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探究张乃文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愈来愈严重,“假冒伪劣”报表日见其多。有的单位明明亏损,但经过会计人员的“巧妆打扮”,摇身一变又成了盈利大户;有的企业明明盈利较多,但是为了小集体利益,蓄意瞒报截留;有的企业年终结帐,不是按规定的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探究张乃文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愈来愈严重,“假冒伪劣”报表日见其多。有的单位明明亏损,但经过会计人员的“巧妆打扮”,摇身一变又成了盈利大户;有的企业明明盈利较多,但是为了小集体利益,蓄意瞒报截留;有的企业年终结帐,不是按规定帐务处...  相似文献   

3.
临近岁末,写年终总结成为单位和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发现.在不少地方年终总结中容易出现以下病症,一是“以偏概全病”.对全年工作的成败得失.缺乏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讲成绩不吝笔墨,万语千言.意犹未尽,谈问题则轻描淡写,只言片语,躲躲闪闪.有的甚至只讲成绩,不讲问题。二是“弄虚作假病”。有些工作明明是基层或有关单位做的,却毫不客气地记到自己单位账上,有的工作实际收效不大,却硬说是成绩显著;有的工作明明是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4.
朱伟一 《国际融资》2009,106(8):31-33
早在2003年,投资圣手巴菲特便警告过世人:金融衍生产品(下称“衍生产品”)很可怕,是“大规模金融杀伤武器”。2009年5月,巴菲特又坦承,由于在衍生产品方面下赌,其公司伯克布尔·哈撒韦有可能赔钱。不知道老英雄是自伤还是被他在华尔街的“友军”误伤?很奇怪,巴菲特明明知道衍生产品是“大规模金融杀伤武器”,却偏偏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回头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得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可偏偏有些单位和个人.在总结时常会犯以下几种“通病”:有的怕“成绩没说好.亮点没突出.问题不巧妙”.就找“秀才”来帮忙:有的工作不见起色.担心“总结无特色.内容太平淡”.就挖空心思编故事.没有数字靠文字:还有的为应付上级.或多方“引进”或大胆“克隆”.或拿往年总结小修小补。  相似文献   

6.
会计核算的首要要求是具有真实性。目前,却出现了一些人为的“糊涂账”。也就是明明应该将其经济业务活动内容记入收入账户的,却有意无意的挂在应收账款账户上;明明是资本性支出,却记作收益性支出;明明是应提的费用,却不提;明明是应摊的费用,却不摊;明明是虚假凭证不能入账,但却照记不误……。凡此种种,都是明知不对,但会计仍装“糊涂”,企图蒙混过关。对此,建议有关方面必须认真加以整治。  一、“糊涂账”的形式“糊涂账”是一些“糊涂会计”面对会计核算规则、国家财经纪律,绞尽脑汁,明知不对而采取各种手段搞出来的。因此,所谓的“糊…  相似文献   

7.
张勇 《云南金融》2009,(9):62-63
明明是丈夫在外赌博欠的债,债主却冲上门来让妻子归还,还口口声声“夫债妻还名正言顺”;有的债务人有房、有车,然而债主前去讨债,债务人却拿出一纸离婚协议书,声称刚与妻子离婚,所有财产已归妻子名下,自己现在一无所有……当债务与夫妻财产“搅和”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了的情况经常可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老话叫“好了伤疤忘了疼”,特别是在投资上,这句话表现的尤为明显。有的人明明在股市被套多年,发誓以后再也不买股票和基金了,可年初一上涨.好不容易解套了,这时却觉得投资这么多年了,没有点利润太可惜.于是又坚定“股票和基金要长期投资”信念,不但不卖.反而又在高位的时候继续加仓,结果又被套,这时便又发誓……  相似文献   

9.
传销是非法的,但一直在民间大行其道,成千上万的人吸取了教训,另外一批人紧跟着又被骗了进去。一拨接一拨,也不知坑害了多少人。奇怪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传销不是一个安全的投资渠道,却偏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本文中的例子,希望能给更多的人敲晌警钟,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天上掉馅儿饼”的骗局。  相似文献   

10.
王庆武 《金融博览》2012,(12):46-48
对于车主来说,车险是爱车的一道保护屏障。然而车主们对车险是“又爱又恨”,明明是自己吃了亏,但在保险公司面前,却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乃文明古国,向来以谦虚著称于世。明明是博学多才,满腹经伦,谦称“不才”;明明是成绩巨大,令人赞叹,谦说“做得还不够”;明明是技术领先。独领风骚,也说“差得还很远”。凡此种种,一方面反映了国人谦虚为怀,虚怀若各的传统姜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人缺乏自我宣传,自我包装,自我推锖的精神、勇气和艺术。倘若实事求是地讲长处和成绩,避免有人说三道四,甚至遭到责难。有道是:“谦受益,满招损”嘛!  相似文献   

12.
新燕 《金融电子化》2005,(12):88-88
如何确保我的金融交易是可信的和安全的?”——从金融信息化走向打破壁垒、信息互联和“跨时空”服务的那一天开始,从金融信息“大集中”的格局形成开始,相应的问题也同时接踵而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犯罪也在迅速增长——银行存折和信用卡明明在自己手里,银行支票和印章明明锁在保险柜里,计算机操作密码慎之又慎,账户上的存款却不翼而飞,信息系统却屡遭“黑”运。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投资》2003,(12):9-9
“食腐兽”是当今流行的《雪域龙吟》、《博德之门》等电脑游戏中的怪物名称。在市场中,投资者从来都不是食腐兽的角色,高明的投资者向来被比作迅猛的狮子,最不济的也是个野猪、独狼之类,敏锐地捕捉投资机会是他们的生存法则。但是,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偏偏有一类投资者放着狮子不做,偏偏要去做食腐兽,跟在别人后面,专门吃别人吃剩下的“腐肉”,而目.还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依法治税工作力度的 加大,以及税法宣传的不断深入人心,广大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他们对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却不够重视,其中不注意纳税资料的保管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纳税户乱摆放税务登记证;有的明明缴了税,完税凭证却不见踪影;有的私自将发票转借给别人。  相似文献   

15.
“明明面函上标明是两份全套单据,结果拿到手的却是单据不会?”到底是谁在说谎?深陷“罗生门”的开证行,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6.
李小林  白权 《税收征纳》2008,(11):24-24,27
俗话说:“玩火者自焚”。有些人却偏偏喜欢玩“火”,某矿产有限公司经理王某就是这样的人,他自认为聪明,玩起了偷税之“火”,而没想到这“火”却烧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考先生     
胡爱林 《金融博览》2009,(23):74-74
我祖母唠唠叨叨总离不了一句:“家有三升米粮,不当孩儿王,孩儿王难当哩。”我却偏偏当上了“孩儿王”。  相似文献   

18.
虚假利润何时休笔者在审计中,发现有的企业明明是亏损,甚至已资不抵债,而帐面上却反映盈利;有的企业长期徘徊在亏损的边缘,帐面上却常出现可观的利润。这种弄虚作假行为,几年前有,现在仍然有,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不加以制止,势必影响经济信息的准确性,造成国家...  相似文献   

19.
张琪 《金融博览》2010,(10):68-69
近来,开征物业税再次引发热议,成为业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国外,大多数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部对房地产征收物业税。世界各地房地产物业税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不动产税”,如奥地利、波兰;有的称“财产税”,如德国、美国;有的称“地方税”,如新西兰、英国;中国香港则直接称“物业税”。  相似文献   

20.
禾二 《科学投资》2007,(10):80-81
老宋用自己的毫无“规矩”,冲撞了服装行业的既有规矩,偏偏没规矩的老宋反而越活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