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会计工作是一切财务收支的“关口”,而会计人员又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任务。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往往受到各方面的阻挠,有时甚至打击报复。为了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会计人员坚持原则,依法做好本职工作,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采取了侍别的法律保护措施。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由此可见,单位负责人对会计…  相似文献   

2.
一、新《会计法》确立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会计法》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4处提到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其中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第二十八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第二十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3.
在原《会计法》中,将会计责任主体落实在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身上,要求人人负责,其结果往往无人负责。为解决这些问题,新《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特别强调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  相似文献   

4.
《会计法》从1985年5月实施迄今已20周年。会计人员的地位随着《会计法》的贯彻落实空前提高。会计工作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单位负责人的认可和重视。199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会计法》,突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立法宗旨。首先明确了单位负责人要承担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出现问题的法律责任,其次规定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认真严格地履行好《会计法》所赋予的这两条职责,对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将起到重要作用。一、存在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国于2000年7月1日实施了新的《会计法》。新《会计法》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出现的问题,单位负责人首先要承担法律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单位的“一把手”为了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负责,都直接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批。这是对《会计法》的片面理解,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  相似文献   

6.
1.如何理解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 答: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是对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监督中的职责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不是单位负责人自己直接从事会计工作,而必须通过有关制度委托、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章办事,严格把关。要保证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资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中充分发挥作用。可…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法》已于 2000年 7月 1日施行。笔者认为,在学习和贯彻新《会计法》中,应注重把握以下变化。   一、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负责,是此次修订《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它改变了原《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要求大家都负责,而往往无人负责的局面,强化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当前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会计人员直接接受企业负责人的领导,并对其负责。会计人员的任命、晋级、工资和奖金等事项的决定权均掌握在单位负责人手…  相似文献   

8.
对于会计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在新的《会计法》中已作了明确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也即是说,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与之相对应,会计人员享有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权。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监督职能的落实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单位领导对会计职能的理解不全面。一些单位领导的观点是,会计人员的职能就是记账,会计人…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施行以来,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会计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会计法》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负责制,补充完善了会计核算基本制度和规则,强化了对会计活动的制约和监督,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为财务会计软件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法律保障。新《会计法》的颁布施行,促动了整个财经领域在财务基础工作、财务核算与管理、税务筹划等方面的变革。 一、确立了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
会计人员工作交接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会计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和各有关方面利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1999年10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通过学习,笔者认为新《会计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会针工作的责任 新《会计法》第4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21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第28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企业领导会计法律意识,消灭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人为因素会计人员造假账、编制虚假会计信息,多是在企业领导授意、指使、强令下进行的,一个企业领导会计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了企业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强化了企业领导对会计行为的法律责任。为提高企业领导的会计法律意识,当前应继续开展学习贯彻新《会计法》活动,让企业领导学懂、学透《会计法》,使每一个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13.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会计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会计人员良好的工作氛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加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要加强《会计法》和其他财经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修订后的《会计法》从会计核算、记帐规则、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等方面对规范会计行为都作了详细规定,对会计人员采取了特别的法律保护措施,为会计人员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首先,《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要…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法》对会计人员有哪些保护措施?答 :会计人员是单位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承担着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任务 ,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阻挠、干扰 ,甚至打击报复。为了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鼓励会计人员坚持原则、依法做好本职工作 ,《会计法》对会计人员采取了特别的法律保护措施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切实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行为承担主要责任 ,使单位负责人的工作目标与会计人员的工作目标一致起来 ,可以大大缓…  相似文献   

15.
调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是否依法进行负有法律责任,是新《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今后,单位的会计工作出现问题,首先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会计工作不再是单位负责人懂不懂、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必须懂得、必须重视的事情。本文拟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谈谈《会计法》赋予单位负责人法定职责的内容和相关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职责等有关问题。一、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职责和相关的法律责任(一)《会计法》赋予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职责。《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  相似文献   

16.
1996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指出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对于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改革国有农场会计人员管理体问题,作些探索。一、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主管单位的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这一法律规定,明确了各级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权限,…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同时,还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这些条款都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行为负责,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一、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根据《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可分为法定代表人和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前面一类是按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 ,对于规范会计行为 ,切实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法》内容变化大 ,涉及面广 ,必须全面学习掌握新《会计法》 ,统一对会计工作的认识 ,为《会计法》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 ,单位负责人要认真学习《会计法》。新《会计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依法代表单位行使职权 ,应当对包括会计工…  相似文献   

19.
一、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  修订后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就是说,如果单位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单位负责人就要受到法律追究。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是这次修订《会计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原《会计法》的规定相比,是一个重大突破。  修订后的《会计法》突出了单位负责人应负的会计法律责任,这为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监督不严、伪造会计资料、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提供了法律基础。过去,在会计工作中,将单位负责人,会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逐渐显示出来,如:单位负责人会计法制观念淡漠,内部制度不健全,核算不规范,监督不力,会计人员素质低等。为进一步规范林业企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笔者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实际,谈谈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会计工作是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进行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因此,林业企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