处理和均匀化处理运用到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技术中,从而提高高强铝合金的性能,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重工业领域。  相似文献   

16.
高强砼对建筑结构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介绍高强砼发展现状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从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优化、高强混凝土泵送、浇筑、养护等环节采取一系列的工艺措施,消除了高强混凝土构件易产生收缩微细裂缝、坍落度经时损失大、不易泵送、工作性差等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从而使得其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现代的一些高层重载和大跨度的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这些高层重载和大跨度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高层重载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因此使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当前的高层重载和大跨度建筑工程中倍受青睐。通常,我们将强度等级在C60以上的混凝土称之为高强混凝土,其主要原材料有高强水泥和砂、石原材料等混合加工而成。而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平,就必须要加大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通过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然后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工程现场的土建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作中对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和重点分析。①钢筋材料的质量控制,②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⑧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④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表述。保证结构安全最主要的是钢筋分项工程,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对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是必要的,对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身为工程现场的土建监理工程师,钢筋分项工程质量则是监理工作重要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钢筋是砼的骨架,钢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整体性,钢筋工程属隐蔽工程,因此必须从钢筋进场起至钢筋隐蔽前全过程进行跟踪,保证各个环节质量,防止留下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中钢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飞雪 《价值工程》2010,29(4):210-211
由于目前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细部节点的统一做法,造成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在节点钢筋设计中容易出现钢筋配筋率过大或者钢筋锚固不足等现象,设计单位应该考虑到某些节点钢筋实际操作的困难及由此产生的对结构的影响。本文结合唐山近几年工程实例,对工程中钢筋节点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有利于今后钢筋的节点设计和施工,谨供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