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既是民生大事,又是国之大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文章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内涵之维、困境之维、策略之维,阐述了“三全育人”理念对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的价值作用,指出了“三全育人”理念下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的现实困境,并聚焦教师、学生、环境3个层面,构建“全员”就业育人保障体系、“全过程”就业育人行动体系和“全方位”就业育人协同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提供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真切有效地贯穿到高校办学、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重要育人环节。图书馆作为党建研究的资源库和重要宣传阵地,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政课的重要“延伸课堂”,具有重要的育人意义,因此要积极构建图书馆党建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推进图书馆党建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才能切实有效地落实和提升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以及思政课育人工作的质量,使二者发挥出最优合力效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能推动社会全方位发展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汪淑娟 《理论观察》2014,(8):148-149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社会,参加具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党的十八报告中也再次提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如何增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杨勇  何萌 《新西部(上)》2007,(10X):137-137,13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经过多年的成功实践后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在高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深入。但个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发挥,该文旨在分析个人社会实践的现状和成因,提出推进个人社会实践的方法,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嫣然 《黑河学刊》2023,(6):118-123
从系统耦合理论的角度考察,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幼儿园的教育系统、家庭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教育系统之间存在互动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前“家园社”协同育人存在“家园社”协同育人耦合度不高,耦合协调度不强,时间、空间耦合度不畅等问题。“家园社”协同育人实现耦合的关键在于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最大合力。基于此,提出策略可以统一教育系统目标,实现系统耦合;优化“家校社”发展,促进系统间相互耦合;提高“家校社”时间、空间耦合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视角下,从高校“三困生”群体着手,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面向“三困生”群体提出有效育人举措,以期帮助受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推动辅导员将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使受助大学生激发个体潜能,明确大学定位,树立人生规划,逐渐摆脱“三困生”状态。  相似文献   

7.
张全峰 《魅力中国》2010,(33):252-253
实施“兴边富民”工程要着力推进“文化兴边”战略,既要全面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水平,也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边疆民族地区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的新途径。教育发展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教育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要着力提高各族人民素质,不断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而有效地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既是实施“文化兴边”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文化兴边”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边疆民族地区要更加突出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勤工助学活动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培养人、锻炼人的同时承载着资助学生的功能。而现实中,勤工助学工作在较好地完成了对学生资助功能的同时,则对勤工助学的育人目标、育人内涵、育人主体认识不足。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根本在于育人,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主导,实现思想扶助与经济扶助相统一;坚持以育人为内核,实现实践锻炼与全面培养相统一;坚持以育人为原则,实现重点帮扶与全体教育相统一。应从拓展实践内涵、坚持德育要求,强化管理育人、加强心理引导等方面落实育人措施,切实增强勤工助学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瑞萍 《老区建设》2009,(14):61-62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一所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良性循环,推进高校图书馆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为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服务。文章就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从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分析过程中结合了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实际,提出了可行性的工作预案,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心理育人融入资助育人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资助程序有待完善、育人内涵凸显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心理帮扶有待深化等现实困境。应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构建精准化资助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学生成长发展机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实现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变;注重课型教改,实现从“单课型”到“多课型”的转变;扩大课堂空间,实现从“一个课堂”到“两个课堂”的转变;了解学生特点,实现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重视教师主体,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品德教育、学习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在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方面进行了尝试,发现班主任作为学生品格教育的“父母”,学业教育的“导师”,创新导向的“专家”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在培养应用型机械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育人工作,对于促进高校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勇  李宁 《理论观察》2013,(12):172-173
实践育人既是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结合大连外国语大学实际,对实践育人的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讨,高校可以通过丰富和健全实践育人模式推进实践育人深入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引领作用、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形成有效协作。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是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境界,助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新抓手和加强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的新举措。通过加强统一领导、提升激励效能、强化科学评价等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5.
“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是推动高校进一步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的重要载体和必要途径,是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四史”教育育人功能,对于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职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四史”教育知识体系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要把准“四史”教育育人的针对性、主体性、导向性、实效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四史”教育育人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6.
易班作为教育部推出的新媒体教育教学平台,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学生党支部建设推动高校红色育人工作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新兴载体的出现使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无法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要求高校不断创新党支部教育管理工作。文章以“易班+红色育人”工作实践探索,通过云南某高校搭建网络学生党支部“先锋支部e站”平台工作实例,以期为高校易班网络平台红色育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公益社团为载体的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公益性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作奉献、受教育、长才干,公益实践活动成为“实践育人”理念的良好载体。文章基于对“实践育人”基本内涵的理解和学习,对以公益性社团为载体的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作了一些探索,以期更好地发挥公益性社团在大学生“实践育人”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秋惠 《理论观察》2022,(12):142-145
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较好地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等多种资源,在多项空间领域和各类学校教育平台上进行探索,形成多维度的资源学习系统。大学生学习问题与心理困境相伴而生,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当前大学生学习问题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的视角,以“心理育人”机制为抓手,结合学校发展背景,探索能够提升学生学业质量的新路径,提出可发展持续性的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成效举措,同时,通过心理育人的实际举措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改善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加快学校“三全育人”的步伐,促进大学生成为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精神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理工科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载体平台和育人素材,为理工科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突破口、拓展了新路径。文章提出,挖掘科学家精神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库,以“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理工科高校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20.
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少数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不同的宗教和语言文化,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了解不够深入,而且传统文化教育中很容易忽视民族文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本文结合普洱市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文化教育状况,主要阐述了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