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等量替代原则,对复掺胶粉、硅粉以及粉煤灰三种掺合料的防渗墙塑性混凝土在不同掺量组合形式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掺料对于坍落度的影响大于对扩展度的影响,胶粉对于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大于硅粉和粉煤灰;混掺胶粉、硅粉以及粉煤灰三种材料的塑性混凝土大于单掺或者双掺情况,同时能保证较低的弹性模量,在胶粉:硅粉:粉煤灰=2∶3∶2情况下,弹强比仅为230;胶粉对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起降低作用,硅粉是提高作用,而粉煤灰则是降低、提高均有,当胶粉、硅粉、粉煤灰掺量比为1∶3∶2时,抗渗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对大化水电站大坝12-15年龄期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静压弹性模量、密度、抗渗性、抗剪断等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综合试验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微观分析,证明大坝混凝土长龄期强度保证率高,混凝土芯样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粉煤灰和缓凝减水剂“双掺”在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水化热的前提下混凝土强度和水化产物正常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混凝土防渗墙内力及变形影响因素,文章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系统的分析了混凝土刚度及防渗墙厚度对墙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渗墙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随墙的高程增大而增大,混凝土弹性模量对墙的变形影响非常小。在不同弹性模量的混凝土工况下,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墙顶;防渗墙小主应力和和大主应力随高程的增大而减小。为保证防渗墙及大坝有较好防渗性能,应结合试验确定防渗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4.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因其具有变形能力大、抗渗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文章运用塑性混凝土渗透系数试验方法,对水胶比、水泥用量、养护龄期、膨润土掺量等与渗透系数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塑性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有弹性模量低、柔性良好、易形变等优势。在防渗设施中,因为塑性混凝土材质的防渗墙具有更加高效的防渗作用,所以在各项防渗、加固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依托海龙川水库坝体现场施工为背景,通过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体材料性质与其性能指标的研究,提出一种防渗墙的施工工艺流程,对防渗墙质量进行更深的研究,提出一种防渗墙施工时遭遇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因此极大促进了塑性混凝土在防渗墙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为以后相似工程领域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鉴于塑性混凝土低弹模、大变形的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当前对于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缺乏一定的比例,多是根据实验室数据进行适配,根据以往数据,膨润土的掺加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这对于塑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从塑性混凝土的渗透原因和抗渗机理开始研究,通过相对渗透系数法,对于水泥用量对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用量的增加,水化过程产生的硅酸会包裹氢氧化钙结晶体,对于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鉴于塑性混凝土的低弹模、大变形的特点,在水利工程防渗墙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当前对于塑性混凝土防渗性能的影响因素定量研究较少,以水胶比的变化,采用渗水高度方法对于塑性混凝土的防渗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随着水胶比的增加,塑性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增加,即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降低。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塑性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改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基于橡胶陶粒柔性混凝土流动性差的特性,通过9组不同配合比的粉煤灰对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进行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分析,得出各个组分对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通过优化配比,得出最优粉煤灰掺量和橡胶粉含量。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粉煤灰掺入量对橡胶陶粒柔性混凝土坍落度和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干缩性能,确定了最佳粉煤灰的掺入量。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所得到的改性混凝土抗压强度为20.8MPa,抗折强度为3.4MPa,抗压弹性模量为19.2GPa,满足使用要求。粉煤灰能较好地改善柔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路面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是土石坝体常见用的防渗结构。通过建立大坝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影响防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防渗墙能显著降低下游坝体浸润线,浸润线高度与防渗墙厚度和入岩深度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入岩深度的增加,墙后作用水头逐渐下降,防渗墙厚度对渗透坡降影响有限。综合考虑,防渗墙厚度取0.8m,入岩深度为2m为佳。  相似文献   

10.
结合拉西瓦水电站大坝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实际,进行了保持混凝土含气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对其试件力学性能,抗冻、抗渗性等性能进行了实测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塑性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可以产生较大的极限应变,因此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承受一定的荷载作用之后,墙内应力以及应变相对来说都比较低,能够有效提高墙体具有的耐久性。基于此,本文结合实例针对水库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塑性混凝土配比设计、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蜈蚣山水库(60年代初建成的中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中的应用经验。并根据该防渗墙的运行情况及对墙体实际力学性能检测成果总结了作者的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13.
塑性混凝土以其优良的性能,特别是和地基之间的协调变形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水利工程防渗墙建设.文章通过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水泥、黏土和膨润土含量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最佳掺量为160~180kg/m3,黏土的掺量应大于65kg/m3,在满足混凝土塑性变形性能的情况下,应适当减小膨润土的掺量.  相似文献   

14.
白溪水库下游挡水堤设置了垂直防渗体,防渗体地下结构为泥浆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地上为现浇素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于1998年10月顺利完成,达到了按期闭气的目标。在施工结算中,由于正确合理地运用了工程量计算规划,使工程减少了亏损,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面板混凝土的性能会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质量和耐久性存在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的方式探讨了PNC-803添加剂对大坝面板混凝土性能影响.结果显示,在面板混凝土中掺加PNC-803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抗压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建议在工程施工中掺加0.9%的PNC-803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胡小云 《水利技术监督》2022,(4):194-195,234
为研究有效解决水工混凝土易渗水侵蚀的问题,文章在室内利用KH-580型偶联剂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水工混凝土,并对其开展了吸水性试验、抗压强度试验以及抗折强度试验.研究发现,超疏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好,其吸水率为3.71%,仅有普通混凝土的40.16%;承载能力好,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29.07、5.12MPa.研究成果为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某水库病害基础上,提出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加固的建议,对防渗墙的关键施工过程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取样试验和现场调查验证除险加固效果,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可提供工程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谈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塑性混凝土的渗墙作为一种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防渗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从早期的试验研究到实际工程中应用,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大批工程的投入运行,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从设计理论到施工方法,都在逐步完善。目前,我国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主要用于施工围堰、老坝除险加固等方面,应用于主体工程基础防渗,沿在摸索阶段。国外在80年代初期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水利水电主体工程基础防渗等方面。相信不久的将来,塑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田间装配式涵闸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等显著优势,但是使用标准混凝土时仍存在预制件笨重、装配不便的问题。文章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提出在混凝土掺入粉煤灰20%,掺入硅粉9%,掺入发泡剂1%的泡沫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方案。检验结果显示,采用该配合比的试块,与标准混凝土相比,容重显著降低,抗压强度明显提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等量替代原则对掺一定量花岗岩石粉的混凝土进行了抗压、抗渗、抗冻及压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花岗岩石粉掺量小于5%时,抗压强度基本不变,但掺量大于5%时,抗压强度随花岗岩石粉掺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相对渗透性系数随掺量呈先降后增的变化特征;同等冻融循环次数下,且掺量小于10%时,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较纯水泥组有所增加,当掺量大于10%后,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花岗岩石粉的掺加对混凝土孔隙直径分布有重要影响,掺量超过20%时,过渡孔孔隙率迅速降低而大孔孔隙率迅速升高。研究结果对于花岗岩石粉的再生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改善渠道混凝土抗渗性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