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也有社会转型因素。缓解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如下:(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2)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清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弱势群体获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资料;(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初次分配实行按劳按贵分配。再分配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5)构建就业援助体系。运用社区力量扶助弱势群体;(6)通过立法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中央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微科其微,造成货币政策失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有缺陷。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以及我国特殊的国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具体做法是:(1)扩大公开市场业务;(2)加强再贷款管理;(3)增加中小银行贷款,扩大利率浮动浮动范围;(4)加强贷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5)加大金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前,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我国资本市场仍存在运作不规范,企业主体缺乏等问题,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思路:(1)建立以法人持股为主的资本市场;(2)坚持银证分业管理;(3)引导公有股合理流通;(4)发行可转换债券,分流股票市场扩容的压力;(5)构建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对2000—2014年中国的增加值贸易进行核算,并分析全球增加值贸易的网络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中国向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增加值出口较大;(2)从行业来看,中国的纺织业、除汽车和摩托车之外的其他产品批发业、采矿业等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较大;(3)根据网络密度的计算结果,世界范围的各国(地区)贸易联系程度在增强;(4)中国的相对点度数和点强度有上升的趋势,而日本和美国有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在世界增加值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在提升,不过美国仍在世界增加值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5)核心边缘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国家(地区)的数目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边缘国家(地区)数目则先减少后增加。其中,中国的核心度一直在增加,日本和美国的核心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为了扩大增加值贸易,增强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调整进出口税率等政策,并重视与美国等国家的双边贸易合作,以实现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必须按照新的标准去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这无疑对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障需求、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等等。鉴于此,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1)树立国际化观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运营的法律规范;(3)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措施;(4)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可保证劳动者身体素质,稳定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有效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经济之诉与诉权理论的不发达,已造成立法上经济法的不可诉现象广泛存在和经济审判功能严重缺位,但经济诉讼的存在又十分必要。因此,应着力构筑经济诉讼程序机制,可考虑如下:(1)经济诉讼应为私益诉讼;(2)应维持“经济诉讼”的名称;(3)诉讼主体不拘于个人,也可以是行政机关或社会组织;(4)受案范围可遍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5)责任上可兼具民事、刑事及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增值税抵扣机制存在的问题:(1)“高征低扣”、“有征无扣”等导致增值税链条脱节和脱负转移;(2)加重一般纳税人负担和阻碍小规模纳税人发展同时并存;(3)税款抵扣范围不规范;(4)影响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完善我国现行增值税抵扣机制的对策;(1)拓展增值税征收范围,延伸增值税抵扣链条;(2)确定科学、简化的增值税税率机制;(3)实行消费型增殖税;(4)实行凭票同率抵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正逐渐消失,而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凸现。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供给和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缺口较大,有必要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加快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网,增强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项目评估理论的核心是基于财务评价的净现值法,它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1)基本前提不符合实际;(2)资金成本无法客观判断项目的内在价值;(3)没有客观反映项目未来的风险因素;(4)容易造成项目可行性与经济周期预期的顺循环关系,并加剧经济周期。我们提出以构建资产波动率对冲组合的方法为基础,建立一套全新的项目评估理论,取代传统的净现值法,新方法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理论存在的缺陷,而且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实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可以有效监管社会保障基金,为遏制社会保障基金被贪污、挪用及浪费奠定基础。但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形成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虽然201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已经开始试编,为构建社会保障预算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性储备基金,也在独立运作。在社会保障日益成为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支柱的情况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建立更加值得社会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化与变迁,其间又有怎样的学术脉络可循,都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基于以往近30年的中外文献,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为起点,由“点”引“线”,由“线”带“面”构建了包含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前因”与“后果”的逻辑框架,以期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化脉络,并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债转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债转股的出现打出了一条解决银企双方困难的新思路。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债转股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等人们研究解决。作为国企改革关键的一步,债转股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企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包括三个产.咿经一部分研究债转股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了债转股的基本含义;债转股的动作原理以及债转股的功能。第二部分研究债转股实施中的难题。重点研究了四个问题:一是利益驱动不的逆向选择问题,即由于各方面利益的冲突,资产管理公司在选择债转股企业时有可能作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选择;二是债转股企业转股额度与转股价格的问题;三是债转股的道德风险,即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有可能形成一个企业赖债、地方政府乱推荐、商业银行为企业包装三方面的道德风险;四是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机制,即由于缺乏完善的资本市场,资产无法管理公司无法顺利退出。第三部分对债转股提出积极的政策性建议。这此建议包括:严格把关,精选实施对象;确定合理的债转股比 转股价格;正确行使权利,建立督导机制;完善资本市场,形成有效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男女双性化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省河东河西两地居民进行心理差异调查,结果发现:(1)甘肃省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较低,总症状指数白银地区显著地大于其它7个地区,天水地区显著地大于酒泉地区;阳性症状痛苦水平白银地区显著地大于武威、定西、张掖、酒泉和平凉五个地区,天水地区显著地大于武威地区,定西地区显著地大于张掖地区;(2)八个地理区域在9个因子上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3)八个地理区域居民社会支持在总分、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八个地理区域除在女性化上的分布差异不显著外,在其它三种性别类型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作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必要补充,能对交通事故受害者提供及时救助。文章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救助基金制度做了简介和分析,得出几点共性。经过几年的筹备、构建,我国救助基金终于建立了基本框架,但在实务中仍然遇到救助基金主管部门设置不统一、基金来源较窄且不合理、垫付费用的情形有待完善、受害人定义过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文章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自然科学中的生物进化论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来研究人类社会。社会达尔文主义在19世纪的美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但美国社会的统治者还是采用了改良主义来挽救美国的社会。社会改良主义对中国建立一个有公平环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对其加以定义和利用。尽管对于社会资本,不同学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意义和指向是相同的,都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的资源,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  相似文献   

18.
大气污染治理成为2013年最重大的课题之一。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方式陷入困境,探寻突破行政区进行跨地区联合治霾的方案被一再提出。这种地方政府间横向的合作关系涉及到微观主体、城市、城市群三类主体,成为同时具有局部(城市)和全局(城市群)两类公共物品的嵌套社会困境。本文在嵌套社会困境模型上对该机制进行分析,并借助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1)该机制中无论对局部还是全局,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显著存在;(2)个体成员间禀赋差异仅影响个体对于全局的合作水平;(3)该机制中个体的合作水平显著高于单公共物品。因此,得出结论,跨地区联合治霾不仅是可行的,就合作水平来讲要显著高于单个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Social coupons as a marketing strategy: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cial coupons are fast emerging as a popular marketing tool for businesses, an attractive shopping tool for consumers using them and a profitable business model for the social coupon service providers. But does the popularity of social coupons extend into providing short- and long-term profitability and new customers for the businesses? Through an analytical model, this paper answer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Are social coupons profitable for businesses? (2) Can businesses influence social coupon profitability? (3) How can businesses recover the shortfall in profits from the coupon launch? (4) How long will it take for businesses to recover the shortfall in profits from the coupon launch? Using data from three different businesses, we find that social coupons in their current form are not ideally suited to ensure customer acquisition and yield profits for the businesses. Additionally, we discuss possible areas where social coupons might work. Several research questions for future testing are offered to explore this new area of marketing.  相似文献   

20.
组织支持感和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争议。通过对414名员工及其直接领导进行配对取样,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情境力量理论,构建一个多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边界。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能够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员工建言行为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领导者政治技能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到跨层次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