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北部湾经济圈具有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环北部湾区域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统节庆开发、地域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品牌构建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小岩  潘娟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77-81,110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然而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并合理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对推进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广西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广西要发挥优势,保护和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精心组织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建设民族文化生态区,打好持续发展旅游的牢固基础,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著名品牌,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探广西民族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广西的民族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广西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由于强调大自然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在民族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往往对民族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从广西民族生态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探讨民族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问题,促进文化多元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民族生态旅游产业真正成为一种可持续性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和保护价值。本文详细分析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主题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灵魂,它的本质是文化,以其鲜明的特点、独特个性满足了游客多层次的需求,因而,具有强大的旅游竞争力和生命力。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开发的历程,较为深入地论述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的文脉选择、主题创意、主题确定等主题的重点内容,并阐述了主题的延伸和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7.
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显现出了其优势性的一面。但是竞争激烈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中,黔南州民族文化在创意旅游业方面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开发的旅游资源过于传统,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本文就从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的特点、意义等方面入手,对其在文化创意旅游方面的发展模式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开发实践中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旅游学界也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及旅游资源内涵的分析,界定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指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存储上的易消失性、利用上的永续性、时间上的传承性和变异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和扩散性以及存在形式的多层次性的特点,提出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闻名于世、丰富多彩、最珍贵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与规划,其旅游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建设与开发过程中一些民族旅游文化正面临着被同化、被灭绝以及如何进行打造、创新与传承的困境。本文从黔东南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全面开展黔东南民族旅游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饮食文化是旅游餐饮业发展的灵魂支撑。延边拥有丰富的朝鲜族饮食文化资源,不仅为民族餐饮发展带来了不竭动力,也丰富了延边旅游文化资源。但延边朝鲜族饮食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不够完善,延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成体系,民族餐饮业难以进行品牌建设,延边文化旅游特色明显却不被旅游者深刻体会。从而应提高延边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促进各民族之间饮食文化交流,弘扬延边朝鲜族饮食文化,拉动延边民族餐饮经济发展,形成延边地区支柱性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发展民俗旅游与保护民族文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产业,旅游资源的毁坏问题也日益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注意。从民俗旅游的视点出发,分析了民俗旅游中存在的民族文化过分商业化的现象和被曲解、被加工等问题,提出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坚持旅游中高品位的文化内涵,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泉州跨世纪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发展旅游业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业仍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当地的地缘、资源、客源优势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实施泉州跨世纪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通过发展度假、文化、购物专项旅游,散客自助式旅游及适度规模经营来培育泉州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涉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导游英文解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正因为如此,导游人员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对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遵循语用原则,注重文化传递在导游英文解说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陕西旅游资源富集 ,文化内涵丰富 ,是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投资、产品开发、宏观规划、宣传推介等方面做得不够 ,使旅游经济各相关指标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较有逐年落后的趋势。随着旅游市场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 ,陕西应根据市场导向 ,加大投资和宏观规划 ,产品创新及宣传推介工作的力度 ,真正变旅游资源大省为旅游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15.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和"2006中国乡村游"两大旅游主题催热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和谐,和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文化和谐掣肘是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硬伤,缺乏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现状成为和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在和谐旅游目标下,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6.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学在在民俗资源调查、优势资源的比较、体验资源的挖掘及文化交融等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湖南隆回花瑶民族村寨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适宜发展花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可通过重点民族村寨发展方向导引、石瀑花瑶文化风情体验、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开展民俗体验旅游项目,赢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运用环境感知法,从自然、经济、社会、旅游四个方面对柿林古村的男女性的感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男女性在自然环境感知上没有明显差异;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善;3.男女性在社会环境的感知上并无明显差异;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游客行为和旅游开发。男女第三性征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程度的不一致影响了男女在经济和旅游环境的感知.但从总体上而言,旅游对古村落目前的影响不大,村民对旅游开发仍旧持支持态度.最后,针对不同的性别人群提出了今后引导的相关建议.旅游规模扩大带来的家庭收入结构变化对古村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影响将是后续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真实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文化是一个特定的民族拥有的民族特性和传统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创造着的。因而民族文化的真实性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真实性”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以动态的理性的目光看待它。运用旅游人类学理论分析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游是旅游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导游服务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作者从研究我国现行的导游薪酬制度出发,针对当前导游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设计新的导游薪酬制度,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要想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提高品位,吸引游客,关键是抓好旅游文化的建设,而旅游文化建设的关键点是旅游地的形象建设。利用旅游文化搞好其形象包装,推出有鲜明特色和亮点的旅游地形象就能使自己在发展与竞争中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