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银行信贷集中模型表明银行具有扩大房地产信贷的动力,但银行的乐观主义以及对嵌在无追索权的抵押贷款中的看涨期权的低估.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并超过基础价格。房地产价格波动导致银行脆弱性加强,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信心危机和“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国际经验表明,银行信贷扩张带来很大风险。我国的经验也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膨胀很大程度上是银行信贷的支持,这种共生性导致银行风险的积聚。我国部分地区商业银行已经凸现房地产不良贷款加快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房地产热潮中,目前的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走高已经与消费能力的提高渐渐脱节。银行的信贷巨资是不少城市出现这股热潮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商业银行支撑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房地产泡沫热潮中自身的风险也在不断集聚。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两者之间产生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本文通过对博弈过程的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在房地产业繁荣时,银行会加大对于房地产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在房地产业衰退时,银行会紧缩对于房地产业的信贷支持,促进房地产业的进一步衰退。文末提出了化解商业银行在房地产泡沫中潜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玉忠 《中国经贸》2014,(11):122-123
房地产过热,不同程度形成泡沫。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对房地产真实价值的背离。其形成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土地稀缺及价格垄断、投资及投机者预期、金融银行系统过度的信贷支持等。这种泡沫会产生多种经济机制:如财富效应机制、产业带动机制、投资投机价格机制、社会利益分配机制。银行信贷对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及破裂有密切的关系。它能给银行带来若干利益和风险。银行在资金支持方面对房地产倾斜多大,使房地产风险系数不断提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企业融资的视角,探究信贷配给对影子银行的影响机制。聚焦委托贷款这一影子银行融资方式,本文将2010年房地产“国十一条”和“国十条”出台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信贷配给对房地产企业委托贷款融资的影响。本研究表明,自政策颁布后,房地产企业的委托贷款融资规模和笔数显著增加,信贷配给催生了企业的影子银行融资需求,导致影子银行扩张。从贷款特征来看,自政策颁布后,房地产企业借入更多高利率、短期限的委托贷款;从资金来源来看,委托贷款的资金提供方呈现出由房地产业内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趋势;从企业所有制来看,不同所有制的房地产企业影子银行融资水平均显著提高,且国有企业对信贷配给冲击的反应更为迅速。本文聚焦微观企业融资活动,以信贷配给解释影子银行的扩张,既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又为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风险转移规制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构建房地产投资者的经济行为模型,分析了在各种融资条件下投资者可能存在的违约以及风险转移行为,首次给出了投资者以按揭贷款的方式进行房地产投资时理论上的均衡价格和价格泡沫,并通过理论研究和数据模拟,分析了利率政策、按揭比例、风险转移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对房地产均衡价格以及价格泡沫的影响程度,最后给出了抑制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和银行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因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引起的房地产市场局部风险会影响金融和经济的稳定性。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和"债务-通缩"理论可以有效分析房地产市场融资方式、信贷扩张和投机性需求对房地产市场局部风险形成以及对金融和经济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对银行贷款依赖性极大,一些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和方式有向投机性融资转变的迹象和趋势,加之消费者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和投资者对房地产的投机性需求增加,造成部分城市的房价高企和房地产市场出现局部泡沫,这增加了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谨防房地产市场局部泡沫的膨胀而引起市场风险积聚,以及由此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国银监会加强对各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监管,预防重大信贷危机和风险: 一、低调转变政策。敦促各银行密切监控房地产贷款,收回部分风险大的已发放贷款。目前,房地产价格已经超出多数人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们对潜在的资产泡沫感到担忧,政府被迫解除了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的部分房地产行业振兴举措。  相似文献   

8.
刘遵义 《发展》2015,(2):23+25
必须允许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但要以一种不过度伤害房主且不会令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过度破坏的可控方式行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几乎所有大小城市的住宅都存在显著的超额供给。当下住宅房地产价格高、空置率高的情况显然不可持续。必须允许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但要以一种不过度伤害房主且不会令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过度破坏的可控方式行事。如果房地产泡沫被刺破,将会对整体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雨晴  施建淮 《世界经济研究》2023,(2):78-90+135-136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相似文献   

10.
大量高杠杆信贷流入房地产催生泡沫是日本、东南亚和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共同原因。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也要警惕和防范房地产业高杠杆化产生的资产性泡沫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文章研究发现,企业高杠杆扩张、投机性需求旺盛、人口迁移集聚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金融泡沫的4个原因。文章分析了因房地产企业高杠杆而形成的房地产泡沫风险,并针对防范和解决房地产高杠杆风险从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银行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开放后的繁荣-崩溃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信贷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及企业家的“异质性技能”的信贷约束的理论基础。在信贷约束下,信贷担保资产与信贷规模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强的正反馈机制,正向冲击将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并最终形成资产价格泡沫;负向冲击引致的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不仅将产生第一轮的“价格冲击”而且还极易触发第二轮的流动性冲击,危机和超调将出现。与此同时,在一个多部门的体系中危机还具有很强的扩散性。  相似文献   

12.
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银行系统的冲击是外部因素传导至国内金融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深入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风险和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个体层面的银行竞争指数,探讨了银行竞争对资本流动与银行信贷间的作用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入会带来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和信贷风险积累;在机制分析中,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银行竞争这一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会强化资本流入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风险的影响;对信贷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流入会使投向企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信贷规模显著增加,对居民部门贷款则存在挤出效应;外资背景、是否上市、是否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等银行个体层面的异质性会作用于商业银行信贷对资本流动冲击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人们对开征物业税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充满了期待。该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物业税实施情况及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房地产泡沫形成及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因素,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需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才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要抑制房地产价格及泡沫膨胀,需要从物业税、住房保障、信贷政策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与经济具有高度关联性,加强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意义重大.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监管部门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缺失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本文提出我国应着力加强房地产企业信贷、个人信贷业务、房地产信贷创新的监管,加强商业银行周期发展模式和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是当前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信贷投资增长率也在快速提升,已经大大超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均水平。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如果不能有效地协调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造成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泡沫,因而引发信贷危机。文章首先对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正确协调三者发展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涛  樊夕 《特区经济》2008,(12):92-94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从2003年以来持续快速上涨,政府及中央银行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抑制房价,但房地产泡沫并未显著萎缩。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调控工具以及政策时滞的异同,分析了导致中国货币政策低效的主要原因,在汲取日本的教训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宗怡 《亚太经济》2007,(4):100-105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相似背景,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期类似的特征。考虑到两国银行体系在房地产融资中的相似地位以及同样较高的房地产家庭财富占比,中国在货币政策的应对方面应该紧缩货币以挤压泡沫。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这些调控政策能否有效降低房价并抑制房地产泡沫呢?以往房地产泡沫的研究表明,投资者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极为重要。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也指出,噪声交易者预期是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噪声交易者预期对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并剖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噪声预期和房价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了相应的调节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35个大中城市2002-2011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调节作用模型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抑制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9.
李宗怡 《亚太经济》2007,(4):100-105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相似背景,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期类似的特征.考虑到两国银行体系在房地产融资中的相似地位以及同样较高的房地产家庭财富占比,中国在货币政策的应对方面应该紧缩货币以挤压泡沫.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为了救市,推出一系列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急剧扩张.信贷扩张虽然有效保证了GDP的稳健增长,但也对宏观经济、房地产行业以及银行自身等产生多方面影响.究其原因,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下的高投资、量化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行业竞争下的规模扩张冲动以及上市背景下的盈利压力,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急剧扩张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