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浩征 《人力资源》2005,(19):70-71
劳动争议高速增长,企业败诉屡见不鲜 近几年来,"劳动争议"、"员工胜诉"这样的词语忽如一夜春风,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据媒体报道和对各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劳动纠纷数量均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在劳动纠纷官司中是败诉的.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纠纷是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常见民事纠纷,了解此类纠纷的特点、产生原因、诉讼结果,对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西安某法院2006年度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调研,探讨了劳动争议纠纷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常见问题,对双方如何避免劳动争议纠纷、产生纠纷后如何避免败诉,提出了对策和提议。  相似文献   

3.
《重庆劳动保障》2006,(5):16-17
江北区是老工业区,近年来下岗失业职工不断增加,劳动纠纷也在不断增多,加上江北城拆迁致使一部分集体、股份企业搬迁、解体、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破产工作的推进等多种因素,致使劳动关系出现多元化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趋势,导致集体争议、突发事件呈现高速增长。仅2004年至今,就立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843件。  相似文献   

4.
风铃 《中外管理》2006,(2):116-117
目前.企业因为裁员、辞退员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等而引发的劳动纠纷案例越来越多,而且经员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企业败诉的也越来越多。企业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劳动纠纷和避免可能败诉的劳动纠纷呢?下面四个手段将会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在众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企业败诉现象极为普遍。据齐齐哈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该市2001年劳动争议案件立案151起,企业胜诉的仅为4起。2032年全市立案129起,企业胜诉仅为3起。那么,缘何企业败诉现象如此之多,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不少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而缺乏法律意识,他们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雇佣职工不办理招工登记备案手续,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不办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由此引起了不少劳动争议。在劳动争议中往往企业遭败诉。还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也有的企业因此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劳动争议是每一个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本文以在煤双鸭山分(子)公司为例,对煤炭企业如何控制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劳动者退休后,  相似文献   

9.
黄颖 《现代企业》2006,(8):15-16
劳动争议,也称劳动纠纷,专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当前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改组、改制工作的全面推进,企业劳动争议日趋增加,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亟待认真研究与对待。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甘谷县以快立案、快办案、办好案为要求,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实现劳动者权益、企业利益的双维护。 一是倡导“调解先行,以调为主”的方式。以庭前、庭中、庭后调解三步走的模式,实现“案结事了”。二是发挥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将纠纷解决在基层。从源头上协调好劳动关系,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缓解劳动仲裁庭案多人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张逸群 《现代企业》2020,(4):112-1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如潮水一样上涨,据统计仅近20年就已经涨了数十倍,尤其是在2007年《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劳动争议的案件几乎每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上涨。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纠纷外,就是《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的实施更是使得劳资双方有法可依,更加勇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因此有不少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一直亏损,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出现了一些企业裁减员工的现象,而这些裁减人员的企业,往往忽视了国家和本市对于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的有关规定。草率的将企业多余的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引起了不少劳动争议。职工对此不服将企业告到劳动仲裁,与企业对簿“公堂”,讨回一个说法。然而败诉的则往往是企业,由此承担法律责任,赔偿损失,恢复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劳动争议是每一个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本文以在煤双鸭山分(子)公司为例,对煤炭企业如何控制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范斌 《人力资源》2006,(5X):62-67
一年前被拖欠工资,如今还能否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可否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而直接将公司告上法院?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员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该到哪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结果的强制执行?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程序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是“先裁后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享有处理先导权,绝大部分工伤劳动争议职工也希望通过内部调解得到圆满解决。要做好工伤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首先要求工会同志要有公道之心,唯有“公”字能服众;其次是要求工会的同志要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工作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要熟练掌握国家有关劳工权益、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最为关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公司会在本案中败诉呢?首先涉及到一个举证责任的问题。通俗地说,举证责任就是原、被告双方在民事诉讼中向法院提出证据,以证明自己主张的一种义务。在诉讼中举证责任一般是遵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由提出诉讼请求的一方承担。但由于劳动争议是比较特殊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随着各家媒体的报道,深圳黛丽斯主管骂员工引发四百余人停工,广州四十余环卫工不满“被离职”追索经济补偿,三江购物上海员工被遣散,普华永道白领猝死等事件浮出水面,它们被列为2012年最受人关注的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劳动争议、劳动纠纷等涉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纠缠,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1.截止2005年10月底,大渡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纠纷135件(不含案外处理),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涉及职工135人;经济标的高达271万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1.3%。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把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在基层,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潍坊市从健全网络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入手,大力构建多元化、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新机制,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企业调解、区域性(行业性)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两年来,还有一些企业和个人没有能充分理解、贯彻其内容,思维的惯性导致他们转不过弯,在应对劳动争议纠纷时,显得被动和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