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营商环境建设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陕西省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不完备、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对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不充分、法治政府建设在路上等问题。本文从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构造、规范政府行政职能、完善司法服务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陕西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策略,以期在该领域建设方面对标先进,力争赶超。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根本遵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以2021年《纲要》为指引,充分认识营商环境法治保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聚焦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努力为企业发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理念可以了解到,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法治化”。“法治化”可通过全面、平等的保护市场主体人身及财产权益,有序制约市场管理行为,满足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将简单介绍基于法治价值观的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路径,并深入探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4.
从《民法典》视角出发推动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法治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更具现实价值。本文在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定性比较之后,基于其典型现实意义,以及《民法典》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层面的变化,提出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几种改善思路,如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完善、网络侵权责任制度的规范等,以期从法治化角度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数字技术应用深刻改变着政府工作模式,用好数字技术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已是全球大势。我国对此高度重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不断提升在线服务能力,但调研发现还存在不少短板,建议尽快健全基础制度,纵深推进系统互联和数据共享,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6.
营商环境建设对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造意义重大。近年来,新疆各级人大及政府通过地方性立法、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政策的方式在优化、完善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新疆营商环境立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新疆营商环境立法还未出台《新疆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缺少民主参与机制、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某些领域存在空白立法,立法、执法、司法间互动不足。本文通过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新疆营商的立法保障,最终提升新疆的营商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治理现代化、审批改革与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于经济结构换挡升级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基于数据分析发现,审批制度改革有效地减少了注册公司的时间、成本和步骤,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获得执照和许可的便利程度。研究发现,审批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提高法治化水平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需要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和提高市场监管的法治化水平,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相似文献   

8.
英国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善,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方面都有可供我国借鉴的地方。我国现有市场主体法律体系在立法上不够有机统一,导致市场主体的待遇不平等。为适应我国法制建设和建立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市场主体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营商环境指数国际排名大幅提升,建设项目许可、保护少数投资者等指标大幅改善。依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2020》的评价结果,下一步,应强化税务便利化,优化信贷环境,健全破产制度;促进营商环境向法治化、便利化、公平化方向发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国家正在组织起草《商事登记法》,拟统一对各类商事主体的登记管理。但目前要改变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企业制度并存、各类市场主体分别登记的状况,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市场主体的登记制度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在国家《商事登记法》出台前,我们应该积极研究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大胆改革现行登记制度,为商事登记立法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各方面经验的不断积累,重磅文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登记财产作为营商环境考核的一级指标,承担着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信息化等多方面的任务。《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指出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把企业不动产登记推到了改革的前沿阵地,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推出了一站式办结、不见面审批等惠企措施,梳理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和优化依据,并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必将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特别是市场主体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实现市场管理的法律化,用完善健全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市场主体的登记和管理机关,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加快法治进程需要,加强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研究尤为重要。本人从我国市场主体立法现状着手,围绕工商登记管理职能,对现行市场主体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一、关于市场主体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法律体系十分庞杂、分散、零乱,未形成统一的有机体。一是从立法基础看,既有以责任形式为基础的立法,如《公…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成效评估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以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持续为市场主体注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与此同时,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树立全局观、长期观和系统观;二是破除隐性壁垒,注重落地效应;三是树立全球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四是加强技术创新,突破薄弱环节;五是完善监督评估机制,严格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流是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经济结构、投资环境、综合国力等的一个体现。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不断拓展,促进了各地经济发展,但是仍存在法律制度规范不协调、不完整,效力层次低和物流立法相对滞后等问题,本文就我国物流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本质上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济宁市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前3位,2021年、2022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尤其政务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法治对营商环境的保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可进一步提升。立足于对济宁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入调查研究,拟从理论上分析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法律实质,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当前济宁市营商环境法治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到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严峻。以国际法为视角加强与完善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司法、执法与法律监督工作,实现该领域工作的法治化与制度化,是彻底解决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这对河南经济的长远发展提出了针对性要求。河南省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推动力,非公有经济主要是民营经济,而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成长。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也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搭建起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扶持体系,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的立法环境和执法环境决定了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方向,无论从法律体系的构建看,还是从法律实践看,法务会计都需要有明确的执业规范和依据。法务会计得以在我国出现和发展的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市场经济新环境、诉讼制度变革、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建立四个方面,若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务会计法律环境,还要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尹润雨 《河北企业》2023,(11):59-61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河南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当前国内外经贸发展形势复杂,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河南省营商环境建设现状进行概述,并从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四个方面阐释当前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从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轩晟 《活力》2023,(5):169-171
营商环境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的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良好营商环境的创建与保障,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协同作用。PPP市场主体增加了“政府”,政府既是监管者,也是执行者,这使政府与市场关系复杂化,也造成PPP营商环境的特殊性。通过实践调研,发现政府和企业(以下简称“政企”)合作失败导致项目停工、变更与退出的状况不时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政企诉求的冲突。这种频发的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政企诉求角度研究PPP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