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世界上任何游戏都有其规则,广告代理制就是广告主、广告公司与媒体之间博弈的游戏规则。它是指由广告主委托广告公司实施广告宣传计划,广告媒体通过广告公司承揽广告业务,广告公司通过为广告主和广告媒体提供双向服务的广告经营机制,是广告经营活动规模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它的实施能理顺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三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执法卡片     
广告公司以全权代理名义承包、买断的广告媒介时间、版面不得转卖其他经营者广告公司可以为自己代理的广告主购买介的广告时间与版面,但不能将以自己名义买的广告时间与版面转卖给其他广告经营者即从事广告媒介时间与版面的批发与零售务。违者应按超经营范围依法进行查处。对广告公司代理的业务,广告媒介单位当依法履行查验证明文件,审查广告内容的律义务。对违反规定的,广告监管机关应当依予以处理。执法卡片对企业以图书形式发布广告的管理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或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所推销的商…  相似文献   

3.
姜红 《中国广告》2013,(10):33-35
广告公司更多是提供解决方案或媒介代理,而我们的基础是搭建在一个技术平台上,技术是我们的核心。"非广告"公司多盟(简称domob),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成立于2010年9月。多盟整合了智能手机领域最优质的应用以及广告资源,搭建了广告主和应用开发者之间的广告技术服务平台。并借助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平台优势以及贴近应用开发者的服务模式,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产品推广服务和收益,以及为致力于在智能手机平台推广产品、品牌的广告主提供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广告媒介构成了广告业发展中的三角关系。在这三角关系中,广告公司处于"讨饭吃"的"尴尬"地位。虽然广告公司在广告代理业中处于核心位置,广告业的水平主要是看广告公司的水平,但由于广告公司手中的资源有限,广告主、广告媒介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广告公司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人形容广告行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再加上WTO后外资广告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使我国  相似文献   

5.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广告主面对汹涌的广告大潮,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投放,如何让有限的广告费发挥最大的效能,因此,广告主关注媒体;广告公司本来就承担媒介购买、媒介监测的任务,如何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如何做好广告主的"媒体投资管家",已经成为衡量广告公司是否专业,是否具备业务实力的标准,因此,广告公司关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广告主总抱怨广告公司服务差?为什么广告公司总指责广告主不懂广告瞎指挥?为什么企业做广告总觉得效果不好?……是因为中国的广告业历史短吗?是因为中国广告人的水平差吗?是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量差吗?……,这些原因都是有的,但广告主不尊重广告公司,没有将广告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视广告公司为雇拥者,甚至视为奴仆,却是一个更为重要原因。广告主应怎样对待自己的广告代理公司呢? 了解广告公司能为你做什么。广告公司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发展变化,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能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其主要职能有: 一、广告策划: 在什么时间,花多少钱,采取什么  相似文献   

7.
广告公司一直是广告市场快速发展的促进力量,媒体服务、市场调查、公关策划作为一个广告公司承诺服务的整体为广告主服务,但是,这几年。业内人士明显感觉到,广告公司越来越被边缘化,逐步沦落到被整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置身于整个品牌营销传播发生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个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广告公司正在渐渐丧失对于品牌传播专业话语的控制权,广告的话语开始挣脱广告行业的狭隘的视野,而成为广告公司、广告主与媒体共同的一个话语平台,尤其是广告主的话语在对于广告公司服务的怀疑中日趋强势。但是,这些话语却并不以显在的方式呈现,它无处不在却又寻之不见。因此,这个平台又是割裂而各自独立运转的,品牌为找不到合适的广告服务而发愁,广告公司则感到广告主越来越难以伺候,夹在当中的媒体也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9.
冯淇 《国际广告》2010,(8):120-122
iPhone:边游戏边广告 迟早有一天,在iPhone这个词条的注释中,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广告媒介。这款移动设备在2007年1月9日推出后,迅速成为了科技发烧友们的宠物,和广告公司忽悠广告主的新武器。LPhone开放的APP平台,让广告公司可以设计出多种互动游戏,将消费者“拉”进来,与广告主共舞。  相似文献   

10.
范素锋 《广告大观》2007,(9S):81-84
2007上半年卫视之间角力加剧,新一轮较量暗中进行,沉浮之间省级卫视整体实力对比又现新格局。借助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本刊从广告经营的角度分析了卫视广告市场变局,探究市场风向,以期给关注省级卫视竞争格局的各媒体,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提供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大企业并购.中小企业重组改建的现象,如汽车业.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广告业也同样,进行着所谓"大换班"的机构重组。从我们不时听到的"××广告公司组建.××广告集团收购了××广告集团的席位,排名为第×"之类的新闻.便可证明这一点。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当广告主的商品和广告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同时又站稳了脚跟.强化了服务.那么这个公司也就获得了知名度。商品和广告是没有国界的.那些被称作"代理巨头"遍布全球的大广告公司.他们为广告主开展的"品牌争夺战".实际上就是该广告公司与它各国分公司一起进行的一场全球性广告大战。为了获得名牌的广告业务.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伙伴.本该是敌对的广告公司同行,现在联手组成了合并的公司。而本土广告公司的广告主也需要在国外广告进入的同时来构建其世界影响.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的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广告导报》2008,(3):73-80
受CCTV未来广告委托,CTR于2007年12月特进行体育营销受众与广告主调查项目。 本次研究应用了受众定量,广告主/广告公司深访和连续性数据综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连续性数据包括CSM收视数据、CNRS媒介与产品研究数据,MI媒介智讯广告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最近,亚洲咨询公司R3与欧洲咨询公司Erupo Consultores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聘请国际广告公司的中国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正计划更换广告代理公司。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关系究竟发生什么变化,双方如何建立正确及长远的关系,广告公司的定位和地位如何体现,广告公司如何在实现广告主广告价值最大化的链条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等等,这是广告公司提升经营效益和专业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告公司转变价值管理意识,规避广告公司边缘化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何海明 《广告大观》2004,(6):132-133
2004年,随着广电总局17号令的出台,全国大部分的电视媒介或明或暗的调整了广告价格。所谓明,指媒介的广告刊例价;暗,指媒介给广告主的折扣、广告公司的代理费和奖励。本次的调价以上涨为主旋律,因此媒介的广告价格成为广告界议论的热点话题。我们在与客户沟通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现在媒介越来越多,受众的分散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样量的广告效果也没有过去那么明显,为什么媒介的广告价格不断上调?为什么媒介不让价格下调或保持不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过去了一半,年初各省级卫视提出的种种增长目标是否有望实现?省级卫视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哪些新的情况?笔者借助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从广告经营的角度来分析卫视广告市场的变化,探究市场风向,以期给关注省级卫视竞争格局的各媒体、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提供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附加服务或增值服务一直是广告公司争取客户的有力说辞,有些广告公司为了得到业务,甚至给广告主承诺一些超越广告公司承受范围内的服务。结果把广告主的胃口越喂越大,而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后提到广告公司无法完成为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广告公司是一艘游弋在广告主、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船。经历了中国广告业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有的广告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巨型航母。有一批批后来者和新生代划着小舢板奋起直追,形成了广告业蔚为壮观的百舸争流的竞争场面。这就给越来越多的广告公司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思考和问题——广告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广告公司的价值增值如何体现?笔者认为,服务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广告主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与媒介投放策略过程中。必定要选择自己的智业服务机构。这也是广告主要花出去的一部分钱。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智业服务机构便成为了决定广告投放方向性因素的决策因子,因为这些智业服务机构往往成为企业决策的“意见领袖”。是要选择跨国的4A公司呢?还是要选择本土广告公司以及咨询公司来为自己制定营销战略以及媒介投放策略呢?是选择大的公司呢还是选择小的公司呢?其实,这都不重要,关键是选择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智业服务机构。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广告主又期望这些智业服务机构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沈虹 《广告大观》2007,(6S):142-142
广告主是最终决定广告创意和创意表现的人,他们的视野和眼界甚至胆量决定广告创意最后在消费者面前究竟可以走多远。广告主,是给整个广告运作中任何一个环节付钱的人,是广告公司的衣食父母,也是决定广告创意命运的终结者。在广告公司内部广告主被称为“客户”。  相似文献   

20.
从1996年盛世长城媒介部与达彼思广告公司媒介部合并成立实力传播开始,专业媒介代理公司就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客户资源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媒体的议价能力,极大降低了广告主媒介投放成本。“媒介代理公司的出现是社会分丁的结果,是个好的现象”,北京大学广告系教授刘同基一点也不吝啬对媒介代理制度的肯定,“广告主的媒介购买量是巨大的,只有交给专业的人员才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