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元圣 《发展》2014,(2):31-32
正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城市,必须从城镇化发展实际出发,坚定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支撑宜居宜游、节能环保打造绿色建筑、传承文脉凸显古城风貌、"四化"模式推动村镇建设、市政安全助力科学发展、优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一、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突出特色塑造,着力完善生态城镇框架体系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围绕"山—水—林—城—人"生态人文特色,着力完善"圈、带、片、群"空间布局,高标准打造以历  相似文献   

2.
要立足实际,顺应趋势,努力创建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城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城市和长三角新兴宜居型创新城市,着力打造浙北省际边界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鲁立泰 《发展》2014,(1):33-33
正一、强化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科技支撑加快祁连山生态系统、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推动生态持续好转,为宜居宜游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科技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和系统研发应用等,提高科技对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支撑能力。支持文化旅游科技企业科研开发和  相似文献   

4.
单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宜居宜商生态园林城市,着力打造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区域科学发展高地。紧紧围绕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创建全省园林城市和生态示范县与建设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重点。孔子故里——曲阜。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历来备受海内外关注。近年来,曲阜按照“著名东方圣城、世界旅游名城、现代科技新城、生态宜居水城”的发展定位,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曲阜”任务目标,以重点工程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文化强市、商旅活市”战略,抢抓机遇、转型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正成为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是人类居住的第一要素,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和重大举措。按照国家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和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天津正致力于建设生态城市,滨海新区正在建设宜居生态新城区。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已经成为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滨海新区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对天津市的定位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正在编制的《天津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提出2010年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到2015年全市建成生态城市.因此,滨海新区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区是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然而,天津作为一个老工业化城市,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宜居高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围绕"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提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要瞄准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中共青岛市委对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作出的这一战略调整,其核心内容在于"三城联动":就是以胶州湾为核心,东岸老城区重在做优做美,延续青岛百年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特色,着力加快城区改造提质和内涵式发展;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北岸城区重在做高做新,有效整合周边区域,合理确定城区规模、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有效疏解老城区发展瓶颈。不仅明确了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的发展定位,也强调了三者将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这无疑会带来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小妹 《老区建设》2014,(19):31-33
正建设宜居宜业家园,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是京九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赣州的北大门。近年来,全县结合地方实际,努力探索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式城市。一、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为让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又凸显传统文化元素,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式城市。兴国县在编制城市  相似文献   

11.
宁波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发展有导向,创建有条件,实践有范例,现实有要求。要紧扣成为全国推进低碳绿色经济建设的示范、生态宜居城乡建设的示范、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示范、生态文化建设的示范和生态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方向,在建设重大生态屏障,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加强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探索重大项目建设生态补偿与利益分享机制和社会化投融资机制,完善生态保护区域协同机制和高效行政管理机制等十个方面重点突破、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宜居社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宜居社区。生态宜居社区的基本特征包括亲和性、舒适性、健康性、高效性、和谐性.其构建原理包括社区建设的生态平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生态宜居社区的建设要求包括生态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备、商务环境优越、社区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3.
凌岚  张玲 《天津经济》2010,(4):21-23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21世纪中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发展目标,本文首先评价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其次,探讨滨海新区实行“生态兴区”的新理念,描绘了建设宜居生态型绿色家园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1,(20):24-27
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主城核心区、第一经济大区,在落实"五个重庆"建设以来,以城市形象提升为抓手,坚持以生态文明为主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实施城市改造升级,加快推进传统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城市经济核心区转型,积极服务好民生工程,着力建设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九龙坡。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比较优势的最大化发挥,立足于在绿色轨道上转型发展、后发赶超;构建绿色经济生态体系,构建宜居城镇生态体系,构建自强文化生态体系,构建友好自然生态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体系,构建清明政治生态体系;"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好、幸福指数高",许多城市都描绘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美好蓝图,令人期待与向往。  相似文献   

16.
岳明龙 《魅力中国》2014,(19):50-50
“生态宜居”是我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生态和宜居的优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八新的内涵。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高唐知名度至关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推进高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展开了阐述,一是宜居城市的内涵;二是生态文明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要求;三是对高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寿彭  陈晨 《改革与战略》2011,27(6):123-125
贫困地区发展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坚持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公益性事业和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经营性产业相结合,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企业,着力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坚持区域生态立法与国民生态教育相结合,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毕德利 《辽宁经济》2012,(10):58-59
全球绝大多数能源被城市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所消费,城市的建筑、交通及工业部门消耗了世界75%的能源,城市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具潜力的领域。低碳发展必须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统领。胡锦涛同志关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讲话,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宜居沈阳为标志的低碳城市建设,可以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实践城市科学发展的社会规划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盲区和空白点问题、探索城市管理创新的难点问题、尝试开发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2014,(6):38-39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坚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打造特色生态品牌;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型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强化综合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体系;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产业大调整、城市大开发、民生大改善的关键时期——这是九龙坡区所处发展阶段的准确概括,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大环境大背景。与此同时,传统工业大区的改造、宜居宜业水平的提高、体制机制的创新,都对九龙坡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的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