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舒伦 《理论观察》2011,(6):173-174
一、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理财产品种类明显丰富、规模迅速扩大。当前CPI不断高企.存款实际利率水平始终处于负利率状况,投资者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不断高涨。同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种类日渐丰富,由最初的基金类、保险类等单一性产品向多样化产品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商业银行从传统以信贷利息为主要收入来源格局逐渐转为非利息收入加快增长态势。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迅速,成为理财产品发行的主导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如结构性存款能改善银行负债状况,对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有自身化解能力。对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风险控制有其独特作用。本文将结构性理财和非结构性理财进行了比较,对典型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作了图解分析。最近,由于零收益率产品市场反映强烈,银行迫切需要在投资者教育和自身设计能力方面加大力气。  相似文献   

3.
郑京京 《中国经贸》2014,(14):118-119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层面的必然要求。当前,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工作已到达最为关键的阶段,即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而随着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其不但挑战到现有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而且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2007年受宠的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近期却遭遇收益率回落,出现低于存款利率甚至“负收益”现象。无独有偶,巨亏50%的民生银行“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是国内第一个被迫清盘的银行系QDII产品。 就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问题已经暴露,风险已经开始显现,在商业银行规范产品营销、加强信息披露的同时,也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外部监管。 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成绩有目共睹,从技术上濒临破产到成为业绩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国内银行业在经营绩效、服务水平和公司治理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戴香苗 《中国经贸》2012,(20):229-230
摘要: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相对成熟,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贷存款利率差别化逐渐缩小,从而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但是,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由上浮,再加上,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将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成本增加、非合理存款竞争日益激烈、贷款利率冲高,贷款利率差别化进一步扩大,从而使商业银行利率波幅和市场风险加大。针对于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风险,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持续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加快发展与完善资本市场,同时,企业需以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的形式进行融资筹资,以此,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不合理上浮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指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00年8月央行推出了“先外币,后本币;先存款,后贷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决定,  相似文献   

7.
泰国银行调低存款利率本刊讯在泰国中央银行警告过多“热钱”流入泰国之后,各商业银行已调低某些存款利率。来自美国和亚洲的投资机构的大量资金被泰国高利率所吸引,非居民定期存款可享受年息9厘以上的利率。上星期各商业银行先后调低存款利率至7—8厘水平,但仍比欧...  相似文献   

8.
若水 《沪港经济》2008,(4):49-51
近来“宽幅震荡”、“结构性机会”、“热钱流入缩水”等一系列预测,笼罩着2008年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些预测对于以稳健见长的银行理财、基金而言,不啻于一个黄金机遇。新年刚刚过去几个月,各大商业银行已纷纷亮出自己的拳头理财产品。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更多,且在人民币升值加速的预期下,外币理财产品无论是总量还是预期收益率,都不足以和人民币产品相抗衡。  相似文献   

9.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1,(12):56-56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各家商业银行于近日纷纷公布2010年年报业绩,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几家银行均有良好的盈利增长,资产质量也均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银行的理财产品无疑成为众多投资者青睐和关注的投资方向。但是.尽管拥有众多的优点和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银行理财产品也绝对不是俯首可摘的玫瑰.一不小心就会被隐藏其下的尖刺弄伤。  相似文献   

10.
彭勇 《当代陕西》2008,(1):54-54
误区一:“保本策略”=保证本金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理财产品类型包括基金、保险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和信托理财产品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国债、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虽然保本,但由于利率太低,根本跑不赢通货膨胀的速度,因此,对于很多期望收益又担心风险的普通百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沪港经济》2008,(2):53-53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恒生(中国)”)“股票挂钩保本投资产品-‘触发式’可自动赎回”理财产品,在《理财周报》2007年首届“中国最佳银行理财产品”评选中,获得“中国十大最佳银行理财产品”奖。  相似文献   

12.
彭强 《魅力中国》2013,(23):53-53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报告都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沮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先后两次放松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尤其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打开更是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质的飞跃。笔者探计了利率市场化的捧进对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主要影响,并从营销策略、盈利模式、业务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公司业务的经营转型策略。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耍充分认识到潜在的利率风险对自身经营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应采取切实的机制科学应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外汇理财产品是一种外汇结构性存款,能根据客户所愿承担的风险程度及对汇率、利率等金融产品的价格预期,设计一系列不同风险收益组合的存款产品。它的特点是收益较高,但同时也需要承担如汇率、利率等因素的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发展言论     
《发展》2005,(5):4-4
国家信息中心李若愚就央行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利率一事认为,在维持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显示了央行不希望商业银行将资金存放在央行那里获取利差的套利行为,使商业银行能更好地运用资金。但是,作为一种市场参照利率水平,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会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产生影响。★★★★★★★★★★★★★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披露:中央财政今年计划安排150亿元人民币,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这有利于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提高基层执政能力;有利于推…  相似文献   

15.
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对同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新股申购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存在收益率下降风险,以国内A股和基金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存在流动性风险,同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大面积损失风险等。在股市剧烈波动时,商业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出售方,可以通过创新、完善相关的产品来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截至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三步走战略基本完成。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密切相关,文章在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央行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银行业利差收窄,中小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挑战,制定合理的存款价格,是中小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客户弹性和客户贡献度的差异化存款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梦 《西部论丛》2006,(6):44-46
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走势尚未明朗,个人房贷市场却已成为商业银行大打创新牌的“角力场”:先是光大银行、建设银行等扎堆上市固定利率房贷产品;继而深圳发展银行力推个人按揭“双间供”业务,再掀市场波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相比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经营压力日趋增加,需发挥好“草根”特色来化解利率市场化的压力。9月12日深夜,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236号文),指导商业银行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进一步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金融理财产品不断丰富,以及传统存款利率的下调,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目前的会计准则对其会计处理缺乏规范制度。文章介绍了银行理财产品及如何对其进行账务处理的现状,对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几种常用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按照管理层对该产品持有意愿与目的不同,对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会计处理提出了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