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性规制的演变,不同的模式相互借鉴,呈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国社会性规制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完善社会性规制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有效性;自由和民主的原则贯彻于规制立法和执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的社会性规制主体;社会性规制逐渐从传统的官僚体制中转变过来,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舆论媒体多方合作、共治的社会规制体系,形成政府、公民及社会的共同治理。我国的社会性规制模式的构建应以此为参照物,通过借鉴与扬弃,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性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2.
张曦 《经济师》2013,(10):64-65,69
放松经济性规制、强化社会性规制是目前政府规制的主要趋势。伴随着社会性规制的强化,不同的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文章通过对美、日两国社会性规制演变及改革历程的梳理,得出发达国家提高社会性规制绩效的主要经验:重视规制立法问题,积极推行民主的规制理念;注重规制政策的评估,引入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核心的规制影响评价体系;建立独立专门的规制执法机构,创新规制方式及规制工具。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嵌套式规则体系的分析框架下,引入政府、企业与社会多方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对社会性规制与CSR的耦合展开研究,其中,社会性规制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内化为企业行为的决定因素;企业通过履行其社会责任对政府规制产生影响;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影响为二者的耦合提供外部监督机制和信息平台。授权型自我规制、共同规制与回应型规制是实现二者耦合的有效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美国微观规制改革先后经历了自由放任时期的规制松弛阶段、凯恩斯主义规制强化阶段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的规制放松阶段。在规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双螺旋始终是规制改革的内生动力,而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始终相伴而行,同时政府微观规制行为始终被纳入到规制法律中,依法规制的特点突出。借鉴美国微观规制改革的经验,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规制改革必须根据市场发育的情况渐进式调整政府微观规制行为,推进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协调发展,规范政府规制行为,建立独立、高效、透明的规制机构。  相似文献   

5.
刘细良 《当代财经》2011,(10):91-100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含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规制对跨国并购的单向作用机制。其中,经济性规制对跨国并购产生显著影响;而社会性规制对跨国并购的影响不显著。现阶段适度强化对外资并购的社会性规制,不会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产生实质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规制、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逻辑关系与范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规制变迁的角度是从在不同时期规制的重点有所转移,从规制起源角度定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规制是为谁服务的。而逻辑演绎的角度定义规制,则比较严密,不同的规制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且避免了重复。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规制进行分类,出自于不同的分析目的,但是将规制大致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还是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与经济性规制不同,不仅社会性规制起源于“企业家政治”,所利用的政策工具也大相径庭,而且两者由于分类的不同角度而存在着交叉重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部门逐渐引入竞争,政府在放松管制的同时,为确保有效竞争的实现,还需要重建规制。规制重建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规制机构本身的重建,重点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和保持规制机构的独立性;二是规制内容体系的完善,重点是要建立包括激励性规制、不对称规制、反垄断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政府规制理论,开始时多以研究经济性规制为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众对社会安全、健康、环境等的要求日益提高,以消除外部性、信息不对称,追求公共利益,增加社会福利为目的的社会性规制愈来愈得到重视。屡屡出现的各类事故体现出我国目前的社会性规制失灵现象。通过社会性规制绩效评估提高规制的有效性,对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的我国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已有的社会性规制效果评价方法基础上,分析社会性规制的目标,分维度构建起三级指标体系,以期为社会性规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食品问题及煤矿安全等事故频发不时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工作场所安全等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属于社会性规制问题。结合有关文献,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性规制失效的典型表现,进而从规制体系内部寻找可能引起规制失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制度环境,结合文献分析制度环境对规制实施的影响,并对规制竞争进行重点分析。最后,从中国制度环境与社会性规制变迁的内生性出发,尝试探究中国社会性规制失效的可能原因。本文认为,社会性规制失效主要在于制度因素,核心可以归结为强势政府主导下地方政府竞争,从这一思路出发推进下一步改革,才是提升规制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国外政府规制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一、政府规制概念的争论 “规制”一词来源于英文的“Regulation”或Regulatory Constraint”,是日本学者精心打造的译名。作为规制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对规制含义理解的争议,西方国家学者们的表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规制不是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而是政府对公众不断增长的对生活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追求而实行的跨产业、全方位、综合性的规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等问题的关注日益加强,特别是在各国政府在对相关产业实施经济性规制放松或规制缓和政策的同时,将规制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性规制领域。社会性规制在政府规制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内容不断扩展,方法不断改进。在社会性规制研究方兴未艾之时,对社会性规制研究的演进、理论主题、内容、方法的总结和评述,对社会性规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俊超 《当代经济》2008,(11):150-151
诚信规制是社会性规制的重要内容,其有效性在于对诚信规制边界的把握。本文通过对交易双方诚信规制博弈和政府与企业诚信规制博弈的分析。揭示规制边界在于规制者把握好规制时机,并使失信成本大于诚信成本。  相似文献   

13.
王中 《时代经贸》2009,(10):51-53
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即市场失灵也初露端倪,政府微观规制职能目益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视。政府必须通过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纠正市场失灵,同时克服政府规制失灵。WTO更加严格要求我国政府遵守其规则。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的微观规制必将在性质、目标、方式、互动模式、体制等方面得到重塑。  相似文献   

14.
政府环境规制是社会性规制的形式之一,由于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在制定减排政策、选择减排工具方面需承担重要责任。因此,研究环境规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索经济增长与环保相容的均衡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与政府环境规制的内涵,对比分析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特点,梳理了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实践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对政府的社会性规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的社会性规制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在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下探讨其绿色价值并健全环境规制,在经济供需两端形成绿色发展合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1年1597个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企业数据,利用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异质型环境规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路径驱动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随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的裁量空间增大,上述驱动作用会产生“减损”“补偿”和“分化”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绿色发展实力较强的企业,应重视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路径的作用,并主要实施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绿色生产成本较高的企业更应依靠技术路径,并重点实行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从而基于市场和政府的协同合力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安全卫生社会性规制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食品安全卫生产权交易的负内部性和双方无合意均衡点博弈的一次性,决定了对负内部性的规制是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重点。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社会性规制变迁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成功,也存在不足之处。完善下一轮规制变迁的措施主要有: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实现产权充分界定;建立政府规制综合体系,提高规制效率;优化配置内部规制资源,合理安排规制权力;强化外部规制资源的使用,对负内部性进行多方规制;切断成本外溢渠道,实现政府规制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8.
自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性规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与社会发展的各阶段基本战略息息相关。利用权威专业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分析,可以更深层次和更清晰地了解各时期社会性规制的特点,推动我国社会性规制体系的完善,加快和谐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9.
探究环境规制与区域碳排放的关系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层面并选取2005—2019年数据,从异质性环境规制角度出发,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影响的关系进行探究,并进一步采取中介效应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1)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的效果呈现“N”型特征;(2)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于碳排放的效果呈现倒“N”型;(3)命令型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影响能源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抑制碳排放,激励型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工业发展水平、资源协调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与能源发展水平进而抑制碳排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公用事业的价格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卫 《经济论坛》2003,(10):54-55
一、发达国家规制公用事业的基本经验(一)美国对公用事业价格的规制1.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构及规制形式。美国没有专门的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构,它对公用事业价格的规制是与对公用事业的规制结合在一起的。公用事业价格分别被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县、市政府规制。在下级政府规制与上级政府规制要求相一致的情况下,州、县、市分别规制辖区内的公用事业价格,而联邦政府则规制州与州之间的公用事业价格。目前,各级政府对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形式主要有司法规制、直接立法规制、特许权规制、委员会规制、非直接规制等。2.公用事业价格制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