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文莉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21-124
文章通过2007年美国金融系统风险的分析,剖析其形成原因,然后探讨了目前中国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表现,最后由此提出美国金融系统风险对防范中国金融系统风险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文莉 《改革与战略》2012,28(11):74-77
文章通过介绍金融系统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风险的三大表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的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防范风险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融系统工程的物流金融风险识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毅学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35-39
文章基于金融系统工程的思想,构建了物流金融风险来源的识别框架,将复杂的物流金融风险归纳为系统和非系统两大类风险,并对其风险来源进行了详细的识别分析。研究结果将物流金融的系统风险分为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将物流金融的非系统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对这些风险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经验总结,从而为物流金融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金融的全球化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双刃剑",中国的银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把握金融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应该弄清行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分成制需求方教育金融制度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金融制度主要表现为助学贷款,目前也出现了在校园销售信用卡的业务.这些债权式教育金融制度不具有良好的"风险-收益"对称性,也不利于资金需求方转移风险.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一种能克服债权类教育金融制度的有效合约.事实上,从现实中所存在的"租佃分成制"、"明星-经纪人盈利模式"以及"接收入比例还贷"等合约中,可以找到分成制的理论原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宏观经济、金融机构和借款实体三个层面构建了反映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并采取相关数据考察了19872011年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历史变迁,结果显示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整体上呈现出"U字型"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金融正出现"休克"的苗头,而且愈演愈烈。所谓"金融休克"指的是金融无力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这是中国当下最为重大的经济风险,必须立即遏止。对中国而言,"金融休克"是实体企业与金融服务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而这一恶性循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而出现的金融行业新模式,与传统金融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模式的出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何应对新模式带来的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以"农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文章首先解释了风险管理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然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最后针对性的对风险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给农商银行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2016年,"规范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成为新时段的政府工作目标,2017年,政府开始了互金"去风险"之路,"高度警惕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成为工作重点。文章通过对P2P行业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加全面、系统的把握P2P网贷研究发展趋势,以此推动研究体系的完善,同时为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其次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即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货币风险和市场风险;最后针对各类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外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财务专业化市场的发展,财务外包必定是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企业要做好财务外包决策,就要做好财务外包风险分析。本文从财务外包中的关键风险入手,提出控制策略,通过整体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力争在最大程度上防范企业财务外包的风险,从而使企业财务外包发挥其应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菊芳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2):157-159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尤其必要。此外,要重视和利用现代财务技术措施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张春芳  许红 《特区经济》2009,(2):208-209
地方财政担负着为本行政区域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责任,一旦运行不好,极易导致政府收入减少、费用或损失上升,使地方政府面临财政风险,引发经济和社会危机。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风险日渐显著,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防范和化解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甘肃省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简要分析,试图提供一些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应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强 《特区经济》2011,(6):303-304
随着我国财务改革的不断完善,随着企业对新会计准则的融会贯通,作为财务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分析制度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已成为财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一套科学、操作性强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邓创  张甜  徐曼  赵珂 《南方经济》2018,37(4):1-19
为了揭示中国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结构性变化及其关联动态,文章分别基于货币流动性宽松程度、剩余收益模型以及银行资产负债表,对中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与银行体系的风险进行了测度和评估;并在分析上述三个金融子市场风险变动规律及其传递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各金融市场风险与宏观经济景气之间的关联动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不同金融市场风险之间的传递关系发生了重要转变,并且与宏观经济景气变动之间的交互影响也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呈现出"良性循环"与"恶性螺旋"的非对称性切换。这些研究为中国新时期积极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决策机制、创新宏观经济调控与金融监管模式,实现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双重稳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依据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立军 《特区经济》2012,(8):119-121
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于我国加强国际金融合作、防范国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分析了我国在建立宏观审慎框架时可能面对的风险识别、工具运用和治理安排三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明确宏观审慎政策边界、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识别、改进宏观审慎工具运用和评估、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安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金融泡沫的重灾地欧美政府至2008年以来一直在推行大规模的货币救市政策,而各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在随之而来的周期下行过程中又凸显出不断萎缩的状态,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一定会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挑战。如果中国不能看清我们抗衡危机所需要的结构调整及周期和政策协调的紧迫性,那么欧美国家所形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为此,本文指出我们应对未来严峻挑战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尽快发展和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仰仗货币政策被动的对冲手段来缓解。本文提出了"企业家金融"、"关系型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政府金融"、"国家金融"和"全球化金融"等不同的改革与发展模式来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各个环节对金融服务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险关系到整个经济系统的安全,互联网金融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重要构成,成为金融风险新的诱发点和“灰犀牛”。以互联网金融风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21年353篇相关文献,对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互联网金融风险协同监管研究的概念性框架。该框架以互联网金融风险形成的行为机理为逻辑起点,以监管问题的调查研判-监管问题的成因剖析-协同监管为逻辑主线,进而提出由协同监管范畴、模式和策略等3个层面构成的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体系。研究结论有望为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提供有益思路,并为相关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礼  刘佳宁 《南方经济》2021,40(7):1-15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新兴+转轨"的基本经济特征,中国的金融风险既表现出转轨经济条件下特有的风险特征,又表现出新兴市场经济的典型风险特征。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始终与自身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进行统筹兼顾,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探索、快速成长、加速开放以及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历史地看,各个阶段的防控实践留下重要启示:(1)坚守底线、理性务实的风险思维是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法宝;(2)维护中央金融集权主导与地方适当分权的辩证统一;(3)尊重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严防脱实向虚;(4)金融监管体系须在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与时俱进;(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实现上述四点的根本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苗宁 《特区经济》2009,(5):270-271
房地产金融创新是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金融创新也会产生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了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现实风险,引起了金融界关于加强监管的反思。本文认为:对于房地产金融创新,我们应正确认识其价值和局限,全面协调推进创新,有效防范风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推进创新,改善监管,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