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指能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方向,影响到甚至引导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才立琴 《黑河学刊》2001,2(6):10-15
马克思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狭两义,在性质上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们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与先进文化紧密相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也不断取得充实和进步。然而在当代的中国,排队文化却是仍然值得我们继续努力去营造的文化。本文将揭示中国人薄弱的排队意识,并简要分析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和标志。这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的一个新发展。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这一重要思想,认清并肩负起在弘扬先进文化中的神圣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用优秀的精神产品去武装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发挥主力军作用,是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摆在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弘扬先进文化是广播电视的重要职责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90年代最后一位散文作家”的刘亮程,近年来颇得文坛专家的好评。我是慕名开始读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的,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愈发感到:对于一个在名不见经传的村庄里生活了30多年的作家来说,一个村庄的存在代表着一种精神栖居和珍藏过的时代,从这个层面上说,写作的意义不是经由媒体狂轰乱炸的炒作而使一个偏远地区的作家一举成名,而是不断地接近这个村庄的生存并最终抵达人的心灵的过程,是“用漫长的时间让一个有着许多人和牲畜的村庄慢慢地进入我的内心,成为我一个人的村庄。”①在这个日益匆忙也日益焦虑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由片面到全面的渐进的能动的发展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后强 《中国西部》2012,(21):10-11
2012年6月29日,在四川省社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号召大家做有契约精神的社会人。他表示,国家、民族和时代需要契约精神。契约精神要求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守诺的人,一个奉献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一个感恩的人。7月5日,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对此讲话作出了重要批示:“这是一篇立足时代、主题鲜明独到的讲话,这是一篇准确定位、体现人文情怀的讲话。播清新之风,引读者回味!”  相似文献   

8.
白宝芬 《魅力中国》2014,(17):155-15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目的重要支撑。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加有效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传播路径的探索、传授者素质的提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2017年11月23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云阳县教委组织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识培训,四天的培训让我受益颇多。国学文化确实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每一个人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正李代文老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让我们在学习中提升了文化素养,拓宽了文化视野。李老师首先指出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了详实的阐述。他说文化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终极追求。"文化"是"文明之教化"。以文化人,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有着恒久的生命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是灵魂,文化是我们的价值观,文化是我们的思想,是一种精神。所以我们要追求有品味,积极  相似文献   

11.
宋淑瑾 《重庆与世界》2010,27(11):114-117
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内涵,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内容和实现形式。在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因此,我们要全方位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最高属性是人的精神性。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从人的精神性出发,才能区别人与动物,才能揭示人的整体本质,才能理解人的自我超越和自由创造的本性,才能真正触及人的发展问题的深刻性、复杂性、系统性与特殊性..经济学不是一门人学,经济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经济学几乎对人类行为的所有领域都有所研究。下一阶段,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转向人自身,经济学可以对人自身的发展进行科学分析,一门叫做“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学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人的本质的探求,是每个时代思想家不断追寻的永恒的话题。马克思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将对人的本质认识建立在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关系之上。简单概述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并探讨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这对促进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为朱大可是备受殖民文化熏陶的上海人,在西安拜会他后才知道他是福建客家人,也就是说他有着中原人的血统。朱喜读神秘之著,做白话之解,俨然是一位语言解构大师。然越读越发现他更热衷于充当文化“语义还原”的福尔摩斯角色。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4—16世纪最早开始于意大利而后又在西欧各国深入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对人的理性的高度弘扬。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与现代化转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不渗透着科学理性精神和人的主体性原则,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理性和谐,这说明启蒙精神已经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积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了。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着重考察思想启蒙的历史渊源,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启蒙的历史变迁,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次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16.
戴小娣 《魅力中国》2013,(34):81-81
千年的历史,浩若星辰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颗嵌在艺术史项链上的钻石璀璨明亮,为我们留下一个巨大艺术宝库,供后人享之不尽。一个民族站在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前,应该如何面对过去,又该如何把握末来。21世纪人类已进入一个信息与太空的时代,人类的遗产密码在不断地破译,既定的定义被新的论证所取代,在这样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人的意识正在经历着一场困惑的危机,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许多人无所适从,我们应该找到一种平衡,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是什么?该如何继承学习,又该通过何种载体来体现。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空中我们也只能是艺海撷贝。  相似文献   

17.
张振 《特区经济》2015,(1):53-56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存在着两个相互联系的含义和标志:作为类整体的人异于其他动物的类特性;作为个体的一人异于他人的各种根据或属性。这两个含义和标志涉及到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认识,也就是有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认识。广义的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理论内含着人的文化特性。劳动实践产生了物化形态的文化即文化的物质生活方面,也就是物质文化。社会交往中的道德、法律、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等规范,就是文化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就是制度文化。精神产品是"意识到"的"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是文化的精神生活方面,也就是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中外思想家有关人的发展问题的思想发展脉络,最终落脚在马克思的人的发展观上。马克思入的发展思想是建基于自己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区别于以往思想家的地方突出表现在,马克思所指的人是以实践为标志的现实的入,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统一的人。这种人同时还是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统一。即劳动这一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和“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统一。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正是以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可概括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自然、社会、精神等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五百年前莫尔的《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源头。乌托邦人对待财富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按需分配和追求符合自然的生活。分析乌托邦人财富观成因,对当今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要构建健康的财富观,首先,要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一,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基本内容(一)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一个总体概念,对不同类别的学校它又有不同的侧重面。对职业学校而言,可以概括地表述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