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曾毓群说,“企业发展就像马拉松赛跑,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标。”在烈火烹油的新能源电池行业,曾毓群和他所带领的宁德时代,表现得活跃又大胆。宁德时代在海外的朋友圈持续扩大。11月11日,宁德时代宣布近日与大发工业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后者为日本小型车领军者,宁德时代将为其供应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   

2.
<正>透过宁德时代巨大的资本光环,其在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制造方面的“宁德经验”,对新能源行业乃至中国商业更具借鉴价值距离宁德时代总部大楼最近的商务酒店,周一到周四的客房总是很紧张。住店的通常有两类人:宁德时代的供应商和车企的人。坐在大堂沙发上的几个人来自于一家车企,“今年电池供货明显比去年紧张,我们订单又临时增加,来求它(宁德时代)给我供货。”要货并不容易,他们刚刚在宁德时代食堂的五层包厢内吃完饭,一路上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跟好几拨人打招呼,都是前来催单的车企的人。坐了一会儿,他们决定回房间打麻将,“什么时候答复能供货了什么时候走。”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16日~18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暨第十三届宁德投资洽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在福建宁德隆重举行,这是“两岸合作、共赢发展”的一大盛事。电机电器是宁德传统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是时候让新链主走上C位了。“动力电池成本已占到我们汽车(总成本)的40%,50%,60%……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一句玩笑,道出了宁德时代为何能成为“宁王”,更道出了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更迭实况。宁德时代只是服务于多家主机厂的上游锂电池公司,但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有着优先话语权。若将它与国内三家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予以对比,其市值更无可匹敌。  相似文献   

5.
“解禁风波短期应该是挺过来了。”看到宁德时代“还算坚挺”的股价,罗鑫(化名)松了一口气。6月11日,宁德时代有9.52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并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40.88%,以6月10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约为4150亿元。  相似文献   

6.
改革动力从何而来? 2011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从1981年“六五”计划开始,改革开放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大发展时代。它使数亿人摆脱贫困,浩浩荡荡进入小康。  相似文献   

7.
“小康”,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特指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已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家电业,对于已经拥有如华为、中兴通讯这种“世界级选手”的中国电子、通讯产业,可靠性技术的发展也亟待跟随时代的脚步,从“小康”迈向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住宅建设发展与小康住宅开彦一、城镇住宅建设的基本情况中国居民目前普遍关心2000年中国住宅的发展能否达到“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的小康居住水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问题在中国人通常所说的吃、穿.用、住、行五大笠活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姜玉鹏 《活力》2003,(10):15-15
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紧紧抓住省委提出的“主辅换位”战略部署的难得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五三一一”工程,在创造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带领公司员工率先实现小康,为全省“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小康之大美     
有人统计了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词汇,其中“小康”一词赫然居于榜首。的确,党的十六大以来,“小康”不仅频频出现在各级党政组织的文件里,还每每出现在百姓的言谈中。小康,对于近百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期望的字眼。而如今国人却是观小康、思小康,议小康。小康小康,“小”字开头,平凡朴实,却易入人心;这个“小”含义可不小,恰如一位老师所言:“别看小康‘小字头’,做的乃是大文章。”大题目———大实话。君不见“小康”二字已进入了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句,中心词。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一朴素无华的百姓…  相似文献   

11.
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经济和能源市场都遭受巨大的影响,疫情成为影响未来能源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叠加疫情影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财务分析具有一定的标杆参考价值.基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2019年年报及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年中...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已成为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探讨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实现机理,揭示数据要素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微观机制,有助于企业树立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数据生产要素的经济特征,从集聚化、能力化、融合化、价值化四个维度揭示数据要素化的实现机理,并构建多主体参与、数据要素驱动、全要素共同作用的数据要素价值创造机制,提出集聚、融合、协同的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实现方式。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管理启示:设计“业务—数字”双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业务与数字化协同发展;提升企业“数实融合”能力,形成以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经营模式;培育多元参与、网络化协同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鞍山钢铁2012年财务报表分析为基础,与宝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对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寻找鞍钢股份发生亏损的原因,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郭明 《活力》2006,(3):49-50
一、我省国企改革的制度变迁比较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回顾近年来我省国企改革的路程,应该看到,国企改制这种制度创新,是对不适应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制度形态重新进行新的制度安排;是对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的挑战;是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扫清障碍;同时,也是对我省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因此,有许多深层问题值得关注并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15.
疫情尚未看到结束的迹象,世界形势一直不停变幻.站在2021年和2022年的交界处,回望和展望多少都有点迷惘—— 巨头和个体均难逃旧账,数额不断突破想象:年初,阿里巴巴因垄断被罚182.28亿元;岁末,薇娅因偷逃税被罚13.41亿元. 企业的悲欢也并不相通,有人高歌有人痛哭:宁德时代鲜花着锦,隆基股份烈火烹油;新东方艰难...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市场供求不同了,社会经济生活已基本告别了过去的短缺状况,大量产品过剩,市场开始由卖方转入了买方阶段,那种发展乡镇企业仍只问生产、不问市场的做法不行了;二是竞争主体不同了,昔日乡镇企业唱“独角戏”的时代过去了,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股份经济迅速崛起,由单一的竞争主体转入了多元的竞争主体阶段,那种一味地用计划经济眼光寻求乡镇企业的增长点不行了;三是发展空间不同了,昔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时代过去了,乡镇…  相似文献   

17.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辞海》中对该词汇的解释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态势的影响,绕不过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态势中所面对的“拐点”。如何顺应宏观经济走势,面对“拐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发展对策、组织发展能力,赢得“拐点”从而赢得发展,应该是“十一五”期间的丰流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我围宏观经济发展中所面对的“拐点”根据十六届五中今会报告的总结主要有: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达到小康向全面达到小康转变;产业发展水平巾起步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建立向完善转变;改革开放巾低水平向令方位高水平开放转变。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趁势捌整使企业做大的思路,这种调整具有一次性和阶段性特征。企业做强做大,从企业内部层面展开更具有长期性和挑战性。国有资产出资人既要通过文化营造,又要通过制度营造,促使围有企业经营人按照出资人意图实施企业内部组织与管理的进化,并通过由此产生的创新能力使企业趁势做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由于报告高举“三个代表”旗帜,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切入点,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充分体现了“务实”、“发展”和“富民”的鲜明特色,因而这次大会大得民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速度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随着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头目标,这是邓小平同志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关于“小康”建设计划论述的发展和继续。两代领导人都沿用了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具有深刻的含义,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探索的现代化道路,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国特色,易于凝聚亿万国人的意志,化为自觉的共同行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衣食住行,主要在于住和行;而住和行,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习俗,重点又是住的问题。由此,住房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