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RIPs以及有关国际条约中均涉及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内容,其他国家的商标立法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共识。但我国目前的商标立法对此却存在严重缺陷或空白,这种现状不符合加入世贸组织后在TRIPs下承担的国际义务。因此,有必要在我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中增补对驰名商标保护的有关内容,包括进一步完善驰名商标的认定制度以及设置更为有效的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2014,(4)
正2014年1月1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和《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认定广东建华管桩有限公司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19类混凝土管桩商品上的"建华"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早在200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建华管桩"JH"图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至此,建华管桩产品搭配使用的"JH"图形商标及"建华"商标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3.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辉 《经济论坛》2004,(2):118-119
驰名商标是指为相关公众所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它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立法机构也对驰名商标保护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调整,使驰名商标的保护遵从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4.
驰名商标只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一种商标保护的方法,不是荣誉称号。把驰名商标当作"荣誉称号"进行商业宣传,实质是误读驰名商标的本质。商标的显著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取得,一是固有显著性,二是使用显著性。其中,使用显著性是一件商标成为驰名商标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驰名商标真正发挥其特殊保护的功能,我国应该完善现有的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建立法院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5.
谈驰名商标“创造”之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驰名商标"创造"的言行有违现行驰名商标制度,是一个悖论。驰名商标"创造"悖论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上都有明显的体现。驰名商标"创造"悖论导致了驰名商标认定的异化,妨害了正常的商标管理工作秩序,也损害了驰名商标本身的形象。为了解决驰名商标"悖论"问题,需要在驰名商标制度的教育宣传、堵塞驰名商标认定过程中的漏洞、规范驰名商标的使用行为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08,(4):32-32
根据广东省工商局最新信息,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新认定228件驰名商标。其中,广东30件商标榜上有名,占13.16%,是历年被认定最多的一次。至此,广东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7.
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晓红 《经济师》2004,(7):55-56
我国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特别是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使得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与国际公约进一步接轨。文章论述了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措施 ,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 ,对我国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建议和实施的具体措施 ,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雅慧 《经济论坛》2003,(11):51-52
一、驰名商标特别保护的国际立法评介1.驰名商标的特点。目前,关于驰名商标的概念有很多种。有法律上的定义,也有学者的观点。但对驰名商标的含义,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共识。从最早提出驰名商标概念的《巴黎公约》和影响巨大的TRIPs协议的有关规定来推论,①驰名商标必定是一种商标,必须具有一般商标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件,是生产经营者用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业标志。②驰名商标是商标,而不是其他的商业标志,如商号、地理标志、商品装潢等。《巴黎公约》认为驰名商标是商标中的一种,TRIPs协议同样把驰名商标列入商标类,并与其他商业标志…  相似文献   

9.
一、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巴黎公约第6条第2款规定:“①本联盟各国承诺,如本国法律允许,应依职权或依有关当事人的请求,对商标注册国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为在该国已经属于有权享受本公约利益的人所有而驰名,并且用于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商标构成复制、仿制或翻译,易于产生混淆的商标,拒绝或取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些规定在商标的主要部分构成对上述驰名商标的复制或仿制易于产生混淆时,也应适用。②自注册之日起至少五年的期间内,应允许提出取消这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我国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现状,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和救济,及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具体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国情,笔者认为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中驰名商标形成的客观性和影响力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江南论坛》2014,(7):F0004-F0004
正江阴工商局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培育和弘扬"善履职、敢担当、齐奋进、勇超越"的江阴工商精神为抓手,全面高效履行工商职能。开展上市后备企业"大走访",试点推进了股权转让见证登记。去年新增市场主体1.4万多户,全市首家家庭农场在顾山镇成立。加大商标培育和扶持力度,全市共新申请商标3690件,国际注册56件,有9件商标向上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江苏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法律制度基本建立,但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驰名商标法律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暴露出许多缺陷,为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驰名商标认定制度、驰名商标动态管理制度、第三方权利保护制度、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衔接制度、驰名商标权利限制制度以及驰名商标认定后保护期限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驰名商标具有无形的财产价值,它所蕴涵的内在经济价值是不可预估的。世界各国对于驰名商标都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将其用法律的方法保护。相对于普通商标而言,驰名商标能获得的保护更多。驰名商标的保护是商标法保护的核心,由于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导致其被盗用或模仿的可能性比普通商标更高,因此对其保护更加周密严格。驰名商标可以获得跨类商品等较高的保护水平,较之于普通商标还拥有一些特殊的权利,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故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对驰名商标“异化”的另一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驰名商标的异化不仅指认定过程中的反常现象,还包括使用过程中的反常现象。用另一种眼光看,驰名商标的异化并非总是有害的,它还有促进商标法制建设、推动品牌的创造及其价值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品牌文化等积极功能。因此,对驰名商标的异化现象应当区别对待,容忍具有较强正当性的异化现象,对于危害较大的异化现象则应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15.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一、对驰名商标实行扩大保护的必要性①郭克莎:《名牌战略质量战略商标战略》,载于《经济管理》,1996年,第8期。驰名商标是注册商标中的精品,对其实行扩大保护,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驰名商标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其进行扩大保护,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注册商标不仅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记,而且是商标注册人的无形资产。而驰名商标则是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巨大无形资产,它还能在生产经营中为其注册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巨大利润。例如,1994年世…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驰名商标的定义、认定标准、确认机关、保护手段等4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对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驰名撙保护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一、商标退化的本质特征 商标退化是商标使用中的自然现象,但什么是商标退化,人们认识上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商标退化是指"驰名商标因权利人管理不善或对淡化行为的忽视,导致商标所具有的显著性完全丧失";有人认为,商标退化是指"某一商标标识所具有的显著特征被减弱,逐渐演变为特定商品的通用名称现象,也可成为商品名称通用化"。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商标退化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有许多未注册驰名商标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被抢注, 给商标使用者造成很大损失, 亦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本文针对商标抢注现象分析了未注册驰名商标被抢注的原因, 探讨了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方法, 旨在呼吁社会及商标使用者保护好驰名商标,使之为社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玉萍 《经济师》2005,(9):67-67,69
文章针对目前在我国抢先注册名牌商标、近似商标层出不穷,国外名牌大量涌入,中国驰名商标相继流失,中华老字号的消沉,商标侵权屡禁不止等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多视角提出了以法律等手段保护我国驰名商标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驰名商标的含义和法律保护的重要性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并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驰名商标所起到的作用与日俱增,对消费者而言,驰名商标意味着优良的商品品质和较高的企业声誉;对驰名商标所有人而言,商标意味着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和超常的创造力。商品的信誉越高,其竞争越大,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会增多,从而商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