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资源,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从"无意识传承"到"有意识传承"的转变,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提供物质条件,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扬弃。文旅融合发展、民族文化产品生产与销售、文化+养老,是民族文化产业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三大模式。加强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内涵保障机制、破解"公地悲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产业支持乡村振兴的效力。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作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重要性,而乡村产业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现代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概括地讲是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郑彩云 《中国外资》2022,(14):47-49
要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培养乡村数字化人才,提升农村数字治理水平,发展乡村数字文化产业,推动农业的智慧化转型,通过优化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乡村发展的科学规划,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要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有国家政策支持、经费投入,还要有各方资源的合力配合。地方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在新时代,地方高校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关键,为乡村振兴提供切实有效的发展路径和有效机制,发挥地方高校的最大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又将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金融促进了我国农村、城市两大金融体系的成长。县域金融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更是把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阶段,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强化使命担当,以硬的措施、实的责任、强的执行力,优化服务体制机制,加大“三农”县域金融供给力度,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农业银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立足“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定位,胸怀“国之大者”,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认识和实践,提升信用卡服务乡村振兴水平。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基础产业,产业兴旺应以农业为基础。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结合当前出现的农业问题,分析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现代农业现状的发展策略,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从产业、生态、文明、治理和生活水平五大维度入手,通过构建省级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和使用熵值法对2003-2018年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乡村振兴水平展开综合测度和省际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态势良好,但区域性差距明显,发展较好的是广西和重庆,发展较弱的是新疆和甘肃;从维度层面来看,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是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抓手;从具体指标来看,改善农民收入问题是提高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的关键。最后,本文结合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和省际差异分析结果,提出加强乡村治理及生态宜居建设、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利用西部再开发政策红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东 《中国金融》2023,(10):50-51
<正>金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作出明确部署,要求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为推动金融资源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实践路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的联结功能和催化作用。有效利用金融工具、积极借助金融力量,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产业兴旺,资金是核心。乡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动能不足、社会资本介入的意愿不高。文章通过调查我国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相关政策和发展现状,对相关省份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组建及运作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刻画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异演进特征,应用时空统计学手段揭示演化分异中的相关关系,再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问题突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总体差异缩减趋势比较稳定。其二,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能够维持稳定的相关关系,质的提升、总体水平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间的趋同程度在逐步增强。其三,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外生动力,与质的提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应兼顾农村金融发展量与质的相互协调。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金融层面看,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在于乡村金融生态状况以及金融支持乡村生态环境的力度。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养老金融发展提出了内在要求,而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在乡村地区,养老金融及其普惠式发展均存在瓶颈和困境。借鉴国外经验,论文得出三点启示:第一,乡村振兴需要全面、重点发展农村养老金融;第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协同进行;第三,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分类供给主体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就金融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均能够显著促进乡村振兴;信息化建设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金融参与乡村振兴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金融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信息化建设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为金融业创造了巨大发展机遇和空间,也对其改变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国家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乡村产业振兴大势,融入全面乡村振兴大局,既是使命担当,也是机遇所在,必须积极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晓辉 《现代金融》2023,(2):30-33+23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商业银行的职责和使命,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加快实现自身转型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产业金融、普惠金融、网络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共富金融等六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10,(5):74-75
汇聚金融财政资源,助推文化发展繁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2010年3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近年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第一个宏观金融政策指导文件。《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要根据文化企业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异质性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增长极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最强的作用距离为200—300km,衰减边界为1500km。第四,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省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没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没有明显影响。中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对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相似文献   

20.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协同发展模式,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面临系列问题。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农户持观望态度、组织企业协作不统一、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着油茶产业的发展;进而通过解析恭城油茶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建设和产业发展模式等多个维度,提出“非遗产业化+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实现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