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一股“制造业回撤”的风潮在西方国家弥漫开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需要重振制造业。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衍生品带来的虚假繁荣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实体经济对于国家发展、抵御经济危机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其发达程度普遍被看成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城市新兴化程度高低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对我国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工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要部分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围绕“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工业面临的形势”、“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  相似文献   

4.
郑秀康 《浙江工商》2009,(10):30-31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扩散,并日益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制造业的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冲击。有些学者据此认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是无辜的受害者,其祸水源头在于美国。  相似文献   

5.
《重庆与世界》2012,(10):7-7
维护核心利益,推动对外合作,离不开制造业的坚实支撑。"中国制造"攀登全球产业链高端,关键在于激发创新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基础。中国国力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主要靠的就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将来要稳稳站立在世界舞台的中央,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再次显示出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脱离制造业的虚拟经济"虚火",是酿成危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欧洲人终于意识到,德国能够在风暴中挺立不倒,所依靠的正是“德国制造”。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不少实体经营者放弃主业,转而投资房地产、金融、古玩艺术品等,"用钱生钱"显然比做实业来得轻松,许多实业家纷纷萌生退意,转而去做一个投资家。让人非常担忧的是,中国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正在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成为投资家的时候,我们是否正在失去稻盛和夫、乔布斯这样优  相似文献   

7.
杨艳 《特区经济》2014,(2):164-165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强烈冲击。为应对危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发展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美国、日本、欧盟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所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值此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节点,本刊推出"重振实体经济探寻中国经济原动力"系列报道,为中国企业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为中国实体经济再现辉煌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制造业的总称,它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人们常常把装备制造业比喻为“工业母体”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我国制造业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0.
一、上半年,在各国经济加速恶化的凄风冷雨中,我国经济表现出"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在美国经济快速回落的带动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因为是开放型经济,而且在IT产业上与美国存在垂直分工关系,更是深受其害,其经济刚刚从亚洲金融危机的低谷中快速升起来,在美国新经济危机打击下,又开始迅速地回落,并且迅速向零增长逼近.从近几年来这些国家经济走势看,忽高忽低,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实在让人感到有点玄!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却始终保持了相对平稳快速的增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中国·北京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2012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办;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北京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2012年12月,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  相似文献   

13.
金三三 《现代乡镇》2012,(11):84-99
数据说话:“中国制造”的“世界第一”竞争力指数在被评的26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开篇,先向读者引用四个“据”。 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数据,至2010年,中国制造业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的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实体经济目前遇到的困难,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震荡有关,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有关,但从根本上看,这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自身的阶段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其中实体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实体经济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但是,我国实体经济也长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这些问题令人担忧。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既与实体经济和虚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提升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业化程度,是实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先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若非土地或资源极度富余的国家,就不可能不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工业化程度来实现成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工业化”的时代特征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重构实体经济.金融危机过后,为振兴经济,美国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推进“再工业化”战略重塑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特征是大而不强,因此树立以“资本换技术”的理念,抓住“再工业化”契机,以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为龙头,大力扩展海外技术并购,应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中国.北京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201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命脉。危机来临,变革在即。2012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办;论坛以"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为主题,通过政府、企业、学界和媒体之间的广泛对话,汇聚各界意见和智慧,探讨中国实体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全球新格局下的机遇和挑战,共创中国实体经济的繁荣与辉煌。应实业界建议和要求,在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至今,经济已萎靡不振的美国一直在为自己寻找"财路"。然而,制造业刺激法案、刺激就业法案、减税法案等一系列针对国内的措施都回天乏术。美国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国家,不断通过印钞票、提高债务上限、限制他国进口等各种"损人利己"的方法自我保全。如今,奥巴马又一拍脑门,想起了自己的"看家生意"——卖军火。  相似文献   

19.
曹洁琼  刘晓宁 《北方经济》2013,(8):70-71,73
产业空心化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下以及制造业的外包.美国重视房地产、金融、消费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将大量的制造业外包于其他国家,以致于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次贷危机的到来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美国应该考虑是否需要重返制造业.同时,这种产业空心化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0.
“变”与“不变” 2008年下半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伴随着美国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破产和重组而升级为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具有相当强的扩散性和传染性。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金融危机就从美国国内扩散到欧洲、日本等地,进而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冲击的领域也从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迅速蔓延到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