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的缺陷是活劳动范畴的非历史性.马克思完成从本质上认识活劳动如何形成价值时,活劳动范畴达到了思维的抽象便停止了,没有把活劳动从抽象再上升到具体,这就造成了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缺乏能够与现实的具体相对应的关于活劳动的思维的具体,解释停留在本质上而对现实缺乏解释力.创立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的第四个原理,即劳动价值形成方式原理,将活劳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揭示活劳动的历史性,用以从形式上说明活劳动如何形成价值.  相似文献   

2.
价值究竟是由什么创造的问题一直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只有抽象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前者从马克思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和价值的定义出发,来证明马克思价值源泉理论的正确性.后者不是从马克思的定义出发,而是从价值生产角度来考察价值的源泉问题.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对能量守恒原理的认识,因为从一定角度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原理的一个应用.借助于这一原理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即持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只着眼于个别企业的价值生产,而忽略了价值流和劳动流的形成过程.事实上,一旦从一定时间内价值和劳动的流动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价值只源于抽象活劳动,而与物化劳动无关.  相似文献   

3.
狭义劳动价值论与广义劳动价值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价值范畴特指商品价值,只有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抽象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必须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论点。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是在马克思商品价值框架内,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二是扩展商品价值范畴,使狭义的商品价值向广义的产品价值或经济价值乃至贡献价值或社会价值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时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它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学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针对的反击,虽名有些合理之处,但也均陷入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和形式主式误解。  相似文献   

5.
劳动生产力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抽象的命题.在《资本论》的阐述中,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具体体现.在市场价值这个层次上,超额剩余价值就失去了其自身与本企业劳动的联系.此时,超额剩余价值有两个来源:一是由于个别企业的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所带来的剩余价值的增加;二是来自于同一部门内部其他企业的价值转移.但随着竞争从同一部门内转移到不同部门之间后,市场价值也随之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这一阶段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社会总剩余劳动,具体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价值转移.而“成正比”理论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价值规律的不同理论层次.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前提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前提的对比分析,具体阐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例题既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现实社会的商品中抽象出“价值”,并指出,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阐述了价值决定的一般性意义或价值决定的第一个层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给出了价值由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论述价值决定的一般意义时舍象掉了竞争等因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首先应当全面、准确地把握他的理论,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离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离开了他的理论逻辑,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丧失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 ,如马克思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范畴、活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解读 ,这对明辨理论是非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 ,价值的本质是物化劳动的抽象 ,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的本质。但是 ,在不同的商品经济中价值的本质会有不同的规定。所以 ,价值本质的完整理论应当包括适应于所有商品经济的价值的一般规定和适应于不同商品经济的价值的特殊规定。马克思说明的仅仅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本质的特殊规定 ,它远不是价值本质理论的全部内容。我们认为 ,价值的本质是劳动交换关系的抽象 ,这是价值本质一般 ;价值是物化劳动的抽象 ,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价值本质特殊 ;价值是流动形态劳动的抽象 ,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价值本质特殊 ,这才是比较完整的价值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10.
论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在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献晖 《经济评论》2006,(1):13-17,51
准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真正内涵,是正确理解与应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关键。理论界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分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无论哪种观点,都面临着理论上的重大障碍。论证表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理论到现实、一般到特殊、抽象到具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价值理论研究是现实赋予的重要课题 ,本文依据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从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争论的焦点入手 ,对价值决定、与之相伴而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价值与分配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进行了介析 ,并提出了笔者的理论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的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关于价值创造的问题.通过深入地剖析,以证明在当代社会生产中,活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同时,对马克思关于生产领域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说法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充分展现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科学的,又是狭义的;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是庸俗的,又是宽泛的。价值范畴从广义到狭义可分为观念价值、贡献价值或社会价值、产品价值和商品价值。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科学性,并借鉴西方经济学价值论的宽泛性,使劳动价值论由狭义向广义发展。其发展的途径是:先由狭义的商品价值向较狭义的产品价值或经济价值发展,然后再由产品或经济价值向更广义的贡献价值或社会价值发展。根据贡献价值或社会价值这种广义的价值范畴,就可以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说明MPS与SNA两种不同核算体系并轨问题,但这时的价值范畴已经超出经济范畴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实践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真理的相对性就更明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就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发展过来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发展观以燃烧中的氧气的发现为比喻有个具体生动的描绘,他说马克思是“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他认为,这里摆在他面前的不是无燃素气体,也不是火气,而是氧气,这里的问题不是在于要简单地确空一种经济事实,也不是在于这种事实与永恒公平和真正道德上突,而是在于这样一种事实,这种事实力定要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并且把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生产的钥匙交给那个知道怎样使用它的人,根据这种事实,他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经济畴,正象拉瓦锡根据氧气研究了燃素说化学的各种既有的范畴一样。马克思的这个发展观也应该是我们的发展观,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提出我们的问题来,并加以研究解决,推进发展,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是这样,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必然是继承其科学内核的发展,不能随心所欲,凿附会,就象是只能老树抽新枝,而不能自生藤蔓去缠绕攀附以冒充本体一样,我们既要尊重马克思,也要尊重现实,所谓尊重马克思,就是尊重马克思的原话原意,不论对与否,他怎么说的就怎么说,不要夸张虚褒,也不要回避遮掩,更不要肆扭曲改造,所谓尊重现实,就是尊重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都要立足于现实,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肯定只有人类的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这就是说得非常明白的,不能因为今天要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了,就说《资本论》里本来就讲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也一样创造价值的,这就荒诞无稽了,这不是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而是以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马克思的理论,又要借马克思的名义,学术讨论崇尚平等与自由,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研究见解,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他人的理论,但不能强加于人,特别是故人,本是马克思明白反对的理论硬要说是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应用一系列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形式的商品经济而创立的唯一科学的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一系列范畴、规律和原理都是一些最基本、最一般,同时又是最本质的规定,因而它可以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那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和希望用其他形式的价值理论来补充、乃至取代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主张是错误的。当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仍要发展与创新,但这种发展与创新必须是在坚持其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尤其是要坚持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只有在这个限度内来探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才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永正 《经济学家》2003,23(4):13-18
教育现代化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劳动力价值形成方式;劳动力价值并不完全由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受教育者支出的隐含劳动形成劳动力的新价值。这就使得商品的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化劳动力的培养过程中“隐含劳动”的支出先期凝结成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是这种知识化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活劳动的支出当期凝结成商品的价值,这两部分活劳动的支出统一形成商品的全部新价值。商品价值形成的趋势是,商品价值的越来越大的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人力资本的实质就是这种隐含劳动的累积。人力资本增长就是劳动力价值增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延伸和应用,认真学习并运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理论来研究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突显出了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所在——四论现代科学劳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征 《当代经济研究》2002,(11):33-37,62
通过反复学习研究和不断思考,作者提出了“现代科学劳动”这一新的本质性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是在运用马克思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理论范畴和新的理论体系的一种尝试。运用这一范畴,可以说明高科技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新的本质和一系列现象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理论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理解仅局限于《资本论》,结合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著作中对货币及资本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社会劳动”概念是“价值”的核心;货币首先是“社会劳动的代表”,然后才是价值的表现;货币必然要转换为资本;资本追求增殖和无休止的流通、运动的属性,才会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普遍的、频繁的交换关系,这才是马克思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劳动交换关系”;也只有这种经常的、有规律的交换行为所实现的价格水平和运动趋势,才会是、同时也必然是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价值”不是实际的、真实的活劳动,只是对社会分工、劳动交换关系和市场运动结果及趋势的一种说明,它是马克思创立的一种认识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它表达了马克思对平等的劳动关系的向往,对劳动的尊重和在终极意义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技术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劳动者的活劳动,而不是作为活劳动结晶的物化劳动。不管物化劳动以什么形式出现,它在生产中只能直接发生价值的转移,而不能创造价值。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少先进企业由于优等的物化劳动的采用,出现了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数量大大减少,许多知识型企业甚至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这些大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企业,在劳动耗费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却生产出难以数计的庞大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