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近代民族这个特殊的人类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理念和原则,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很难由一个统一的总结性定义概括。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民族主义经历了从强调政治思想意识、国家及公民意识到强调民族情感和民族价值、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异化,从包含国家、公民意识及民  相似文献   

2.
构建创新型社会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提高国际地位的压力使然。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会计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会必须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强化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符合我国的相关民族政策,又能够满足民族地区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需要,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民族地区要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制度优势,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物质基础,夯实民族地区广大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嵌入式教育强化面向当地各族同胞,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民族地区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价值标志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状态。文化就是理念、意识、思想的表达,文化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性格,它支配人们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西方一些学者和政治学家将经济全球化的超越作用绝对化、普泛化,鼓吹“民族国家意识过时论”。其实质乃是维持其负面效应.正是经济全球化的某些趋势和特征决定和显示着民族国家的若干经济意识:世界整体化走向和多元化格局同步发展趋势中的经济主体意识;国家经济主权相对弱化而国家利益、特性又在强化这一趋势中的民族经济主导意识;世界经济不平衡现象加剧;全球贫富差距拉大趋势中的民族自强自立意识;全球综合国力部分趋势中的  相似文献   

6.
马戎 《开放时代》2020,(1):91-110,M0005,M0006
王明珂《民族与国民在边疆:以历史语言研究所早期民族考察为例的探讨》一文触及一个重要议题,即民国时期中国学者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是"造民族"还是"造国民"。其所涉1929年黎光明"造国民"与1933年芮逸夫等人"造民族"活动的历史,值得再作深入探讨。两相对照,不难发现,运用西方民族学知识在中国边疆地区识别不同群体的"造民族"是一条便捷的道路,但"民族"意识被催生后所带来的离心力无法忽视;在各族民众中构建国家认同,"造国民"是一条艰辛、漫长、曲折,却仍然必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赵娜 《经济师》2014,(6):42+44-42,44
由于社会立场、利益和所处历史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认识。对于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对同一历史的不同描述反映了人们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不同的历史主线观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以不同视角对历史事实评价的价值向度的转变。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价值性是融合在一起的,要达到对历史现象的深刻的正确把握,需要将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结合起来,这对于获得和确认国家、民族在今天的核心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对滋养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质极为重要。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包含了当地民族的民族性和特性,融合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丰富的创造力。中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保护与经济开发是政府和社会所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中国究竟是有固定疆域和明确主权意识的民族国家,或只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针对当代西方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也针对近代日本试图称霸亚洲而提出的有关中国和亚洲的各种论述,葛兆光教授的新著《宅兹中国》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他站在中国学者的立场,以充实的文献和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从空间性和主体性两方面论证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具有与欧洲国家不同的历史和传统.《宅兹中国》一书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把握学术动向的敏感,是当代中国学术一部成功之作,必将引起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在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探讨上,也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郝凯 《生产力研究》2012,(6):108-110,113
协调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应从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建设起来的民族文化、建筑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加以保护和发展,蒙元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对目前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彰显地区民族特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货币与国家的历史联系为线索,通过分析国家货币垄断状态下二者的相互作用,说明市场货币是货币与国家协调过程中为适应新环境出现的一种新现象,金融全球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货币主权。国家货币产生于与民族国家发展相关的历史过程,一旦发展成熟与完善,又反过来增强民族国家的政治特征。货币既产生于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诉求,又必将服务于此,这是历史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潘鹰 《经济研究导刊》2011,(31):227-228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控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的总和。民族政策的实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民族政策,如种族隔离政策、种族歧视、民族歧视政策等,积极的民族政策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等。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选择这样的民族政策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团结、达到共同繁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景",是人类勤劳、智慧的结晶,是蕴含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载体,在连接民族感情、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种类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分析了学者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指出了今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龚浩群 《开放时代》2005,16(3):114-126
节日是一个在当下唤起过去然后回到当下的过程,节日的设置通常反映了民族国家在当下叙说过去的立场.本文通过对当代泰国节日体系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的分析,展现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连续的历史时间观.在这种时间观中,历史与现实、国家与社会达成了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想象力、精神价值、文化意识、思维方式等,体现了一个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惊人的的生命力.西藏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地,有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主要分析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展情况.了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和价值.对拉萨市尼木县藏香在保护、开发当中的困难、前景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徐海燕 《江南论坛》2005,(12):15-16
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表明我们党的执政意识的进一步深化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对执政活动的认识和观念,它色括执政的目的意识,价值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能力意识。目的意识指为何执政。价值意识指执政的价值取向。责任意识是指执政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危机意识是指对丧  相似文献   

17.
刘朝晖 《开放时代》2009,(10):122-132
本文从社群主义的视角,通过分析1948年发生在马来西亚槟城的“分离运动”,展现华侨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的架构下发生转变的历史实践过程,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民族主义对多元族群国家的解构和重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文章认为,槟城华人的社群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1948年的分离事件说明,民族/国家以“公民权资格”作为工具来调整社群关系,如果携裹本土民族主义的意志,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社群边界的强化。作为少数民族的族群常常在民族主义的挤压下释放出地方性社群主义的认同意识,尽管其目的只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个体的权利和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无疑会削弱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从而造成社会分离。  相似文献   

18.
胡开红 《经贸实践》2016,(7):264-264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人们研究历史、科学和艺术文化的媒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积累与保护越来越重视。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文物的重要价值,分析目前博物馆陈列文物保护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文物在陈列过程能够得以保护的有效措施,以求在传统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积极利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来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地名既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又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地名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本文主要从地名反映国家的历史背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城市的文化印记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更改地名的现象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西南民族研究出现了三场分歧.歧见的实质在于,“体质、语言和历史相结合”方法论对民族研究的重要性;该选择“造国民”还是“造民族”;否认中华民族的组成分子为“民族”以免人假借“民族自决”分裂中国,还是承认其差异,给予扶持,促进平等团结来维护主权.这些分歧被急迫、粗糙地处置,使得人们忽略了民族研究方法论转向“语言、历史和主权相结合”的潜在共识.将三场分歧置入主权政治为坐标的宽广时空视野下,不难发现,“造民族”与“造国民”实乃传统国家转向主权国家的同一过程之不同面向,不可能二选一,也非只能二选一,“造民族”并不妨碍“造国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实践也证明,承认中华民族及其组成分子为不同层次的“民族”,注重平等、团结奋斗,方能有效捍卫主权.历史地看,有主体意识和理论自觉的本土化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沿“主权”脉络继续往前走,仍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