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恭尹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其中,屈大均、陈恭尹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成就最高。陈恭尹是广东顺德人,父亲陈邦彦是著名的抗清志士。后来陈邦彦为清兵俘获,坚贞不屈,被处以寸磔极刑。陈恭尹的继母和两个弟弟也同时被害。他本人被父亲的朋友藏于复壁之中,才幸免于难,当时他年仅十七岁。此后,陈恭尹即投入抗清斗争中,为报家国之仇而东奔西走。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叛清,陈恭尹“以名重,为时所指目”,(见冯奉初所撰《明世袭锦衣佥事怀元将军陈元孝先生传》)被逮入狱,关了二百多天。其后  相似文献   

2.
康熙十五年春(1676年),屈大均从桂林军旅回到故乡番禺沙亭乡。如倦鸟归巢,他的归隐之意已决。从这年夏天起,屈大均安坐草堂之上,开始写作《广东新语》。番禺沙亭乡有山曰"覆船"。屈大均就住在覆船山脚下。山上多古松,风来时,松涛与风涛相舂,响震陋室四壁。屈大均于是把山称为"舂山",在宅前悬一匾额:"舂山草堂"。草堂之名,有深意存焉。屈大均字翁山,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就指出:“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七大”的工作方针》,载《人民日报》1981年7月16日。)陈独秀于1920年12月至1923年6月先后三次来到广东。这个时期,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反  相似文献   

4.
编校出版《屈大均全集》,是国家古籍整理规划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我参与了这件工作,感到甚有意义。屈大均(1630年——1696年),字翁山,初名邵龙,号非池,又名绍隆,字骚余,白号冷君、华夫等;为僧时法名今种,字一灵。广东番禺人。幼年时的翁山,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其父屈宜遇,以医书与经史百家相间,课翁山极严,每日数千言,  相似文献   

5.
茶杆竹     
久住广州的人都会听过大街小巷上有人叫卖“茶杆竹”。何谓“茶杆”?人们不明不白,《竹谱》也没记载。据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考证,它原称撑竿竹,别称油竹、白眉竹。常见于广东的西、北江,竹身厚而坚实,可作棚架用材,又因最适合作船上的撑竿,故而得名“撑竿竹”,广州人音转为“茶杆竹”,居民多买来晒晾衣裳,故又称衣裳竹或晒衫竹。  相似文献   

6.
屈大均     
康熙十五年春(1676年),屈大均从桂林军旅回到故乡番禺沙亭乡.如倦鸟归巢,他的归隐之意已决.从这年夏天起,屈大均安坐草堂之上,开始写作《广东新语》.番禺沙亭乡有山日"覆船".屈大均就住在覆船山脚下.山上多古松,风来时,松涛与风涛相舂,响震陋室四壁.屈大均于是把山称为"舂山",在宅前悬一匾额:"舂山草堂".草堂之名,有深意存焉.屈大均字翁山,"舂"音与"翁"音相近,故名"舂山".屈大均知商朝隐士傅说"舂于深岩以自给",东汉隐士粱鸿隐居灞陵山中,为人赁舂.而他历经丧乱,思以耕稼终其身,高舂而作,下舂而息,在"舂山草堂"度此余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制定“十五”发展规划,我省也不例外。未来五年,广东经济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不仅广东人十分关心,也引起其他省、市领导层的关注。就此,我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清代前期广东、福建的粮食消费 明代中叶以前,闽粤两省和国内其他省份一样,粮食消费的主要形式是自给自足。随着明代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萌芽状态的粮食市场。明末董应举论福建:“福建上府多山,而沿海郡邑多咸而少收,故上仰粟于上府,南仰粟于粤,北仰温台,从来如是。”明代广东的开发程度尚不如福建,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是福建的大粮仓。据屈大均《广东新语》、陈舜系《乱离见闻录》等书,广东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往福建,数量颇为可观。吴承朋先生估计:明代福建省自外输入的粮食约有上百万石,他的结论是:“福建省大约可以说是当时自然经济受到破坏最多的省份。”按照吴先生的观点,福建自然经济在明末就有分解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1920年8月,从北京大学毕业返粤的谭平山等人开始着手组织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以《广东群报》作为团结广州进步青年的机关,发展了十几名团员。按着,经过协商,与拥有数十人的无政府主义组织互助团合并,于同年11月在“高师”召开了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这是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前身。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永汉北路(今北京路)19号二楼设立通讯处。后因团员信仰混杂,思想分歧,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1年4月被迫解散。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各地都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又向各地发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通告,要求各地依照团章从速进行建团工作。中共广东支部在谭平山的直接负责下,把广州在“五四”运动中涌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余上同志在《技术经济》1987年第6期上撰文,对本人发表于该刊1986年第4期上题为:《技术经济学还应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一文提出质疑,读后颇受启发,但对其观点却不敢苟同。看来我们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不同意我的下述观点:即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了,还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他尤其不同意我把“发展”二字用于学科本身,他认为之所以出现“技术经济学目前即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这样一种“错误印象”是由于存在客观原因(专业设计人员和技术经济工作者互不通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杨匏安作为“南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杨匏安,1896年生,广东省中山县人。他的出生地北山乡(现属珠海市)与孙中山故里毗邻。早年一度游学日本。当“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祖国大地的时候,在广州任中学教师兼报馆记者的杨匏安开始了步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行程。1919年11—12月,他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马克斯主义》  相似文献   

12.
本地姜唔辣     
古籍记载:夏后“妹喜嗜珍味,必有南海之姜”。远代传闻或有夸饰,未为信史。而“陈皮、老姜、禾杆草”称为广东三宝,却是事实。为何粤谚偏说“本地姜唔辣”呢? 清初,番禺屈大均《广东新语》谓:“新兴多姜,田种者十之三,山种者十之七,其性亦异”。语曰:“在田姜多腴,在山姜多辣。”观此,可以明白“本地姜唔辣”一语的由来。几百年前的俗谚,内容是否合科学,都无碍于谚语的流传。因为它所重者在引申义——自卑心理要不得。  相似文献   

13.
有关企业王朝的说法,一直以来都不绝于耳。这不仅在口传世界里,而且在文字世界里都有声音、都有记载。记得2008年的春节,一位在胡润中国富豪榜上排名前五位的广东企业家(其实称之为房地产大佬更合适),打电话给我(我曾在他企业任过经济顾问),说他正在家里整天看《大明王朝》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14.
闫广英 《环境经济》2011,(11):67-68
199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与其说这是一种预言,倒不如说是那些诗人们在陈述一种事实:他们都承认从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聆听中受益,也心悦诚服地尊其为诗歌中的王者。  相似文献   

15.
李开周 《环境经济》2010,(1):111-112
电影《墨攻》大伙都看过吧?《墨攻》里有个赵兵,大个子,高鼻梁,深眼窝,黑脸膛,长相与众不同,一瞧就是个老外。该老外被梁城人俘虏,小命眼看难保,他一边挣扎,一边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喊道:“我是奴隶!我是被他们抓来的!”这段镜头,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郑英隆 《经济学家》2005,(2):118-119
案头这本《储贷机构(银行)失败处理的评估与政策选择》(陈志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以下简称《选择》),使我不自觉地回到几年前的世纪之交,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导致大量企业破产的现象,我写了一篇短论,题目叫作“经营‘失败’”(发表在《光明日报》2000年9月19日)。写此短文,目的在于唤起一度陷入失败的泥潭中的那些人们,让“失败”的损失通过发现、参与“失败市场”来减少,  相似文献   

17.
1990年,彼得·圣吉(Peter Sense)在其名噪一时的著作《第五项修炼(The FifthDiscipline)》中,对“学习型组织”作了描述。他认为在  相似文献   

18.
黄遵宪(1848——1905)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今天尚能看到的,至少有1,141首。其中《人境庐诗草》十一卷641首;《人境庐集外诗辑》287首;《日本杂事诗》二卷200首,加上定本删去的7首共207首;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中有诗6首;杨佣子先生收藏的《人境庐诗稿》第五至第八卷中有后来编集时删去的15首。黄遵宪出生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一个开明绅士家庭,他的父亲黄鸿藻是一个有正义感、有爱国精神的官吏。黄遵宪生活的年代,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他的家乡广东,又是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较早的地区。后来,黄遵宪曾先后出任驻美、英、日等国的外交官,更多地接触了现代资产阶级的文明。这样的家庭出身、这样的时代环境和这样的个人经历,激发和培养了黄遵宪的爱国精神。黄遵宪诗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经济》2006,(4)
法国人米歇尔·康德苏(MichelCamdessus)1987-2000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董事会主席长达13年,期间正值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多事之秋,他和他所领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和发展。尽管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主席任上退下来已有6年,米歇尔?康德苏仍然非常关注国际金融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崛起自然也在康德苏的关注之列。2005年10月访华期间,康德苏接受了《经济》记者的专访,并为《经济》题词:“我非常赞赏中国中央领导做出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惠氏公司(Wyeth)是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  相似文献   

20.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新经济》杂志社主办、美国惠亚集团独家赞助的首届“岭南经济学家奖”系列活动已经展开。“岭南经济学家奖”旨在构造广东经济学界与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的交流平台,展现广东经济学家的贡献和风采,从而提升广东经济学界在全国的地位。为配合这项活动,从本期开始《新经济》杂志开辟“岭南经济学家奖专栏”,选登一批对改革开放做出了理论创新贡献的广东经济学家的代表作。本期首批选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牧野、廖建祥、郑炎潮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永华、许卓云的五篇文章。曾牧野先生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他的《意义重大的“理论创新”活动——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大讨论”评述》一文,为我们重现了当年广东经济理论界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