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我县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在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建成千亩连片河套养青虾示范区1个,面积为1260亩,开展青虾和河蟹混养,取得了亩产大规格河蟹75kg、青虾26kg,亩效益超过4000元,现将养殖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河蟹养殖面积达8000亩,产量近380吨,产值达3000万元,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由于部分塘口养殖规模不合理,管理措施不科学,再加上饲料等渔需物资价格上涨加重了成本,大规格河蟹价格下跌等因素,导致了一部分养殖户养殖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了全镇河蟹产量与效益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3.
<正>芜湖镜湖区方村街道一河蟹养殖户,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日益成熟。2018年在面积为36亩的河蟹池塘里,按"河蟹混养+生态"技术模式进行养殖,即低密度投放大规格幼蟹,主养河蟹套养鱼、青虾,养殖总产量及经济效益喜人。现将其养殖新技术模式详细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塘面积共36亩,分为4个塘口。面积3~10亩  相似文献   

4.
2002—2003年笔者围绕生态养殖大规格商品河蟹和提高河蟹品质进行了大量摸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g以上河蟹达40%以上,年亩效益均在5000元以上.现将其生态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健伟 《农家之友》2009,(13):58-58
江苏省金坛市尧塘镇水北村河蟹养殖户冯泽民,现有养殖面积18.8亩,从事养殖河蟹已有6年,年平均亩效益均在3000元以上。自2007年以来,围绕生态高效养殖这一总体思路,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技术,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2008年,河蟹平均亩产量达到255斤,平均规格达170g/只,亩效益突破了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促进河蟹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市场提供优质小龙虾,提高河蟹养殖综合效益,结合池塘生态学特性,我们利用200亩河蟹养殖塘口套养小龙虾试验。经过两年摸索,平均亩产蟹48公斤、小龙虾70公斤、鳜鱼5公斤、花白鲢42公斤,亩平获利232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1∶2.2~2.4。  相似文献   

7.
龙虾与大规格鱼种池塘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提高龙虾的养殖效益,我们于2005年在我县振东乡龙虾养殖专业户吉凤祥处进行了龙虾与大规格鱼种的池塘混养技术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收益,混养总面积54亩,共获龙虾13986kg,商品成鱼19430kg,实现总产值37.98万元,利润14.82万元,亩均效益2744元,比单纯养龙虾塘口亩平增效860元,现将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蟹、青虾和鳜鱼的养殖环境基本相似的习性,近年来,笔者在江苏省金坛市尧塘镇岸头村尹国民蟹池内开展了河蟹套养青虾、鳜鱼技术,并取得较好效益。养殖面积21亩,2008年亩产河蟹116kg,平均规格175g;亩产青虾120kg、鳜鱼124kg,实现净产值17.58万元,平均亩效益8370元。现将养殖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长江1号"河蟹是由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河蟹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规格大、经济效益高等优势,该项目被省局列为重大项目在全省进行大规模推广。2013年建湖县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了"长江1号"河蟹蟹种,在515亩池塘进行了池塘高效养殖试验,共产出河蟹34299kg、青虾16737.5kg、鳜鱼2626.5kg,亩利润5122元。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市场上将商品蟹规格个体重≥150克成蟹称之为大蟹。近两年,河蟹市场大规模河蟹的价格高出小规格河蟹价格两倍左右。若沿用以往的养殖方法,养出的成蟹规格小,效益低,甚至亏损。因此,养殖技术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才能提高效益。根据实  相似文献   

11.
正为提高河蟹与小龙虾、青虾综合养殖效益。2015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马燕强养殖塘口开展河蟹与小龙虾、青虾等品种综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面积20亩,塘口池埂宽牢无任何渗漏,开挖深度为1.3m,池塘坡度1∶2.5,池塘进水靠近河沟水边,水质  相似文献   

12.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探索河蟹养殖增效新途径,2009年我县开展在挖田养蟹池内铺设纳米微孔增氧管道养殖试验,取得亩产成蟹150公斤、亩均规格150克、亩纯利润8000元的好收成。现将该项技术终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金坛市尧塘镇水北村河蟹养殖户冯泽民,现有养殖面积18.8亩,从事养殖河蟹已有6年,年平均亩效益均在3000元以上。自2007年以来,围绕生态高效养殖这一总体思路,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技术,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2008年,河蟹平均亩产量达到255斤,平均规格达170g/只,亩效益突破了万元,总结其2008年的河蟹养殖,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微孔增氧技术在大规格河蟹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1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民心工程"项目实施中,在前锋镇郭家荡某河蟹养殖科技示范的90亩池塘内,应用微孔增氧技术养殖大规格河蟹,取得了每亩获利6391元的理想效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广作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供参考。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前锋镇郭家荡河蟹养殖区内,面积为90亩,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为4:1,日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操作  相似文献   

15.
<正> 大规格河蟹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多年来一直是出口创汇的名优水产品,特别是长江系河蟹备受青睐。150克以上河蟹出口价格每斤高达100元以上,价格诱人,且适应我市各地水域生长。因此,发展大规格河蟹养殖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养殖效益的较好途径,养殖大规格河蟹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军长本名马光胜,是安徽省宣州区狸桥镇有名的养殖能手。近年来,因他养殖的河蟹多是些个体大、规格齐、成色好的上等“尖蟹”,被当地的养殖户们尊称为“军长”。去年,他所经营的60亩水面起捕河蟹2500余公斤,只规格雌蟹均在125克以上,雄蟹均在150克以上,亩获纯利1000余元。用马军长的话说,这叫:生态养殖品质好,绿色健康效益高。取得这么好的养殖经济效益,是与坚持走生态养殖之路分不开的。经过细心交谈,我们发现马军长的养蟹经可以简要概括为“严把三关,紧抓两条”,具体来说就是: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安丰镇太仓村渔业科技示范户乐永春养殖面积30亩,2020年进行河蟹、鳜鱼混养,主推技术为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水体调控技术。与常规养殖相比,河蟹的疾病明显减少,成蟹、鳜鱼的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平均收获河蟹103.4公斤/亩、鳜鱼62.9kg/亩;实现产值8676元/亩、平均利润4886元/亩的良好收益。现将其河蟹、鳜鱼混养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近两年来河蟹养殖发展迅速,在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总量的提高的同时,出现了河蟹发病率高,上市规格小,商品率低,影响了养殖效益。为保证河蟹养殖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四改工作。一、改小水体养殖为大面积养殖。大面积养殖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高,天然饵料生物丰富,上市河蟹规格大,色泽好,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养殖水体宜大不宜小,养殖面积至少在50亩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我市华港镇双烈村河蟹养殖大户吉乃康近年来在河蟹池套放鳜鱼、青虾、黄颡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择优良的养殖环境根据河蟹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特性,选择面积20~30亩的塘口,水深1.5米左右,进排水方便,塘口坡比1∶3,配备增氧机(3kW,每10亩一台),水源水质清新,远离集镇、生活及工厂污染区。  相似文献   

20.
<正>河蟹的人工养殖只有提高成蟹的上市规格和品质,才能提高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因此,掌握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要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修整池塘,营造优良环境1.养殖河蟹的池塘面积以2-8亩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