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决策偏好表征着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条件或具有风险时的决策态度,不同的偏好特征以效用函数为载体,外在地表现为个体具体所运用的投资策略。风险决策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基于不同决策偏好的策略比较分析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计算实验金融方法对传统决策偏好以及前景理论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前景理论构造的投资策略相比传统决策偏好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投资者本身来说是一个最佳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余粤 《金融研究》2019,465(3):111-128
本文将一个基于动态新凯恩斯理论的连续时间黏性价格一般均衡模型与随机动态资产配置模型相结合,进而研究基于内生宏观经济动态和货币政策规则进行资产配置的问题。在最优配置策略下,投资者相对风险偏好随无风险名义利率的增大而单调减小,而随通胀率的变化呈“U”型,说明投资者在通胀偏离稳态幅度较大时配置风险资产的相对意愿较高。此外,本文也给出了使用该模型讨论投资者最大化跨期效用对经济反作用这一宏观审慎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经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从行业组合的视角探讨商业银行如何根据国家政策及自身战略积极布局信贷资产,从被动调控向主动管理转变,实现收益、风险及资本的优化.本文提出两个优化模型——基于最优增长率的均值方差基准模型和专家判断的主动配置模型,通过加入风险相关性、风险容忍度、经济资本等约束,为银行在不同风险偏好下积极配置资产提...  相似文献   

4.
居民资产分为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其中金融资产是无形资产、是索取权的有价凭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是自身的偏好和经济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投资的数量和类型,但并非所有投资行为建立在较为全面的信息、理性的判断上。本文利用搜集数据,把财产性收入分为风险性金融资产收益、低风险金融资产收益和其他资产收益,对前面两者收益建立弹性模型,得出弹性系数,再对模型中所得残差进行平整性检验,确定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5.
资产配置决策偏好的准确预测有助于提升客户决策效率和满意度,降低金融机构的人力成本。通过构建基于机器学习客户资产配置决策偏好模型,设定输入变量为人口统计变量、家庭经济情况、个性心理特征和风险态度等四大类,输出变量为客户资产配置决策偏好选择,运用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客户的资产配置决策偏好,并与传统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客户的资产配置决策偏好,且其性能相较于传统预测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受益于避险情绪升温和流动性宽松预期,6月以来,债券市场呈现回暖走势,加之当前经济疲软,整体形势在底部徘徊,通胀平稳,避险情绪驱动,短期内将继续利好债市。这让关注基金的投资者再次将目光聚集在债券基金。下半年,债券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基金有哪些投资机会?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李轶表示:“虽然趋势性机会不明显,但基本面扎实,有业绩的白马成长股可能仍是稀缺资产。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者,二级债基的大类资产切换优势变得较为突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在现阶段则可以选择纯债基金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7.
王颢  潘文捷 《保险研究》2016,(12):37-58
“十三五”仍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保险资金在坚持“保险姓保”的基础上要更加深刻认识和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研究探索适合资金特性的配置模式,从而更好地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选用Black-Litterman模型并结合马克维茨模型及时间序列模型对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保险资产最优配置进行了模型优化、数值模拟和政策建议等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险资产配置是一个动态优化进程,需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发展、投资者风险偏好、政策制度约束、资本市场走势等不同维度的诸多因素,其配置应从关注规模数量的比例配置到关注特性质量的模式配置转变,从重视结果导向的比例调整向重视因素驱动的模式优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决策能力、风险偏好与风险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思想内核 ,通过引入“最佳预期”概念 ,分析了资本市场效率、投资者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得出在完善市场上 ,投资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在不完善市场上 ,投资收益则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通过进一步分析风险资本市场的特性 ,讨论了决策能力和风险偏好在风险资本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 :风险资本是一种融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声誉资本为一体的复合型资本 ,其高额收益源于风险投资者的人力资本。本文的一些发现为解释风险投资领域有关普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陈伟 《投资与理财》2014,(11):22-23
如果投资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最后的结果并不会太出乎自己的预期。还有普通理财者在配置资产时,要首选最有效的工具去配置,以达到降低风险效果。投资与理财:投资者如阿利用投资工具构建组合呢?黄凡:资产配置的第一步,是确定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第二步。要实现合理资产配置,再在每一个资产类别里寻找到合适投资工具,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10.
面对着众多的投资品种,如何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收益要求的投资品种是众多投资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对目前市场上新的投资品种的特点以及风险收益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投资者进行恰当的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11.
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对组合收益的决定作用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证的广泛支持。在长期资产配置策略确定以后,由于资产价格波动,实际资产配置比例与目标值之间存在偏差,再平衡策略则是研究如何对偏差进行及时调整,以保持资产组合风险可控并获得一定的风险收益。对我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说,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长期资产配置策略,选择有效的再平衡策略控制投资风险,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投资者具有异质偏好,那么他们的投资策略是否会有所不同?该问题对于分析投资者行为和理解金融市场波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问题的相关研究还很不够,理论和实证上都亟待加强。本文基于常相对风险厌恶效用函数(CRRA),采用乘数偏好和预期效用偏好,对比研究异质偏好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在纯交换经济条件下,本文推导出了两种偏好所决定的企业投资策略,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异质偏好对投资决策有实质性影响。这一研究方法对于异质偏好及其效应的研究,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险资金的战略资产配置是基于公司风险偏好,为满足负债和资本回报要求,对保险资金在大类资产上进行长期规划与分配的过程.本文介绍的寿险资金"战略资产配置三维方法论",是以偿付能力为核心风险偏好,在资本市场长期回报均值回归及Cornish-Fisher展开调整的跨周期宏观经济假设基础上,利用马科维茨模型对公司整体的资产组合进...  相似文献   

14.
陈翠霞  周明 《保险研究》2022,(11):32-45
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决策往往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研究保险公司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决策会更贴近现实。为了更好地描述保险公司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决策行为,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寿险公司为例,首先利用实证方法论证了保险公司具有一种随自身经营状况变化而变化的的风险态度,即不再遵循传统的一致厌恶性风险态度;然后,通过引入累积前景理论(CPT理论),进一步探究了保险公司在不同环境下的风险态度和行为决策是如何变化的,并构建了最优决策模型;最后,基于CPT理论,在最大化保险公司财富效用下,得到保险公司的最优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决策结果。结果显示:如果保险公司具有风险厌恶与风险喜好的变化型风险态度,基于EUT效用理论下的最优决策结果得到的效用值远远比不上采用CPT效用理论下的最优决策得到的效用值。  相似文献   

15.
健康状态的维持需要医疗健康成本的投入。该成本在政府和个人两者间分担,个人承担份额的多少会影响可供其他消费和投资的财富量,从而影响投资者资产配置决策;另外,医疗健康问题还会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其投资决策。本文从医疗健康成本角度分析了成本分担方式,构造了两期资产配置模型并进行求解,在分析了医疗健康问题影响渠道后建立了考虑医疗健康问题的长期资产配置模型。本文的研究表明:随着个人支付成本占工资收入比例的降低,投资者用于医疗健康以外的其他消费相应增加,两者之间为非线性数量关系;政府对医疗体系的稳定投入有助于减少收入波动风险,降低人们的风险对冲需求,从而可能促进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投资。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构造出考虑医疗健康成本因素的资产配置模型,分析了医疗健康成本与个人消费、投资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量化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增加对医疗卫生体系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邱峰 《新金融》2016,(3):53-57
从"钱荒"到"资产荒"的变迁,有其必然性,既是经济持续下行的必然反应,也与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以及对优质资产的渴求密切相关。"资产荒"令不少投资者无所适从,引发资金哄抢"资产"现象。破解资产荒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努力,应注重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平衡,在负债端成本有效下行的同时,资产端需提高风险偏好,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17.
孙妍 《时代金融》2012,(36):266
公允价值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为投资者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提供了主要依据,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允价值与投资者决策的关系,分析了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钟政 《理财》2010,(12)
人生由无数的选择和决定连缀而成,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决策或大或小地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股市更是一个决策为王的地方,投资决策看似轻松却关乎辛苦赚来的真金白银的变化啊.若想在茫茫股海中赚得一桶金,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是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行业动态的把握、个股技术走势的分析以及个人心智控制等方面综合平衡能力的一次次考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风险调整收益的基金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基金管理人评价基金经理经营业绩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基金资产各方当事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上市的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采用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分两个时期进行绩效评价,以分别判断这些基金在市场处于上升和下跌两个不同的阶段中的表现,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基金管理人适时调整投资组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动态资产配置模型是现代资产管理理论中最具价值的理论之一。本文使用Sorensen(1999)提出的拟动态规划方法寻求保险人效用最大化的投资策略,求得在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限制下的各期限债券以及股票的配置比例。研究发现:保险人的风险偏好影响股票持有比例,20年投资期间下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股票持有数量会收敛到理性投资水平;债券组合中只含有最短和最长年期债券,两种债券的持有量随时间此消彼涨,其他年期债券持有为零;负债持续期缺口是影响债券组合配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