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正辉 《市场周刊》2001,(11S):38-39
广告,是时代最敏感的表情。随着传播科技的物质力量进一步延伸,传播化的高度符号化和象征化,消费对广告中露骨的推销主义的反感以及对个性化精神消费的进一步追求,使新广告传播悄然来临。新广告传播将会扬弃以完全推销商品为特性的推销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战略,重视人精神与个性化艺术,注重化符号在广告传播中的使用,以期取得一种更具时代感、更有效的传播效果。新广告传播的基础性战略在于确产品的独特形象,那么这种形象的背后是什么?如果我们把外在的遮蔽性信息从广告中剥离,就会发现形象的背后是一个个经过精心挑选并巧妙组合的视觉化符号。  相似文献   

2.
从广告传播表现的角度了解消费文化的变迁,对于研究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广告传播表现和消费文化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说广告传播表现从广告诉求与内容表现、广告符号表现、广告信息传播表现和广告艺术审美表现四个方面对消费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消费观念在广告作用下的嬗变,通过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阐述了广告是时代特征在消费观念中的折射,揭示了消费观念决定消费心理需要,以及消费符号对消费心理取向的决定作用,推论出消费符号改变消费观念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汽车这一消费品越来越成为社会地位、财富、能力、幸福等社会涵义的象征。现代的市场营销和广告传播行为实际上是一套符号运作行为。文章归纳总结了当前媒体汽车广告中的符号应用情况,分析了符号对于汽车广告传播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等层面提出了汽车广告中符号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5.
符号消费视角下广告的功能和符号意义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看轻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更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符号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他们通过符号消费来表征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而广告是在消费社会中为商品创造符号价值的主要工具,所以本文试图从符号消费的视角来探讨广告的功能和符号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从深层意义上说,广告是一种欲望生成的艺术。广告文化借助消费乌托邦的营造使消费者逐渐淡化自己的理性意识,沉迷于消费的幻觉之中,导致对现实世界和自我主体把握的双重错位,陷入生存的困惑。因此,必须建设理想的消费文化,不断提高消费的层次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消费社会是以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从消费社会的角度来看,广告文化具备符号化、视觉化、时尚化和鼓励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在消费社会,广告通过建构商品符号意义,强化、误导目标受众的身份认同,刺激消费者的欲望,来助推消费心理,夸大其对心理满足的功能。它深深地受到商品逻辑的制约,反过来以商品逻辑瓦解原有的社会价值结构和秩序,并在与媒介的同谋中,广泛而持续地干扰媒介传播,刺激着消费社会以及社会文化的负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告传播与消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志耘 《中国广告》2007,(4):148-151
文章认为广告传播的深层目的乃推行消费文化,并提出了广告推行消费文化的途径:广告把商品使用价值转化为符号价值,借助符号价值使消费者仿佛“生活在别处”,消费者变得消极和顺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被广告控制操纵,消费文化形成。在推行消费文化的过程中,广告和大众传媒合谋。跨文化传播中,广告推行消费文化的深层目的不变,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赵宏  顾波 《国际广告》2011,(12):134-135
针对全球的数字广告研究发现,亚洲的数字广告不再亦步亦趋地紧跟西方之后,呈现出超越西方影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广告符号与消费主义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国 《消费经济》2007,23(1):89-92
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广告符号及其消费主义文化进行理性批判,是深刻认识消费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俞帆 《广告大观》2003,(12):70-71
现代社会商业化的高度发达造就了广告的迅速发展。当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时候,当现代信息媒体以”仿真“组构起一个再现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的时候,符号消费开始进入消费体系。广告是一个符号确立、塑造、实现的过程。因此,对现代的广告的研究,就无法回避符号。  相似文献   

12.
林玲 《中国报业》2015,(2):52-53
本文通过符号理论,以中国当代豪宅广告为例,分析此类广告符号所携带的社会意义和符号意义,说明在住宅的符号消费中产生了"拜物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信息的传播已经从单向走向完全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与沟通,并且逐渐向可以进行自我控制、自我选择,对自己所接触的信息进行个性化处理的独立受众的转变,这就使当今时代广告从"说服"艺术转向了"交往"艺术。广告娱乐化的传播方式又成为广告交往行为中最好的传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付淑峦  李康  曲彤 《消费导刊》2012,(8):14-15,194
通过解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阐述现代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和遇到的问题,同时进行消费符号化和广告伦理的思考,透视广告伦理与消费社会的关系,呼吁国内广告伦理观念的抬升,真面塑造“消费符号”,探索解决消费社会中遇到的物欲膨胀、拜金主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植入式广告与传媒载体相互融合,共同建构受众现实生活或理想情境一部分,将商品或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因其隐秘的特点,植入式广告还被称为嵌入式广告或软性广告.  相似文献   

16.
安静 《商业时代》2011,(4):21-23
在西方消费社会,广告的功能开始延伸,不再仅是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和企业的信息,更为重要的作用似乎是创造出消费欲望和消费者,而由此产生了有关广告操控消费者的伦理质疑。改革开放后,消费主义思潮开始进入中国,导致同样问题的出现。文章认为消费主义时代和消费社会中广告功能的延伸是社会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单凭广告宣传是不可能制造无节制的消费欲望,并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因此,需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地看待广告和消费主义之间的联系以及广告功能延伸和所引发的伦理问题,这样才能使社会成员以消费者的角色形成合力,共同抵制消费主义泛滥对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侵蚀。  相似文献   

17.
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房地产广告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宁宁 《现代商业》2008,(5):266-266
当代商品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符号的消费,商品依附于广告而成为消费的符号.广告从一诞生开始,其培育的价值观念就太过于注重物质实利.特别是步入消费社会,广告在传播消费主义助长消费异化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房地产消费具有"高涉入度"的特性,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广告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更为突出.本文通过深入解读当前的房产广告语,力图对我国房地产广告在符号学视角下进批判性解读.  相似文献   

18.
谢园 《成功营销》2010,(6):64-64
未来媒介购买的重点不再是电视的某个广告时段或网页的某个广告位置.而是将细化为某一个特定的目标消费群体——按需定位用户(Audience On Demand)。  相似文献   

19.
黄宇 《商》2014,(52):208-208
广告就是一个极具符号创造力的行业,而体育广告较之其他广告,更是符号化消费极度明显的商品.本文选取可口可乐2014年巴西世界杯广告《灵魂的拥抱》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符号学的伴随文本理论找寻广告文本中的潜在信息,分析这些潜在信息是如果影响受众和广告文本意义的构建的.  相似文献   

20.
高冗余的信息传播能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高熵值的信息传播则会引起社会变革.中国当代广告不断将消费社会的消费理念通过较高熵值的信息展示在人们面前,再经过传播使之冗余化,内化为消费者行为的固定倾向.因此,广告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新兴文化,它区别于我们以往的文化传统,是商业文化;它通过传播将信息冗余化,企图获取对大众的控制权或取得文化统治地位,是大众文化:它总是用其艺术性冲淡其功利性意图,增加信息熵值,使冗余化进程,不断持续,是商业艺术.本文就对中国当代广告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