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文章评价和综合了传统货币需求理论 ,从经济主体的微观行为基础出发 ,建立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结论是 :制度的转型改变着经济主体的微观机制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价格自由化进程、利率制度安排的特殊性、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造成我国货币需求持续扩张和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个结论。最后结合未来经济转型 ,对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一般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下,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代表性主体的动态最优化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运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正向冲击都会对产出产生持久的正效应,但就各种冲击的效应大小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冲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货币增长冲击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资金流量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经济中各部门的货币需求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具有较大的货币需求,而居民部门的货币需求相对较低,这使得国家宏观政策的松紧变化对总量货币需求形成了一定冲击,货币流通速度也随部门支出结构的调整而出现明显波动。因此,分析不同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可以为我国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提供一个新的解释,同时也能为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有自己的货币数量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侧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利用历史逻辑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沿着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思路,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及货币数量规律展开讨论。西方经济学侧重研究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价格传导机制、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利率在货币收缩与扩张过程中的作用等内容。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货币数量理论研究和深入理解货币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和货币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货币流通速度是研究货币供求均衡、运行效率以及宏观调控等问题的一个枢纽性变量。文章从趋势判定、测量方法、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政策效应等五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文章认为,深入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规律,寻找其与宏观经济的客观联系,对于深化货币研究、完善政策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后发现,电子货币通过改变货币供求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了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的季度数据,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当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未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会加速通货膨胀。此外,我国电子货币通过减小货币乘数提高了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7.
伍超明 《经济研究》2004,39(9):36-47
经济虚拟化的发展和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 ,使传统货币流通速度公式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本文根据变化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重建货币流通速度公式 ,结合货币循环流模型提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两分法”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货币流通速度。在对我国 1 993— 2 0 0 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 ,2 0 0 0年以来两者协调性较差 ,原因在于进出虚拟经济的资金出现大幅波动。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 ,根据新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设计了一些长短期资金流量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8.
将电子货币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电子货币通过改变货币供求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的季度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从长期来看,一方面,电子货币会使货币流通速度先下降后上升,并且当前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电子货币通过减小货币乘数提高了通货膨胀率.而在短期,电子货币导致的货币乘数减小降低了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9.
填补经济学理论空白和完善薄经济理论应当是构建中国经济科学的起点,也是发展中国经济科学的两大重要的突破口。构建和完善通货紧缩理论即是一个较为恰当的突破途径。本文建立在对各国的一般价格水平变动、货币流通状况及货币当局所实施的宏观金融政策的经验观察和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对通货紧缩的概念展开了初步探讨和理论总结,旨在为通货紧缩的对策研究乃至为取得进一步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方案进行的政策研究提供一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货币供应量是宏观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变量,但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比较复杂。将实证分析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原因,包括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以及国家债务负债程度等,从而更为有效地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理解货币政策变化以及判断金融市场走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电子货币作为网络金融的主要工具之一对现代金融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与传统货币相比,电子货币具有在特定条件下发行、流通和交易等特性。电子货币的产生,不仅丰富了传统货币的理论内涵,而且在实践中也丰富的金融发展理论,使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等变化也在悄悄地出现,对现代金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虚拟货币不具备流通货币的基本特征,其本质是特定商家预售商品的专用符号。所以不会冲击现实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通货紧缩成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 ,初探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现象。1货币发行性通货紧缩货币发行主要包括货币供应和贷款规模 ,我国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金融财政“双紧”政策 ,即货币供应紧缩和贷款规模紧缩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紧缩有些过头。1994年货币供应量以1993年末的货币流通量为基数 ,按1994年货币贬值21 4 %(有说21 7 %) ,GDP按可比价格增长11 8 % ,排除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因素计算 ,需要增加2095亿元 ,而1994年实际增加货币供应量1424亿元 ,…  相似文献   

14.
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它连接了实体经济的产出以及金融领域的货币,揭示了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因此,系统的研究货币流通速度具有关键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名义GDP、货币供应量M2、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讨论对其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货币需求、金融资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梳理发现,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发生变化,同时存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货币抽取效应,这两种机制解释了用交易方程计算的流动性过剩状况。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入代表经济资本化和货币化的变量M′和M″,对货币需求方程进行修正,说明流动性过剩可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田登月 《时代经贸》2007,5(10Z):178-179,181
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于在现代货币和银行制度下基本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而中央银行是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供给量来决定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因此本文从基础货币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并且提出了我国产生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李素梅 《现代财经》2003,23(11):28-30
国债的发行、交易和偿还三个环节对货币能够产生相关效应,认为国债与货币流通关系密切。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结合的契点,国债不仅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金融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和深入,国债的货币效应问题,会越来越引起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的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2003年以来的物价上涨情况及其走势的分析和判断,首先需要从总量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就物价波动的内在原因作考察,并就货币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作进一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从货币层面对价格波动性质作出判断的同时,不能忽视我国转轨阶段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特征及其客观要求,以及近来宏观经济所历经的通货紧缩过程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外部条件对当前的总量供求关系、货币供求关系以及物价波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在资产市场日益发达的条件下,不能忽略资产价格波动对需求、供给和货币等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