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研究——以河南省陕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陕县2个土地整理项目、4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陕县土地综合整治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并构建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如下结论:土地综合整治效益优于土地整理效益、经济基础是土地综合整治效益高低制约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内涵及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与模型,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技术路线,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耕地保护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定边县红柳沟镇高圈村、贺圈村、沙涧村、羊圈村和张兴庄村5个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残次林土地综合整治,年净增经济效益56.74万元,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优越。  相似文献   

4.
裴炳和 《山西农经》2023,(21):102-10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形势下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助推器”。德化县龙门滩镇存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空间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针对整治区域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估,提出启用“土地整治+”模式,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中心联动生态环境、相关绿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开发以及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龙门滩镇水系、人居环境、交通环境等,推动当地生态治理发展,打造生态文明的新龙门滩镇,加快推进龙门滩镇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内涵及评价内容的基础上,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分值加和法,构建了江西省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评分标准,更具有操作性。作者以江西省2010和2011年度土地整治示范建设147个子项目绩效评价为例,从项目绩效目标、项目资金情况、项目管理情况、项目产出情况和项目效益情况5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另附一票否决项作为附加指标,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完善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体系,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工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江西省2010和2011年度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绩效等级良好26个,占18%,其余为合格,无优差等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土地整治是实现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举措,该研究借助地图、统计和实地调研数据从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排灌条件、生态防护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系统,评价土地整治成效。[方法]评价系统借助专家打分赋权,各指标借助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整治成效借助熵权Topsis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评价指标差异较大,耕地连片度的变异系数高达61.92%,说明工程实施前后田块破碎度变化最大,其他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2)专家打分显示道路通达度工程实施后得分增加72%,增至86分,其余指标得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幅为35%。(3)土地整治评价值最高区域(Ⅰ级)位于县城周边辐射的中部地区,北部明月山和南华山山脚所在浅丘平坝区,占比53.42%,呈"H"型分布格局。Ⅱ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两山所夹槽谷区和中部的浅丘平坝区,占比28.04%,呈单核状分布格局。Ⅲ级区域主要分布南部鹤大台地区,占比仅为18.54%,呈面状集聚分布。[结论]通过垫江土地整治成效评价发现,熵权Topsis模型所得结果具有客观性、易操作性,对于后续土地整治评价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整备运作机制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在高度城市化区域尤其明显。城市土地整备是挖掘城市土地潜力,优化用地结构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途径。但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目前关于土地整备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本文以深圳市土地整备实践为例,从探讨土地整备内涵入手,研究了土地整备运作机制及运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推动了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初步成效保护耕地资源,落实占补平衡政策。自2004年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2.9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为例,对国土空间规划和整治项目如何有序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激活人口、土地、产业等乡村发展要素,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和平台。文章总结了土地整治的历史演进及概念内涵,阐述了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的内在联系与互馈关系。在此基础上,立足乡村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和功能定位的差异性,在“功能导向—确定目标—实施路径—提升功能”逻辑框架下,提出了面向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存续提升5种不同乡村类型的差异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对土地整治项目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单个效应上,很少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经济-土地整治-生态"联动系统进行综合研究,而"动力-压力-状态(Motive-Pressure-State,MPS)"框架能很好地揭示这一系统工程的链式关系。本文构建基于MPS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GIS、Fragstats和障碍度模型,对广西钦州市辖区已竣工的6个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期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MPS系统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效应计算和评估方法可行;(2)钦州市辖区已竣工的6个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以中低等级为主,准则层障碍因子主要为土地整治压力系统及生态景观状态系统。指标层障碍因子主要为土地产能提高值、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模、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额及生态服务价值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剖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逻辑、关键问题和主要关系,以期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遵循人地协调的共生逻辑、综合治理的系统逻辑、城乡统筹的整体逻辑、生态文明的价值逻辑、供需匹配的实践逻辑和以人为本的民生逻辑;(2)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存在目标偏差、试点选取行政倾向明显、公众参与不充分、“全域”特征未彰显等;(3)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多类导向、多元要求及多面问题,辨析了要素与系统、项目与整体、农业与产业、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整治与规划、效率与正义、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9对关系。研究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兼具工程属性、管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从基本逻辑、关键问题和主要关系进行全面解析,有利于系统理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理论研究对整治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元市苍溪县经济情况的研究发现,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主要靠的是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对县域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展现出绿色发展的精神面貌.苍溪县土地整治措施有采用规划土地整治项目和产业园建设、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等.此外,土地整治还应该因地制宜制定方案、保护生物景观多样性及发挥后期效...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流转功能损失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探寻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义乌市制定的"集地券"流转模式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发展权空间转移,通过"集地券"形式获得的宅基地增值收益约为1152元/m2;宅基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补偿宅基地居住保障、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约为234元/m2;基于发展权和功能损失角度,义乌市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比例为40∶11∶49。研究结论:建立在基准地价基础上对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价值进行分配,并结合宅基地功能损失补偿农民体现公平原则,也接近地方政策规定及实际分配比例,符合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日,农业部一位负责人宣布,2011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将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有望实现八连增。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省粮食生产也连创丰收奇迹,全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夏粮总产连续8年增产创历史新高。是科技给农业带来了支撑和提升?是各项惠农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西省现有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筹集途径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现有资金筹集途径存在以下不足:(1)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筹集途径单一;(2)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筹集途径仍然依赖中央新增费;(3)复垦投资和其他社会型资金没有形成规模,并缺乏可循的筹资规律;(4)土地整治项目所筹资金较少用于土地复垦。完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筹集途径的建议:(1)拓宽筹资途径,改变筹资途径单一的现状;(2)增加地方政府资金投入金额;(3)拓宽社会资金筹集途径,丰富土地整治项目筹资途径;(4)适当增加土地复垦项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了固碳制氧、净化空气、气候调节、蓄水能力、水土保持、农业观光旅游等6类指标,采用市场评价法、成果参照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等定量化评价章丘市绣惠镇土地整治项目区整治前后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整治后项目区生态效益比整治前增加了163.53万元,在所选定的6个指标中,除蓄水价值减少外,其余各项生态价值均增加,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增加项目区的生态效益,但也要警惕生态系统的逆向发展。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以及后期管护阶段,要将生态效益理念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做为切入点,来探讨安徽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协调性指数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和综合评价法。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果:2000~2011年间安徽省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从2007年开始土地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并在2011年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总体上看,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从2000年的极度失调衰退阶段上升到2011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