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邢治国 《财会月刊》2012,(15):43-46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本文运用公开渠道收集的中国农业银行1994~2009年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构建损失分布法模型,再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损失分布法是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各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并完善损失数据库,以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日趋扩大,如何实现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入手,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的特点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于我国投贷联动,将我国商业银行参与投贷联动面临的风险及风险控制作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我国投贷联动的现状及我国开展投贷联动的必要性,表明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研究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并在风险分析之后提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最古老的风险种类.但是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理解、认识和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本文针对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其风险特征和风险来源进行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综合性的指导性建议及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其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在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上,需要国家、银行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风险现状及与发达国家风险控制的对比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希望能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全身而退,但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我国一直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文章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的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工商银行作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水平一直处于风险的安全地带,但其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汪文成 《价值工程》2015,(3):168-169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压的市场经济条件作用之下,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风险问题,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造成负面的影响,风险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商业银行经验管理当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国际和国内间的激烈竞争,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资产证券化产生并且迅速发展.资产证券化解决了商业银行贷款流动性的问题,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然而,资产证券化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存在问题和风险.文章以资产证券化为切入点,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契机和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实例分析了其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警示与启示,最后提出了规范资产证券化、防范资产证券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的一些对策,总结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性思考,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风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提出了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要求,为探索降低操作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体形式以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防范与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对策,对降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银行都开展了企业信用评级的工作,央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也为数亿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为个人信用评级建立了一个基础平台,然而,有关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评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着重探索了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这也是商业银行的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武振昆 《价值工程》2014,33(33):157-158
商业银行肩负着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重任,但银行同时也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冲击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对其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是极其重要的。本文试着采用静态指标法从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两个角度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进行度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de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ince 2004,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have undergone remarkable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lending activities to universal fee-based activ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 of diversified operation on bank credit activities. We find that diversification can reduce pre-loan risk but increase post-loan risk. Besides, enhanced disclosure requirement of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can mitigate pre- and post-loan risk under diversified operation. Additionally, in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where government function is primary, diversification reduces both pre- and post-loan risk.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 of diversification in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which are more government-led.  相似文献   

13.
银行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为主线,分析了COSO-ERM框架,按八大模块提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按ERM框架分析虚假按揭贷款,指出防范和化解国有银行风险应引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4.
王星 《价值工程》2012,31(1):144
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预警的缺失。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选取12个市场风险预警指标,并结合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预警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为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城区特征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决策.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城区特征判断一个城区的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进而确定对该城区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或拒贷率.通过分析国外城区特征对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决策的影响机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城区特征进行住房抵押贷款决策具有合理性,建议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城区住房价格波动率,并建议政府限制中低收入城区商业银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增加,对此,商业银行要未雨绸缪,为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并推动其发展,商业银行只有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战略,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应对中外银行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7.
张玲 《价值工程》2013,32(1):152-153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操作实务和量化指标控制出发,研究关键控制点和监管的核心指标,并且关注未来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风险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风险防范。从而改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风险管理(ERM)角度利用Logit模型构建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模型,并使用上市银行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所构建的预警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价值工程》2012,31(24):190-191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为研究基础,在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The 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 (NCD) is a major financial instrument in China; the value of outstanding Chinese NCDs was approximately RMB8 trillion (equivalent to USD1.2 trillion) in mid‐2017.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Chinese NCD, including its effect on 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and money creation.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CD in 2014 influenc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cy rate and the lending rat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from the policy rate to the lending rate of commercial banks improved subsequently. However, this process has also been accompanied by maturity mismatch, increasing leverage, and decreasing credit ratings for the assets of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nsequently, systemic risk in 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 ha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