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日益凸显。在法律与技术手段掣肘情形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矫正转向以依靠道德自律的力量发挥效用。探究当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德育视角下"道德自律"用以矫正失范行为的理论可能性与现实必然性,厘清大学生道德自律的最终走向,有益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黄吉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32-133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的存在,网络舆情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面对网络舆情,如何把握自己,不被网络舆情所迷失,不断增强掌握和驾驭网络舆情能力,进而更好的促进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重要问题。本文从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出发,分析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迷失自我的表现、原因,寻找帮助大学生走出网络舆情自我迷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现象折射出的是网络科技发展的伦理困境.然而,如果只注重"技术的解决"而忽视"伦理的关注",那么,人就会陷入"机器奴隶"的陷阱.为突破网络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应该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进而针对大学生存在的网络炒作与网络恶搞、网络谣言与话语异化、网络舆论暴力等网络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舆情也随之形成.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加大对校内网络舆情的疏导与管理,注重大学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良好校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日渐显现,已成为社会意识汇聚、交织、斗争的主阵地。而各式各样的网络舆情正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立场,极大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最大化利用网络舆情为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创设良好条件,如何最大化减少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造成的冲击并探寻优化提升路径,是亟需关注、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也层出不穷,因此,本文从网络道德失范的各种表现形式入手,分析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进而给出一些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红玉 《价值工程》2013,(31):280-281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网络道德素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积极研究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探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构建教育防治体系,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蓬勃兴起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所引发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从网络语言、网络诚信、网络侵权等七个方面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从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等四个方面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受性别影响较大,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基本统一。笔者进而提出了一些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并总结了本次调研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以及网络舆情信息包括的主要内容,并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35):177-180
在大数据环境下,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依据相关指标将网络舆情划分为扩散、稳定和衰退等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特征。以"安庆枪击事件"为例就阶段及其特征进行解读,提出了网络舆情阶段分析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秦蓁 《数据》2023,(1):209-210
文章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随后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策略,包括健全网络舆情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健全信息协调机制、创建管理引导机制、构建舆情管理安全阀机制,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如何借助电子政务建设,促进网络问政的实施,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是现阶段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应从五方面入手:一是认识网络舆情的反映监督功能,擦亮公共决策的"电子眼";二是重视网络民意表达的民主价值,搭载民主政治建设的"加速器";三是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树立网络舆情"风向标";四是强化网站的监管职责,筑牢网络舆论"防火墙";五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网络环境"净化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网络社会对的大学生网道德影响现状与原因,提出从根源着手,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以促进大学生道德行为与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年来,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上网人数最为集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在社会网络道德,乃至整个社会道德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课题拟以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渠道,着重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背景及意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晓光 《活力》2013,(11):55-5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广播、电视”了,网络媒体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以网络为代表新媒体下一步将走向何方、最终的发展形态是什么样、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冲击、对传统媒体和普通受众意味着什么等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紧密关注网络舆情动向、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切实保障网络舆情安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舆论或行为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必须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相应的,不断关注网络舆情走向就是新闻工作者在还原事件,客观报道事件并最终深化新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李少华 《价值工程》2012,31(18):189-190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校园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探究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增强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问政是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和“强化显政”的需要。网络问政具有真实多元的大数据和多元渠道的优势,但也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要提高政府管网用网的理政能力,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提高决策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一族日趋壮大,网德缺失问题日益严重,为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不论年龄、职业、性别,越来越多的人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分享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所提供的信息、资讯。本文通过探索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价值,阐明网络舆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地位,进而证明了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