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全育人”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是“大思政”工作的深化与新的尝试,通过解读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目前的现实困境,并从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融合能力、注重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完善课程思政指标考核体系四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思路与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共育的共同目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由此衍生,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与目标。在高校中开展课程思政构建“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发挥不同学科中的思政教育价值,促使学校全体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形成协同效应,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英语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应从“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内涵出发,领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视角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潜移默化地培养具备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国际视野双语人才。  相似文献   

4.
资助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立足全员全程全方位导向,为资助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资助育人的边界和路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至今,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机制局限、主体受限、形式有限的现实情况阻碍了育人成效的发挥,唯有推陈出新,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依托、聚合“家校企”多元力量、推进物质精神双向激励、协同打造“授人以渔”的长效发展体系,才是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新时代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逸青  张亚萍 《经济师》2023,(5):159-160
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恰恰也是党建育人所要解决的客观问题。在剖析高校党建育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党建育人功能优化路径,不仅促进高校党组织育人育才新模式的创新,还对开创高校党建育人新局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为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政素养,使其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考量。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强化思政教育整体成效,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以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阐述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分析协同育人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剖析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智能材料》的进行了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针对思政教育内容不足、思政教育融合困难和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通过重新修订课程目标、重构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将课程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学全过程。以《智能材料》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例,具体从人类文明、材料发展史、科技前言、安全教育等四个维度挖掘了适于思政教育的元素,从多角度提炼了《智能材料》知识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何宁 《大陆桥视野》2021,(22):122-123
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最新方法的有效贯彻,本文加强了对三全育人相关理念的重视和研究,并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网络技术普及背景下,思政教育模式的具体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志和创造能力的时代新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专业教育相融合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应对人才缺失、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为专创融合提供从育人主体、过程、方位的指引,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原则与对策,完善运行机制与科学体系,从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敢创敢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张凯  李静 《经济师》2024,(3):209-211
文章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落实“大思政课”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统筹:课程与课程的统筹、教材与时事的统筹、教学与实践的统筹、教学与创新的统筹、师资与培训的统筹。探讨了在“大思政”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在育人体系中的新使命。新时代建设大思政课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强化实践性和实际问题导向,倡导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个阶段。高校应坚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构建协同教育机制,实现全员育人;构建衔接机制,实现全程育人;构建整合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大思政”格局建构是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也是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高校应从组织格局、工作格局、生态格局出发,通过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呈现、多维度耦合的“大思政”格局建构路径,汇聚多方合力,促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李晓萌 《经济师》2024,(4):200-201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开始进入教师研究视野。在专业课程中融合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实现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基于此,文章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外语翻译专业课程融入红色文化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意识形态教育复杂性的体现,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前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要素及教育理念无法有效衔接,与专业课程无法有效协同,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应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自上而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常态化师资互动、促进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协同育人、健全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机制四方面,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美展现出来,培育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石英 《经济师》2022,(5):175-176+178
“三全育人”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实施、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措施。文章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的学习认知、生活习惯和就业规划等现状,根据调查分析提出了“6541”成长成才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11)
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三全育人",充分挖掘各部门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后勤部门也应积极发挥服务育人功能,寓教育于服务之中。文章主要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从高职院校服务育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三全育人"与后勤服务的关系,分析后勤服务的功能和育人策略,并结合本校实际,阐述了后勤服务育人的实践成果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7.
高勇 《大陆桥视野》2022,(10):82-85
高校劳动教育应当借力国家教育政策支持,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搭建家庭学校互动平台,完善“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尊重青年学生接受规律,取得政府、社会、家庭、学生的多方支持和全力配合。同时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路径,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家庭生活和社会服务,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创新创业、家风传承、感恩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水乳交融,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专业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思政元素既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又要选取恰当的切入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汽车配件与管理”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育人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与融入点呈现出来,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刚 《经济师》2024,(3):193-194
本科生导师制是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师生深度交互式人才培育模式,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关键措施,对于推动本科生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开展情况为例,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工作实效为原则,立足形成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本科生导师制长效机制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健全完善学生学业帮扶机制,推动学校学分制改革试点,在新形势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践学生成长成才为载体,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坚持以德育人的理念,使思想政治课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