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月刊》2009,(4):12-14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衣”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大一统”框架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制补充,  相似文献   

3.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人,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开始于七十年代末期的我国农村改革至今已进行了十五个年头,这一改革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得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事实证明,十五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不容置疑的巨大成功。而在农村改革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不论在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给云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农村金融在其中发挥着最关键、最重要的作用.200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发展目标.当前,云南农村金融经过多年不断的深化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还存在各种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云南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纵观推动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金融无疑是推动其迅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各具特色,时间长短不一.作为一个特殊重要的金融服务类别,梳理农村金融的发展路径及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村金融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农村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进行政策改革和制度建设,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和效益增长,才是未来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一国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其中农村金融更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三农"工作和农村金融本身的复杂性,当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薄弱的环节.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层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相似文献   

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建立与完善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阐述了6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紧接着分析了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困难,进而提出应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展望了未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前景.通过分析,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要想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首先满足农业和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而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业和农村,为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文章突破传统研究思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分析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其在优化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以及有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等方面的效率优势。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历程,发现前期改革实践中存在缺乏总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的交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节约交易成本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措施:一方面,坚持长期性、渐进改革与市场化原则;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及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滞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积极培育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机构,着力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坚持着金融改革的步伐。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了一条以信贷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目标的发展道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有力的各项信贷资金支持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试图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金融特点的改革道路,这将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过程。本文将就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建议等做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广西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效(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为扶持、新型金融机构为补充、保险担保为保障,与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应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除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外,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全区已设立27家村镇银行,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3家县域小  相似文献   

14.
李梅 《经济导刊》2011,(11):25-26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必要有效的担保和抵押品,农村信贷风险较大,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一度出现金融"离农"现象;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缺乏创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各个金融机构的良好收益和良性发展,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论文结合我国新农村金融发展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农村金融长期供求失衡等问题,认识到中国现阶段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联社的发展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三农"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农村信用联社的角色定位和转换,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7.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风靡我国,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与国家建设紧密相连。然而,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机构单一、资金供给缺口加大、金融服务知识宣传不到位和民间"高利"融资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的对策,试图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金融特点的发展道路,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2008,(12)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促进农村金融改革成为核心议题之一.而在对农村金融改革的展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政策主张. "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未来目标模式,究竟具有哪些内涵?要具有这些本质内涵又应采取何种政策框架?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农村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雷波 《经济师》2010,(7):28-29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政府历来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业存在诸多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与业务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处理好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农村金融稳健运行,既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农村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是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引擎".农村金融发展好坏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城乡社会一体化的推进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此也十分关切.本文重点对当前我省群众反响十分强烈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及网点空白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