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收益与净利润的信息含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沪市A股市场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倡导的全面收益与传统的净收益带来的信息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净收益和全面收益均与累计非正常报酬率显著相关,且净收益的影响程度高于全面收益。在考虑了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后,结果仍未改变,从而表明相比全面收益而言,投资者更为关注传统的净收益信息,会计准则中的全面收益概念有待强化。  相似文献   

2.
赵琳 《会计之友》2012,(20):19-21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了企业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中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要求,这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由关注会计收益的可靠性向关注经济收益的相关性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全面收益理论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的影响。文章从对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的保护角度分析了上述转变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全面收益报告发挥作用的外部制度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3.
传统业绩报告以实现原则为基础,体现的是一种较为狭隘的经营成果观,反映的只是以净收益表示,已确认并实现的经营成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一步增加,用综合收益代替净收益作为业绩报告的基础也就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反映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全面收益观的相关概念,将全面收益与传统会计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必然导致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包含更多新的项目,使收益项目构成更加复杂,由此可能引起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质量问题的关注。笔者下面的探讨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不同收益项目对评价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引导投资者采用正确的报表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业绩基本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变化后会影响公允价值运用。在介绍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制度变化基础上,本文详细介绍了综合收益观及其对财务报告呈报方式的影响,阐述了财务报告呈报方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现状。从分析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对提高投资者认知、完善投资者估值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入手,分别构建了价值相关模型和收益相关模型验证政策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利润表中增加损益类信息会增强会计信息价值,能够显著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和显著降低投资者估值成本,为会计准则制定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财务信息对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逐步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日渐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收益信息,收益质量是否可靠,能否稳定增长,是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收益质量含义、属性的基础上,从报袁项目分析、指标分析等方面探讨收益质量评价方法,以期帮助投资者在阅读报表时能够对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进行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8.
一、中期财务报告基本组成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中报应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反映权益变动或与业主的资本交易和给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以外的权益变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政策和说明性附注。我国的会计准则没有要求企业提供权益变动表。这里的权益变动表所反映的是“应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损失”,其与反映“已确认的利得、损失”的收益表一起,综合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我国目前的利润表是按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来定义净收益,无法反映企业全部经营、投资理财业绩,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预测未来。因此,在中报中应包括…  相似文献   

9.
一、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在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营业外收入的概念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核算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相似文献   

10.
会计国际协调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则可以视为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其创新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会被做出。一、会计国际协调的收益对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制度创新的收益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更新就是企业收益计量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新会计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年度报告主表,并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文章对新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观下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介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全面收益报告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业绩报告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全面、公允地报告和披露企业真实的业绩水平和获利能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由于传统收益表仅对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已实现的收益进行报告,严重滞后于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已不能满足当前使用者对业绩信息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曾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相对于传统收益概念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权益的一切变动。”全面收益由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两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会计准则期望通过报告综合收益,提升会计信息服务决策、风险控制和业绩评价的能力。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深度分析净收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特征,科学构建以综合收益为基础的财务指标。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传统的收益报告,全面报告企业收益已成为国际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关于改进企业业绩报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琼 《财会月刊》2003,(1):12-13
近年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等,使得会计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走向公允价值,出现了大量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项目(如持有利得或损失).而传统业绩报告即损益表以实现原则为基础,反映的只是以净收益表示的已确认并实现的财务业绩,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业绩,因此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组织纷纷提出改革措施,认为业绩的概念是一个全面收益或综合收益的概念,本文以此为基础来讨论如何完善企业业绩报告.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传统的收益报告,全面报告企业收益已成为国际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资本市场投资者一般较为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从这些信息出发进行判断,从而进行投资决策。而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并经过社会审计,公信力较好,其成为投资者的获取企业收益信息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及投资者认知上的不足,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收益的预期偏误往往会影响其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决策,并最终影响到投资者实际的投资组合收益。那么,投资者的预期偏误会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组合收益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风险中性投资者为例,给出投资者预期偏误大小的度量方法,建立出投资者预期偏误与投资收益的回归模型,用模拟论证的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财务与会计》2007,(2):80-80
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是以资产负债观代替收入费用观、以全面收益取代传统收益、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以中立原则取代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突破,如资产负债观、全面收益观的引入;在收益确认上对部分来实现收益的确认;在很多项目上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这些新会计理念下,会计确认放宽了可定义、可计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商誉准则演进过程,分析了商誉的内涵,采用“财报信息的编制者(管理层)——财报信息的鉴证者(审计师)——财报信息的使用者(投资者、政府、社会公众)”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了商誉产生的动因、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准则演进方面,美国商誉会计准则的演进背后主要是各个经济利益集团的博弈,国际商誉会计准则的演进动因主要在于平衡各个成员国的利益需求,我国会计准则的演进动因主要在于结合经济发展进程的同时与国际接轨;国内外有关商誉的研究主要从好感价值论、协同效应论、超额收益论等视角归纳了商誉产生的动因,从并购交易特征、管理层行为、外部市场环境等方面归纳了商誉及其减值的影响因素,从财务报告质量、股权投资者、债权投资者等角度归纳了商誉及其减值的经济后果。未来可以进一步以理论与实证结合,立足中国情境展开更加深入系统的商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