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概要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美国黑人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于1954年正式提出的.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呈现二元性,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种部门,一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以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的农业部门(传统部门).工业部门的剩余产出,为本部门的资本积累提供了条件,工业部门的扩张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提高,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徽省当前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现状,从农业和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产值角度,着重分析FDI的流入对我省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此进行进一步检验,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美国、日本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对鲍莫尔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一步拓展证明,两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关性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还是一个技术相对"停滞"的部门。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工业化初级阶段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是未来中国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一项长期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1995-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小城市与大型中心城市的距离、经济密度及城市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95至2010年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密度高度相关,且在空间上呈现出"马鞍形"梯度结构;在时间上,集聚溢出效应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变化特征。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是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辽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思路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提出,农民工这一联系城乡二元经济的又一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已引起各界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就业扩展相对滞后 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与中期阶段.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其占工业部门的产值与就业比重都非常高)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仅因为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而且因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产业间的前向与后向联系效应都很显著。在刘易斯(1954)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江苏省二元经济发展情况,把空间产业转移因素引入传统的部门二元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个包含部门和空间的双二元经济结构,并以此来分析劳动力流动、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政府政策三类要素对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转移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选择,即从"外地转移"向"本地转移"转变;政府政策则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比,提高了企业转移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便利了劳动力在部门和区域之间的流动,从而有助于消解双二元结构.运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6年-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也表明,非农劳动力比重的增加、FDI形式的资本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并未促使部门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而且不同的区域收入差距的决定模武也不相同.但是,总体而言,促使二元经济发散的力量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分工动态循环演进”的概念框架,并在此概念框架下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企业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一不同于传统二元经济理论的结论。之后,采用我国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我国要顺利实现二元结构转换,关键是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农业促进制度和普惠金融力推农村企业和市场发展,以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带动农村分工深化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3,(25):311-312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为"三农"文件,显示出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对农民增收的持续关注。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如何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呢,通过多年研究,作者认为: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旅游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推进科技兴农、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等等是增加湖南武陵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才之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解决农村人才奇缺、加快农村发展的最根本途径传统农业时代,农村经济增长取决于土地数量以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投入。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分工程度包含着部门因组织方式不同而导致的生产率差异,它可以为二元经济结构对立提供一个分析起点。本文构建了一个逐次放松条件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从分工角度解释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模型显示:二元经济结构反差源于部门个人专业化水平、迂回生产程度和产品种类数的不同,二元经济结构是两部门分工水平差异的产物,此判断得到了实证分析的支持。从分工角度出发,可以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和人力资本均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认为要扭转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根本途径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通过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来加快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相似文献   

13.
精益生产方式的目标是不断地降低成本、无废品、零库存、快速开发和生产多品种产品,满足各种用户的要求;其精髓是彻底消灭无效劳动和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一、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是工业企业生存发展的有效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创立了精益生产方式,使日本很快达到了今天经济领先地位的实例告诉我们,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工业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先进的企业生产方式,不仅是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方。 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有较大发展,但日本、美国及德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生产方式僵化、落后。现在我国比较大的汽车基地实行的是缺乏灵活性的大量生产方式,而遍布全国的千百个小型汽车生产厂则实行低效率、低品质、高成本的单件生产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更无竞争力可言。二是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目前我国从事汽车生产的人数已达160万人,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受到了挑战,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亟待建立。在工业经济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下,人事管理的目标是如何使人掌握和操作机械和设备,使其发挥最大功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知识经济是高度社会文明的结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式来解决,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和灵魂。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高效益的关键是知识的更新,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成为人事管理制度的目标。我们该采用什么样的对策来搞好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建立以教育和培训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首先,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基本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建筑经济和住宅的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经济是建设领域内关于建设项目的经济方面的预测、决策、实施、分析、评估等活动,建筑经济为一专门学科,其相关问题管理的优劣影响到一项建设进行的顺利与否。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我国农村地区长期相对贫困和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左"倾思想影响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我国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农村生产力极不发达。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贫困仍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借鉴丰田“粗益生产方式”推行“准时化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如何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汽集团公司借鉴国外生产工程管理方式──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结合自身的情况,创造了“准时化生产方式”。在原来变速箱...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腾飞,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却成为进一步深入改革的巨大障碍,如何努力实现我国二元经济一元化成为摆在政府和众多经济工作学者面前的重要难题.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理论的内容以及我国学者对二元经济理论适用性的争论,对我国二元经济独有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影响作了一定分析,得出我国二元经济的矛盾实质上就表现为"三农"问题的结论,并认为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政策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才是根本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知识企业的管理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企业的特征工业经济文明的一个结果是使金融资本全球化,这种金融资本迅速积累的结果使新的经济增长源于一种新的资本形态———知识资本,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含义,重新界定了企业发展根本。与传统产业部门相比,知识经济企业有自己的明显特征:第一,由于知识的转化形态———高新科技含量高,因而附加价值高,所以有人也把它称为高科技产业。第二,知识经济产品是围绕和服务于物资资料的生产展开(也服务于生活),其直接作用是改变生产方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知识经济产品的生产没有一定程序,它的灵魂在于创新,因而对于经济知识生…  相似文献   

20.
谢健 《企业经济》2002,(6):68-70
一、温州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独具特色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尚处于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营格局,贫穷、落后、人口众多,小农经济特征明显,是当时的国情.如何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使几亿农民摆脱贫困,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人民正在探索的大问题.而改变了原有农村以农业为主、城市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从而令世人另眼相看.温州模式的形成,是温州80年代前期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价值在于最先发动并打破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的突破口,率先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争发展的局面,从而为中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