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文化与国家行为——江忆恩战略文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忆恩的战略文化理论属于单位层次的建构主义研究,作者认为其主要解决了3个问题一是确定战略文化的定义;二是通过分析某一国家战略传统形成时期的重要文献来验证某种战略文化的存在;三是验证战略文化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江忆恩的研究在理论设计上是具有开拓性启发意义的,但是经验验证存在严重不足,与其战略文化理论的概念前提产生了矛盾,甚至最终动摇了其理论自身的基本假定。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不断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和收入公平分配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是否能够促进企业内收入分配均衡并提供有益的启示?文章首先对儒家文化所产生的企业内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基于 2007-2020 年 A 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内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准确测算,同时手工整理出唐代至清末存在过的书院位置信息与数量,并与上市公司注册地位置匹配以表征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最后,综合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企业内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对企业内收入不平等有着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儒家文化的影响越大,区域信任度和公平感则越强,企业内收入不平等程度越低。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抑制效应”在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弱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和民营企业中表现不明显,并且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减弱。研究结论从正面肯定了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为缩小贫富差距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为推动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涉农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儒家文化视角考察非正式制度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得出,儒家文化会促进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交互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正式制度环境与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在影响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选择上存在互补关系;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外来文化削弱了儒家文化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选择的促进作用;基于不同农业产业链环节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多元化战略的促进作用在中游涉农上市公司中更显著;基于产权性质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多元化战略的促进作用在民营涉农上市公司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婷  徐鸿昭  朱沆  包贤锐 《南方经济》2018,37(10):69-91
传承和转型是当今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两大命题,不少家族企业寄希望于通过传承来实现战略转型,然而二代继任者的战略变革往往阻力重重。现有文献多关注继任者的变革动力,少数关注阻力的文献也多归因于经济动机,不足以深入解释代际传承过程中战略变革面临的复杂冲突。文章引入社会情感财富(SEW)观点来分析华帝股份代际传承过程中战略变革障碍的变化,借此来拓展SEW的观点。我们将案例分成一代控制、两代共治和二代控制三个阶段来分析一代战略决策者的变革障碍、一代之间对于战略变革的分歧、一代和二代之间战略变革的冲突,发现(1)原有战略实施中形成的决策者与利益相关者的情感关系会阻碍战略变革,决策者对原有战略实践的投入会形成对它的情感及持续承诺,也会阻碍战略变革;(2)一代成员追求不同的SEW会导致一代(泛)家族成员对二代及其推动的变革形成不同态度,阻碍两代共治下变革的推进;(3)继任者缺少与卸任者共同的SEW减少了其推行激进变革的心理障碍,一代共同SEW的弱化导致其合作瓦解,为二代推行激进变革扫清障碍。上述发现揭示了细分SEW对于从个人层面分析家族内决策冲突和动态变化的价值,也提示了SEW的动态性和作用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制度压力、利益认知和国内结构三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了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的内化。通过对中国国内的认知变化、制度改革、立法支持和政策实践等四个层面的发展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后作者认为,随着中国与国际气候制度的互动不断加深,中国对气候变化治理的认知趋向于积极,并且建立了一系列与国际气候制度相对接的国内机构,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规章,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试点工作。上述层面的变化说明,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内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合作者。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是一部浸透了儒家文化思想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在文中着重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精神。文章从分析《白鹿原》中朱先生、白嘉轩、黑娃和田小娥等人物形象来印证儒家文化精神彰显下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向莉  熊肖雷 《科技和产业》2024,24(13):159-165
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主体。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05—2023年国内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核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以及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成熟的作者合作团队;研究热点可归纳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与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返乡创业研究3个方面;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迁移、回流意愿、内生增长、城乡融合方面。  相似文献   

8.
文章概述了儒家文化的内涵,阐述了儒家文化的特征以及儒家文化在当代的意义,探讨在儒家文化的传承影响下,如何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建设的策略:转变观念,提高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健全公民道德建设机制,完善制度;丰富活动,重视德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克劳塞维茨战争哲学的视野出发,审视在中国战略理念传统方面影响最久最大的《孙子兵法》,论述在战略精神和外交意蕴上与之契合的、汉帝国前期的外交防御和朝贡和平。接着,凸显中国另一类古代战略传统,即彻底歼灭和决战决胜的大规模远征。随后主要概述明朝中期儒家战略的得胜和中华帝国的军事衰落,前者显露出孙子式战略的压倒性显赫地位的政治文化基础。进至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揭示和深切理解他的孙子与克劳塞维茨结合式的战争和战略方式,连同他的战略缔造和贯彻的活的灵魂。最后,在中国悠久传统的背景下,论析当代中国大战略的复合性内涵,并且提炼出对中国战略史和外交史饶有意义的几项深层道理:力量对比变迁与战略形态变迁之间有结构性因果联系;中国在深刻的文化意义上更易倾向于孙子式的或儒家的战略传统,连同其裨益与弊端;这种战略倾向有其复杂的外交意蕴和一贯的优先主题,即争取代价最小化而非收益最大化;因而,中国较难胜出的自我挑战较经常地在于,必需之际能够正面攻坚,以至决战决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着意义深远的调整 ,包括对国家身份的再定义 ,对战略文化的再建构 ,对安全利益的再思考 ,表现出负责任的体系内大国、合作型战略文化和重视相互安全等重要特征。这些调整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思维 ,推进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 ,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际社会成员的合作关系。本文从国际政治社会理论角度就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提出三个假设 ,并对其做出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战略文化是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视角,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视角并未被充分理论化。作者从梳理战略文化概念入手,根据战略与文化的本意对战略文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借鉴系统论成果的基础上,以辩证与历史的方法分析了战略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变革机制,认为战略文化演变机制的核心范式是"实践-认知"的动态统一过程。作者提出,在普遍意义上,战略文化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国家性与阶级性、主体性与多元性以及区域性与全球性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帮文化特征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概括了商帮的发展历程,从商帮和商帮文化定义入手,以儒家文化为依据,探讨了商帮共同的文化特征,并根据地域差异的特点分析了商帮独特的文化特征,而且比较了当今中国五大新商帮文化因子,并提出了商帮文化今后研究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贡献,分析了实施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需要解决的若干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规范国内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国内结构的不同,不在于国内文化与规范的匹配程度是否较高,也不在于国际组织的教育作用,而在于国家是否在与国际机制的互动中其某种需要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或是激发了一种积极的国家利益认知。在中国对国际气候合作规范的内化中,现有的国际气候机制激发了中国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掌握主动权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国家利益认知。这种国际规范国内化的表现就是中国决定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考察可以发现这种内化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冯志珣 《魅力中国》2013,(29):294-294
中国文化的主流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情绪调节思想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并且对西方文化的情绪调节思想作了补充,有助于扩宽本土文化的情绪调节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进 《山东经济》2008,24(4):68-72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儒家文化从内容上可分为物态的、理念的和礼仪的三个层面,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体现在旅游资源、载体资源、品牌资源、要素资源。山东省儒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挖掘儒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积极因素,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寻求儒家文化与市场新的结合点,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等。  相似文献   

17.
刘永安  刘庭风 《魅力中国》2014,(10):104-105
《帝京景物略》是一部记述明代北京的山川量物、名胜古迹和民情风俗等内容的中国小品文名著,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由明代刘侗、于类正、周损三人合作而成。本文通过对这三位作者的研究,了解和分析这本书的成书背景及其中的园林内涵。为明代园林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叶小军 《黑河学刊》2013,(8):144-147
长期经验主义的书斋式重复思辨使得文化导入理论遇到了发展瓶颈。在连续八年的实证研究中,过去偏离实际的一些认识逐渐浮出水面,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和文化的差异性已经导致了一些严重后果,而乡土文化与文化共性的作用却日益凸显。在对相关理论和微观操作方法的验证与开放性探索中,文化导入尺度的临界点逐步浮出水面,文化意识的习惯性内化也被成功推进到了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明了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何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当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战略文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文化是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视角,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视角并未被充分理论化。作者从梳理战略文化概念入手,根据战略与文化的本意对战略文化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借鉴系统论成果的基础上,以辩证与历史的方法分析了战略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变革机制,认为战略文化演变机制的核心范式是"实践-认知"的动态统一过程。作者提出,在普遍意义上,战略文化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国家性与阶级性、主体性与多元性以及区域性与全球性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