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随着台湾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和外汇存底的巨额累积,台湾金融当局大幅度放宽了外汇管制,并推行金融自由化。在此基础上,台湾当局正积极争取把台湾发展成为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一、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一)台湾自1980年相继被迫退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因此,台湾当局欲借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来弥补这种被动局面,提高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3.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拟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4.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金融自主创新能力。文章重点论述了金融创新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动路线.本刊拟分三期发表全文。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枢纽,既可聚集大量国际金融资源,又可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前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正朝着均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有望形成“三足鼎立”“全面开花”的新型格局。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国际金融中心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特别是金融BPO业务的发展背景,分析金融BPO业务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考察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的有利条件,强调按照"高、新、特"的原则,重点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BPO)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金融体制与市场机制,就上海建设离岸金融BPO中心与人力资源供应模式创新的整合问题提出系统、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国际金融中心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特别是金融BPO业务的发展背景,分析金融BPO业务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考察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的有利条件,强调按照高、新、特的原则,重点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BPO)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金融体制与市场机制,就上海建设离岸金融BPO中心与人力资源供应模式创新的整合问题提出系统、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沈婷 《上海保险》2008,(5):23-27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既定目标,保险业是金融三支柱之一,也必须大发展。本文就上海洋山港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国际金融中心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特别是金融BPO业务的发展背景,分析金融BPO业务的功能和发展趋势,考察上海发展金融BPO业务的有利条件,强调按照"高、新、特"的原则,重点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BPO)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金融体制与市场机制,就上海建设离岸金融BPO中心与人力资源供应模式创新的整合问题提出系统、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现在,香港、新加坡均已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韩国、台湾也不甘居下,正努力实施使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划。目前,“四小龙”金融变革的步伐趋于加快,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特点之一:金融自由化措施成效显著 放宽管制,促进经济发展,是“四小龙”近年来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它们通过法律、法规、经济、行政等手段,不断完善金融政策,逐步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自由化,使金融体系得到了显著发展。其中新加坡最为突出,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及亚洲第二大外汇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11.
肖兰华 《上海金融》2019,(12):31-38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云南沿边金融改革破冰启动,提出"一心两区"的建设,确立了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龙头作用。本文列举了云南沿边金改一年来的金融发展动态,同时说明了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的瓶颈,包括薄弱的经济基础、不完备的金融体系、本外币资金的运用不足、发展不足的证券市场。最后对加快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云南沿边金融改革破冰启动,提出“一心两区”的建设,确立了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龙头作用。本文列举了云南沿边金改一年来的金融发展动态,同时说明了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的瓶颈,包括薄弱的经济基础、不完备的金融体系、本外币资金的运用不足、发展不足的证券市场。最后对加快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怡欣 《云南金融》2012,(9Z):43-44
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长期以来制度已比较完善,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法制环境还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要保证上海与国内其他城市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将证交所作为发展重点;要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业务,离岸金融的发展必不可少;而人民币国际化则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宋怡欣 《时代金融》2012,(26):43-44,47
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长期以来制度已比较完善,但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法制环境还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要保证上海与国内其他城市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将证交所作为发展重点;要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业务,离岸金融的发展必不可少;而人民币国际化则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会对一个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陆续提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或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源争夺、无序发展等现象。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缓慢,而中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稳健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主要城市在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带来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金融集聚机制及金融辐射机制,认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将经历从区域金融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路径;最后就如何有效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11,(9):73-73
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时表示,中央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了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目前官方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文章认为,本币的自由兑换决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建成的前提条件,从国际经验看,国内金融中心从来就不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必经阶段,即使在目前,本币在所有国际金融中心的业务中也并非举足轻重。离岸市场已成为所有国际金融中心的主流形式,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前,建立隔离型离岸市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伦敦、纽约和东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条件,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主要是经济金融发展的结果,是经济金融活动自然形成的金融高地,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敦志刚 《海南金融》2023,(12):29-37
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金融生态系统的“稳压器”及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压舱石”,被视为反映全球金融发展的“晴雨表”,在全球资本汇聚、实体经济增长以及创新支持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均遵循“供给引导型”模式的发展路径,即金融业的发展优先于其他经济领域,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催生了相关的经济活跃度,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分析海南自贸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约束条件,并结合海南自贸港全面“封关运作”实际,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