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城市人口发展的多种影响和制约因素出发,建立了城市合理人口规模的可能-满意度模型。运用灰色预测等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因素指标值的预测,应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因素权重。由此综合方法体系及其所建立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了德阳市人口发展的主次要制约因素,确定出德阳市市区2000年人口的合理规模为23-26万人,最佳规模为24.5万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不足。就城市化水平而言,中国与相似发展程度的国家,如印度(36%)、印尼(36%)马来西亚(43%)等相比,明显偏低;更是大大低于中等发达国家50%的水平。“民工潮”将大批农村人口推向城市,使他们变为“准城市人口”,进而为中国下一步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打下足够的人口基础。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9,(12):108-109
199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是2.5亿,2005年是5.7亿,到了2025年将会是9.2亿,在未来15-20年,中国将会有3.5亿,甚至有5亿人口从农村迁到城市,这就意味着全球未来新出现的城市,有一半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我国众多城市中所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多元线性的回归模式,于各个城市多个因素中,选取了影响房地产投资的有关人口这个大因素。得出了人口对房地产的发展与投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现代世界经济活动的轴心。近200年来,全球城市人口已从3000万增加到目前的30亿。预计到2008年,全世界将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飞速发展,以及大都市的不断涌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往昔令人向往的城市生活抹上了重重的阴影。  相似文献   

6.
南京现辖十一区二县,辖区面积6598平方公里,城市面积4989.3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38.6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40万,其中户籍人口573万,城市人口480.63万。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已有较多的研究,但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对城市发展尤其重要,城市人口结构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有何种关系?基于我国50个样本城市分析,对各城市人口结构要素、总体人口结构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性别构成对城市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在人口的年龄构成中,"0~14岁"组与城市创新能力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15~64岁"组与城市创新能力有一定正相关性,"65岁以上"组与城市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城镇人口比重与创新能力有非常显著正相关性。城市总体人口结构也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相关性。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改善城市人口结构,可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宫攀  杨宇 《城市问题》2023,(6):4-13+45
以我国2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标度律评价城市人口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适配程度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与结构均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非线性标度关系,且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加率小于人口规模增加率。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来看,除科学技术支出与城乡社区支出外,其他支出的增加率均小于人口规模增加率。总体来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修正指标存在空间异质性,组内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能较好地适配人口规模,超大特大城市及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相较于其人口规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经济性。研究结论可为优化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正逐渐面临着各种全新的问题和挑战.从宏观角度出发,有效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优化与完善社会治理方法,整体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民生工程建设水平已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基于此,通过分析城市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研究解决城市人口发展中面临的公共...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规定:今后北京市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对北京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对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新定位和重新布局。 在“两带”上将建设11座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 规划新城包括亦庄、顺义、怀柔、大兴等11个将来的中心城市,其中确定了顺义、通州、亦庄等三个为重点新城,优先发展。将来市中心的人口要逐渐向新城转移,这些中心城市人口都在50万左右,其人口至少70%以上在当地就业。 预计:未来15年内,北京市将有90%的人口到郊区居住。其中通州中心城是规模最大的。而且计划北京市政府也将在条件成熟时迁往通州,形成新的市中心。 作为新城之一的通州,新城规划方案已经完成。近日有媒体报道,标准;降超过上海浦东。这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张峰 《中外企业》2002,(3):102-104
工业向城市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由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这是世界性的趋势,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城市化是通过人口向城市适度集中,不断提高城市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以使城市发展的外延不断拓展的过程;那么,城市现代化则是通过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完善、充实城市功能,以使城市发展的内涵渐次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中国城市数据,探讨行政等级是否通过影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从而间接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行政等级、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递进的正向作用关系。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其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权力越大,越能集中公共服务资源,从而导致城市之间因行政等级不同而出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导致城市人口出现向大城市一侧的偏态分布。因此,解决日趋严重的“大城市病”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就需要纠正行政权力在城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所产生的偏差,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低行政等级的城市配置,逐步缩小城市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农民转入城市的增加,又一次诱发了人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社会学家在评价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时认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达国家,大多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的时期里走完了城市化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4%,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株洲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建国初期还是一个只有7000人的小镇。上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期内.国家把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放在株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株洲创造了几十个全国第一.如,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导弹……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株洲城区有70多万人口、70平方公里,到2010年.株洲城市发展目标是要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100万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5.
从"人口空间"解读城市:武汉的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口空间"上系统解读一个城市为理解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人文地理学格局与过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工具,以武汉作为实证时象,系统分析了城市人口迁移和分布的空间特征.试图从"人口空间"的视角解读武汉.研究发现:武汉人口的省外联系特征逐渐突出.人口的辐射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主兼及四川...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世界环境变化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居住,各国开始强调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本文对低碳经济下的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低碳经济下的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城市人口规模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东省人口流动和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其中,留在城市的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离开城市人口的贡献,且各人口流动指标中,省外流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便利性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13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城市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气温、降水等城市自然便利性、人均公共交通资源等交通便利性和在岗工人工资等经济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解释能力较强,收入水平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活质量和生活成本是影响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城市人口密度显著为正,表明流动人口有向大城市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深,河北省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同样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的人口流动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附赠"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人口普查资料以及河北现实状况分析了城镇化中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城市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