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区,丰都素以“鬼城”名扬天下,其山山水水极具妩媚与灵气。4个国家4A级景区和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丰都庙会”,个个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2.
方旭 《改革与战略》2013,29(3):91-93
文化因旅游而繁荣,旅游因文化而精彩.文化作为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作为文化表现的载体,两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有很大的交汇空间.深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文章从阐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咸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向,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建立人才保障机制等推动咸宁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恒 《东北之窗》2023,(10):20-21
<正>大连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大连是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502家旅行社(出境组团社71家)、76家星级饭店(五星级10家、四星级25家)、57个A级旅游景区(5A级2个、4A级27个);有新闻出版、影视传媒、文化休闲、动漫游戏等文化企业1.4万家,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4个,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家。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科学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提出了新的要求。海西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自然景观原始神秘,多民族传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符合产业生态化的要求,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南宁市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发展均进入重要战略转型提升时期,只有真正尊重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主动的姿态、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才能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我国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概况,分析武陵山片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现状,建议:1)建立恩施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湘西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2)争取县县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建设演出业、文化娱乐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文化扶贫;4)建设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民族手工业;5)建设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形成了新局面。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取得了新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的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理论,它主要体现在对文物的保护,对世界遗产地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等方面,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任媛媛 《特区经济》2012,(3):222-224
经济与文化的日益融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需求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广西作为我国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后,认为广西应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先导,为建设先进文化省(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将我国资源丰富、区域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成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具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西安市鄂邑区东韩村应该在坚持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加强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占鳌 《发展》2012,(5):31-31
一、相互融合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旅游本质上属于精神文化需求,是人们认知社会、感受自然的文化交流。文化与旅游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两个产业之间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乔丽 《改革与战略》2015,(3):144-146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切实促进了我国文化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并探究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的政策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各个地区积极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将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门,两个产业的融合度逐渐增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拉动了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本文针对目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浅谈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崇信县抢抓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统筹全县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契机,全力加快龙泉寺文化旅游园和五龙山—唐帽山生态旅游区建设,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公共文化普惠共建工程、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三大工程,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大繁荣推动全县经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髓,20世纪中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独特性以及活态性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我国实际,厘清二者之间的矛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为着眼点,平衡博弈,唤起文化自觉,试图挖掘并总结旅游文化产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与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也越来越频繁,成为产业不断高速发展下的产物。文章以建水县旅游企业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首先,探究了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是否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正向作用;其次,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有助于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通过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型,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期达到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南宇  李兰军 《发展》2004,(7):74-76
甘肃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甘肃地处西北高原,丝绸之路横贯全境长达1600多公里,占据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民族众多、风景各异。甘肃旅游资源中,目前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3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6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资源呈正态金字塔型分布,品位极高。甘肃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品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甘…  相似文献   

18.
介绍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建议:1)完善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发展特色产业扶贫;2)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文化产业;3)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资源;4)保护自然遗产,发展自然景观生态旅游;5)打造中国特产之乡,加强农业生态旅游;6)打造旅游名镇名村,开发乡...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的1999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长期耦合关系显著,但是短期耦合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支持作用明显,但是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明显;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作用不显著,而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明显;不同地区要根据其实际,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我国具有两千多年持续历史的通史式的城市。虽历经战争的破坏,但扬州市的地面、地下仍保留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市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历史文化保护区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其中,何园、个园和扬州城遗址(隋——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寺及鉴真纪念堂、天宁寺、重宁寺、史可法祠墓等11处文物古迹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对现代扬州的馈赠,也是现代扬州走向未来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