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琼  陈金贤 《现代财经》2002,22(4):14-16
本文从期权理论的角度讨论了信用风险定价问题,首先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特征及定价困难,之后论述了基于期权理论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Merton模型和KMV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进程不断加快,金融领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对信用风险的评价与管理越来越重要,文章回顾了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历史沿革,并着重介绍几种国际上主要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如Z评分模型、莫顿模型、KMV的信用监测模型、J·P·摩根的信用度量制模型、麦肯锡的信用组合观点、死亡率模型和信用风险附加法等,以期使读者对其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对我国传统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克服了以往我国信用风险度量中存在主观随意性的特点,为我国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建设拓宽了思路,丰富了我国信用风险体系建设中的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丽瑞 《经济问题》2008,(11):97-99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有效地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新巴塞尔协议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基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KMV模型是对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一次重大革命,其是在现代期权定价理论上建立起来的违约预测模型,因而有许多优点。KMV模型是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之一。主要论述KMV模型基本结构,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探讨其在中国信用风险预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类最优原理进行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即以违约样本和非违约样本的重心距离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指标的三角模糊熵及变异系数组成的指标权重区间为约束条件,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评价小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评价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能够更好地区分违约客户与非违约客户,使模型的判别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评价方法不断发展演化。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性、总结常用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将设计有双变异算子的免疫规划算法应用到BP神经网络,建立面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以求提高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资本市场公开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将相关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和数据进行,应用到实证分析之中,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多年来信用风险始终是银行金融机构承担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进而为贷款人带来的风险。近年来,随着银行信用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全球范围内对投资组合的不断深化,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提高,并获得迅速的发展。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和动态管理成为风险管理的主流方向。本文通过介绍当前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VaR方法.把J.P摩根的CreditMetrics模型引入到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中来,为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周萍  毛加强 《经济师》2005,(2):49-49,51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文章首先定义了信用风险计量的基本概念 ,接着从分析信用风险计量的原理模型入手 ,指出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 ,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发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发展到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为代表的模型化管理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采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贷款风险度方法仍主要以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为主,在风险与资本定量计量上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研究遵循"路径依赖"的改进路径思路,在细致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贷款风险度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寻找改进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小平 《经济师》2006,(4):251-251,253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国际上正式对外公布、有影响力的主要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结合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揭示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监管角度构建具有农商行特色的信用风险指标体系,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6家农商行作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的TOPSIS模型评价农商行的信用风险,并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方法可以直观比较出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小,有效克服农商行难以量化信用风险的弊端,通过信用风险监测,有效判别信用风险高低,进而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信用评级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统计抽样选取的307家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将具有相似信用风险水平的受评上市公司划分为同类,确定出评级标准,从而构造出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模型。通过样本检验发现这一模型对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识别信用风险和预测信用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土地、税收、金融等多重政策的叠加影响下,我国房地产企业交易量严重下滑,出现资金回流受阻、偿付能力受限等问题,使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信用风险和成长的不确定性加剧.本文以35家沪深股市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进行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2011-2015年的财务指标、宏观经济指标等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就其信用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不同,其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是其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针对自30年代以来信用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这其中包括传统的多元的统计分析例如Logistic回归的模型和最近发展的人工智能的方法.譬如神经网络等方法.最后指出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对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析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讨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分析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信用风险模型的新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天芸 《经济与管理》2006,20(11):74-77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能力。《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鼓励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更多地使用内部模型,这意味着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应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中国银行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用卡申请风险评估是金融与银行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评估结果是信贷审批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GM(1,1)模型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建立信用卡申请风险评估模型,对信用卡申办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以寻求降低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胜 《经济师》2011,(5):21-21,23
Credit metrics模型是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之一。文章主要论述Credit metrics模型基本结构,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探讨其在我国信用风险预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顾海峰 《当代经济科学》2013,(1):49-55,125,126
在信用平稳状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主要依赖于模糊评估方法,但是在信用突变状态下,模糊评估方法存在着功能局限.对此,文章给出了基于信息熵与物元可拓理论的熵权物元可拓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进行了测度模型的实证分析.文章认为,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优势在于,通过物元可拓理论与信息熵理论相融合的熵权物元可拓方法,使得信用突变状态下信用风险的测度结果具有较好的平滑性与客观性,提高了信用风险测度结果的精确度,很好地解决了信用突变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