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后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基于大学生求职就业心理健康状况,高职院校需要在就业指导课中融入心理疏导方面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就业自信,助力大学生在职场中充分展现自我,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意识,顺利推进其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由“统包统分”就业模式转变为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就业机制,加上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课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未来趋势入手,对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社会、学校、企业和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求职择业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时期,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能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搞挫折能力低的就业心理特征。这种心理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大学求职就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排除毕业生心理障碍,纠正错误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大众化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高等教育刚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就遭遇到就业难的问题。作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院校培养模式雷同,造成大学毕业生同质竞争和结构性剩余等因素有关,但关键问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就业能力低的原因,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楼晓英 《经济师》2007,(7):135-136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中反映出的人才结构与市场匹配性差的问题,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文章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供给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提出高校教育要从供给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重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市场检验及“产品”施销等环节的工作,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董琦 《时代经贸》2010,(24):265-266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多,产生“就业难”的现象,北京市作为高等学府云集的首都,在就业问题上也不例外。但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多是结构性的,表现为“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不符合实际的就业观。本文主要结合调研数据,阐述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几种误区,从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这些误区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一凡 《经济论坛》2005,(24):53-54
一、就业不足问题的成因 (一)自身因素1.个人择业观念的偏差。大学毕业生们身处的环境逐步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择业态度。我们应该承认大学毕业生高期望值的择业观是为了实现个人抱负,而现在影响就业率的主要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们在丧失了曾经由国家包分配的“天之骄子”的社会地位后,仍然怀抱着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及很多不切实际的梦想,他们的想法、期望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和错位,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现实面前,感到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生就业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认真理性地总结分析现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成因及后果,并提出一些可行的防范和教育措施,对加强高校人才“出口”效率,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和谐的就业市场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大学生就业持续面临着压力.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了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新趋势.创业是就业之源,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的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在中国,随着”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子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产生很大的变化;新职位的涌现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校虽然在扩招,但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扩招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相似文献   

11.
李楠 《时代经贸》2009,(11):190-19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重,“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概括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就业难是不是国家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呢?我们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同期增长64万人。而另据报道,2007年走出校门的495万大学生中有30%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方面,社会中存在岗位空缺,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去填补;另一方面,广大的毕业生淹没在“就业寒流”中,使大学生就业“急速降温”。从某种角度来说,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逐步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日益频繁.本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逐步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日益频繁。本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信息》2006,(7):39-39
一、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的演变 (一)从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上来看。 恢复高考后首批毕业生和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毕业生就业均由国家统一安排。进入九十年代后,就业方式开始向国家分配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许多毕业生已由被动的接受工作分配转为主动寻求工作。由于当时大学生对社会来说仍为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企事业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相对也不是很高,所以在当时择业现象并不是很普遍,“就业”也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随着大学生分配政策的调整,国家不再负责安排毕业生就业;加之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急遽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骤然加大了。九十年代后期,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主择业”、“求职”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虞盼辉  胡至冰 《时代经贸》2012,(16):44-44,47
大学时代作为人生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能使承载着伟大使命和责任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商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的不蓖因素错综复杂,加之,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这将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环境的培养和氛围的影响,需要一块能孕育无限希望和前进动力的沃土,能让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完成一次精彩的人生转折,这不由让人想起了那座具有“转折之城”之称的贵州省遵义市,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择业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面对市场经济的人才竞争,以及用人单位的“挑剔”,许多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焦虑、自卑、困惑的心态;以自我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中心;以眼前利益为标准,而不是以是否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利为标准;过分相信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金钱的作用,重“关系”而忽视主体素质。解决其存在问题的对策:如何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强化自主意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时代作为人生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能使承载着伟大使命和责任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商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诸多的不良因素错综复杂,加之,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这将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环境的培养和氛围的影响,需要一块能孕育无限希望和前进动力的沃土,能让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完成一次精彩的人生转折,这不由让人想起了那座具有“转折之城”之称的贵州省遵义市,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20.
冉美丽 《经济论坛》2011,(9):173-175
2011年,河北省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达到33.4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人才市场作为供需的桥梁,其功能发挥不充分,难以满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现实需要。本文结合当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及人才市场现状,透析问题及原因,挖掘市场潜力,扩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提出人才市场发展思路和促进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