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现今中国媒体格局,竞争日益激烈,节目日趋同质化,境外媒体也窥伺这巨大的受众市场。在这场眼球争夺战中,各媒体发现,单纯依靠节目来获得受众注意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人不能科学地给电视媒体形象包装设定一个正确的位置,仅仅在几个要素上下功夫,而未能从整体上把握,导致电视媒体的整体形象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媒体形象包装对于当代传媒的市场运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媒介形象,要建立在对传媒内部资源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培养之上。  相似文献   

2.
陈兵 《经济师》2009,(5):33-34
民营传媒公司需要更加重视满足受众的需求。影响受众对民营传媒公司传播内容选择的因素包括受众个性因素、受众生活方式因素、情景因素和民营传媒公司方面的因素。受众导向的民营传媒公司发展策略重点包括五个方面:民营机制的持续创新、科学恰当的战略定位、媒介产品的研发创新、媒介经营的差异化取向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播学和传媒产业的发展,“受者中心论”已成为传播学研究者和媒介从业人员 的共识。受众,即媒介信息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对媒介传播起着客观 性的制约作用,它决定着媒介传播的内容、风格和发展方向。  以受众为中心,决定媒介经营的首要支点便是受众定位。所谓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 介的目标受众。只有在明确了媒介的传播对象的基础上,媒介才能生产出受众所需的信息产 品,才能赢得受众,最终实现它的目标和功能。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受众就是媒介产品的 消费者,受众定位就是市场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是经…  相似文献   

4.
张雷 《经济论坛》2012,(6):39-41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传统的广电传媒产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浙江广电传媒业应当顺应与互联网技术链渗透与合作的发展规律,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培育广电媒体的网络传播新主体,开展与网络媒体的全方位合作,积极应对三网融合下的技术与业务升级,把握受众需求变化的新特点,以转型升级求生存,以竞合共赢谋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广电媒体和教育机构等主体可以借助于推进互联网相关业务的制度创新,加大对内容产业的扶持力度,培养高素质的传媒创意与技术人才,扩大网络的覆盖面,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推动浙江广电传媒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播拥有了新平台、新载体、新形式,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开发、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媒介路径。聚焦河北省红色文化全媒体传播的生动实践,总结特点规律和创新经验。红色文化传播中仍存在各级媒体协调联动不力、受众个性化需求适配度低、新媒体技术应用场景不丰富等问题。地方主流媒体应扎根本土,通过搭建一体化融媒体传播平台、打造红色文化“IP”、精准服务受众需求、创新智媒应用场景等,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扩圈进阶,发挥红色文化的传播价值和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创新和人性化竞争的方式,是媒体树立社会形象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代表着新闻的传播趋势。基于新闻传播实践剖析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失衡与偏向,强调传播人文关怀须有新的突破,提出在新闻传播中渗透人文关怀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传媒是农业科技传播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农村的不同社区和同一社区的不同媒介,其作用有差异,影响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来自受众,传播内容,媒介自身和传播环境,通过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的整合可以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更好发挥大众媒介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传媒的发展,我国传媒市场由以快速发展为特征的成长期逐步进入到成熟期,新的市场条件对传媒的竞争方式有着深刺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也自然是各媒体应该引以重视的。本文主要阐述媒介形象塑造不足及确立塑造良好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有传媒学者将互联网称之为第八种传媒行业,但更多的学者认为,互联网不是一个单纯的媒体,而是一种整合力量,它利用一个没有界限的传播系统传播所有类型的媒体——印刷品、广播、电影和录音。互联网创造了新媒体产品,也引发了媒体产业的新一轮竞争,在过去30年中,它作为一种媒体传播系统,改变了全世界媒体产业的结构和盈利状况。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信息时代,地方新闻媒体担负着传播地域文化的社会责任,应该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提高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本文分析了燕赵文化的媒介传播现状,根据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借鉴先进省份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提出提高媒体文化传播力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媛媛 《经济》2023,(7):76-78
<正>好的中国故事,一定要在受众中检验,在市场中考验,在传播中查验。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长期通过影视、图书、展览、期刊、网络等途径与全球受众分享中国时代之变、共享中国文化之美。影视是五洲对外介绍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制作了2000多个小时的中国主题影视片,其中与国际主流媒体合拍的电视片超过400个小时,传播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覆盖受众超过30亿。立足中国大地,紧跟时代节拍,与世界分享中国之美。  相似文献   

12.
表达媒体理念和媒体产品核心特征的、长期使用的宣传短句通常被称之为媒体形象广告语。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广告语便是塑造媒体形象的“点睛之笔”。媒体形象广告语的立足点在于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一道可以沟通的桥梁,使受众对媒体产生认识、理解、记忆,并且引发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所以沟通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传媒可帮助塑造国家形象,而国家形象与媒体博弈密切相关,在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博弈的成败既取决于对外传播的实力,又受到传播效果的制约.媒体博弈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谁能争取最大多数的受众,谁就更有把握获得国际舆论的主导权,并在塑造国家形象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Web2.0时代,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交流、互动、分享的人性化元素。社交媒体作为创新媒介形式之一,带给网络用户更加新鲜的体验,更具创意的网络传播应用模式应运而生。汽车营销开始关注网络平台的价值,利用社交媒体良好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受众的高参与度更加有效传播汽车品牌,提升其知名度和忠诚度,应该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方英  张东红 《经济师》2006,(4):193-193,19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众媒介的全球化传播进程加快,境外传媒集团进入中国的步伐更加迅速,运作越来越大。中国传媒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舞台上与西方传媒展开竞争。文章从分析中国传媒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格局入手,探讨提升中国传媒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以及高速度、大容量和极具开放性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开通,传媒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冷战结束后,作为"第四权力"部门的媒体地位与影响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中国,传媒对对外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局限性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传媒市场的竞争,实质就是争夺受众资源.因此,建立和维持与其受众资源的良好关系便成为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本文试图利用4Cs理论,结合宁夏广电总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阐述其如何合理认识电视传媒主体与其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帮助其寻找一条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媒介整合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剖析传媒产业、传媒市场、媒介商品的经济学特征及其对媒介整合营销的影响,探讨了媒介整合营销的概念、特点与基本模式,即媒介整合营销是传媒市场主体,媒介企业通过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内部管理机制,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向市场(受众)传递本企业或产品的完整、鲜明、连贯信息,与市场(受众)建立长期、稳定、良好关系,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具有营销目标多元性、营销活动复杂性、营销对象特殊性、营销手段综合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整合营销的总体思路,即横向整合--品牌战略、专业化战略、多形式的广告策略、跨媒体营销;纵向整合--价值链营销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飞速传播,使媒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并存发展,使信息时代构建媒介企业管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含量、媒介素养,以及这些因素对信息时代媒介企业管理和媒介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陶大坤 《时代经贸》2007,5(8X):156-157
21世纪的媒介市场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无论是面对国内媒体的激烈竞争,还是应对跨国传媒集团的挑战,品牌都是赢取竞争的利器,品牌化发展是我国传媒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而品牌的创建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既需要精心的培育与经营,还需要发扬光大,不断加以创新与延伸,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